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9月20日 · 4個簡單方法幫你控制消費慾. 個人增值. 發布時間: 2021/09/20 17:15. 分享:. 衝動購物係人都會 呢幾個簡單方法可能幫到你. 在香港生活有時生活壓力太大不少人都會透過購物去減壓。. 不過一旦習慣了衝動購物行動或是已經去到無法好好控制自己 ...

  2. 2019年1月1日 · EQ低會短命啲. 理財資訊. 發布時間: 2019/01/01 21:00. 分享:. 情緒商數(EQ)高的人在職場表現、事業成就方面或許比智商(IQ)高的人更勝一籌。. 若情緒管理不好一時衝動有時會作出錯誤判斷和行動造成不良後果長遠而然更會影響身體健康。. 情商 ...

  3. 2023年3月30日 · 這也能解釋為何多數散戶手上總是有非常多不好的股票。 2.從眾效應:人云亦云,以為很多人覺得好的就是好. 散戶投資者最普遍也是最難剋服的心理偏向就是從眾心理,在沒有充分了解某項投資時,因身邊眾多朋友推薦或網絡上某個專家的發言就衝動購入,覺得自己不買就不是好的投資者一樣。 事實上,愈熱門的投資反而風險愈大。 3.禀賦效應:賦予自己所擁有資產更高的估值. 選擇某一項投資的原因有很多,例如賦予很多個人的情感,包括自己曾經在這間企業工作過,這個產品很多人覺得好,或是某一位著名人士的推薦等等。 當將這些個人的情感與投資連接在一起時,就會自動賦予該項投資更高的估值,從而不願意及時止損,承擔損失。 4.定錨效應: 估值時容易被初始數值影響.

  4. 2019年3月14日 · 5個中年危機的警示. 中年危機人人都會面對. 「中年危機」在50年代時,已有心理學家提出,泛指近40多歲的男性普遍有一種人生已達頂峰,未來將面臨漫長、無可避免地往下滑或被淘汰的預期心理。 此外,以下幾項特徵都是中年危機的警示: 1.對生活及現有生活方式愈來愈不滿意,雖然這種生活曾經給自己帶來樂趣及成就感; 2.對生活中有親密關係的人,通常是另一半,開始出現厭倦心理,雖然大家已相愛多年; 3.有冒險的衝動及念頭,希望做一些過去從來沒有做過的事; 4.愈來愈鍾意陷入思考人生的意義模式,對自己做過的各種決定,例如事業及婚姻感到懷疑; 5.對自我價值感到動搖及懷疑。 隨着人生及財務狀況變化,再加上中年危機的心理因素影響,改變往往成為引發財務危機的炸彈藥引,但如果處理得好,危險的確可化為機遇。

  5. 2021年1月13日 · 常言看男人一身行頭手錶和皮鞋是兩大指標當中可以想像得到一對造工優良的皮鞋有多重要但惟獨是市面上來自歐洲著名品牌的皮鞋動不動就要六七千元起甚至過萬元一對試問有又幾多位打工仔可以負擔得來? 因此,HOAX的出現,可說是為這個市場空隙提供了一個填補的機會。 身為創辦人的Julian不諱言就是因為11年前留意到市場上有著這個空隙,而造就了HOAX的出現。 自己大學讀語言出身,但因為喜歡音樂、電影和流行事物,於是畢業後去了報章做外國娛樂的新聞記者,之後轉戰雜誌,而太太則從事時裝批發工作,適逢父親患病,需要多一些金錢,既然太太有著批發成衣和鞋履經驗,自己又覺得香港男裝鞋市場上一直存有空隙,於是把心一橫開設自己的店舖。

  6. 2018年12月18日 · MoneySmart早前就香港人消費習慣及理財規劃作調查,委託第三方在網絡進行,共有1,000名受訪者,年齡為18歲以上,男女比例各佔一半。 調查指,「及時行樂」已成為香港人普遍的消費心態,甚至影響到他們的財務健康。 調查發現,接近26%的受訪者在過去6個月內,即使有負債或信用卡卡數未清,仍會選擇購買昂貴的產品,當中有價值近1.4萬的智能手機,最昂貴的是價值24萬元的美容護理項目,這個數目相等於港人平均月薪的15倍。 旅行成主要開支. 月光族的錢花在哪? 調查指住屋、旅行及飲食是受訪者主要開支的頭3位。 有36%的受訪者將主要將薪金用在住屋上;其次就是旅行,23%的受訪者指旅行及度假是他們的主要開支,而有16%的受訪者的主要開支為外出用餐。

  7. 2023年3月29日 · Napoletano 就指出,如果有著目標致富,以下八個技巧,就有助你在現實層面,了解如何避開困難並保持專注,認識如何積累財富,並找到實現財務安全的途徑。. 1. 建立財務目標. 想致富,首先需要準確定義富有意味著什麼。. 沒有人對富有的定義是一模一樣的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