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於2014年2月6,小弟從到夜不斷觀察天氣現況及天文台網頁之雲層預測資訊,直至2月7日的凌晨3時,看見資訊雲層大約是 1500尺 / 1-2份,隨即收拾行裝準備出發到香港之顛 - 大帽山希望再次遇上人生的第三次雲海現象,在家出發後上的士到大帽山閘口

  2. 這次我和朋友在天文台網頁留意到 2 月 15 至 16 日的天氣預報是多雲而且潮濕有霧而且該兩日的風力微弱具備雲海形成的條件故大夥兒都決定在 2 月 16 日請假,以便當日凌晨上山拍攝雲海。

  3. 屢獲各大機構:天文台、郵政局、觀鳥會、DCfever、Manfrotto、Nikon 等邀請合作,2016年發行的鳳凰徑郵票也使用了多張流浪攝作品,近年更成立了「流浪教室」舉辦本地及外地攝影教學團,推動風光攝影不遺餘力。 流浪攝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

  4. 如文章開首初說,雲海的形成是依賴潮濕空氣所形成的,根據不負責任的蒐證,雲海出現的日子大多是濕度達85%以上的,也就是可以推斷,愈潮濕的天氣,出現雲海的「機會」便會愈大。

  5. 春天即將來臨,相信各位登山者都準備好上山觀賞雲海,大帽山是其中一個頗為方便的地方。大家對大帽山的印象可能只有:全港最高、天文台、紅van、Major Tom… 雖然是全港最高峰,但大帽山比大家想像中更易行,比鳳凰山和大東山更容易登頂。如果要登上鳳凰或大東山,從伯公坳出發的話,至少 ...

  6. 發表於 2014 年 8 月 15 . 香港地道 香港人生活忙碌,每天應付大量工作和交際,沒太多時間認識我們的天空和土地,但只要你肯花點時間觀察,細心欣賞身邊事物,總能發現它的美善和變化,以下都是我們在香港拍過的美麗景象,希望可以引起你的關注和興趣。

  7. 發表於 2016 年 7 月 4 . 雖然過左一晚,天氣依舊,甚致有變壞嘅跡象,礙於往後嘅行程,唯有如常出發。 由門口到月牙泉都有一大段距離可以選擇穿過沙丘、人工石屎路、電Golf車(10蚊人仔坐一段路)。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