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法律實務解析. 案例中的癌友李女可否向法院訴請離婚,並要求其夫蔡男給付贍養費,茲就我國民法相關規定,析述如下: 一、離婚部分: (一)我國關於裁判離婚係採取有責主義及消極破綻主義(註1)併行的制度,於民法第1052條第1項列舉了具體的10款離婚事由,即: 「重婚。 二、與配偶以外之人合意性交。 三、夫妻之一方對他方為不堪同居之虐待。 四、夫妻之一方對他方之直系親屬為虐待,或夫妻一方之直系親屬對他方為虐待,致不堪為共同生活。 五、夫妻之一方以惡意遺棄他方在繼續狀態中。 六、夫妻之一方意圖殺害他方。 七、有不治之惡疾。 八、有重大不治之精神病。 九、生死不明已逾三年。 十、因故意犯罪,經判處有期徒刑逾六個月確定。

  2. 我曾經問陳桑,不想家人嗎? 陳桑朝病室天花板望去,淡淡緩緩的對我說,開始會想,但是害怕家人的關心,慢慢的,也就不去想了! 語氣中透出著無奈與牽掛。 我在當下想著,有機會幫陳桑在和家人聚聚吧。 對於這類失聯多年的家屬,社工師有時候必須展現出偵探特質才能找到家屬,找到之後還得真誠說明、動之以情,期待能夠讓病人在臨別之際,能與家人有釋懷機會。 當然不是每次都是完美結局,遺憾而去者亦有。 有句俗諺說:「人與人的交往中,最重要的是『瞭解』,最可貴的是『諒解』,最悲哀卻是『誤解』。 (三)生命之愛 成就之情. 有人說:「人生是一連串的奮鬥與掙扎」,「夫天下事其不如人意者,十常八九」,在在告訴我們,人生旅程有順境也有逆境。 癌症對病人來說絕對是一項考驗與困境,醫療照顧有時候過程甚重於結果。

  3. 謝女107年因家暴事件與前夫離婚後獲得一筆贍養費後並取得一子撫養權(兒子丙15歲),期間帶孩子與王姓男友共同生活(未登記結婚)並育有一女丁(1歲),109年疫情爆發被確診罹患肺癌四期期間均由王男獨立照顧前夫孩子及女兒並陪伴謝女醫院治療及生活

  4. 專家諮詢/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諮商心理師 史莊敬. 文字整理/趙敏. 找到溝通方法,不被焦慮綁架. 一位女性癌友,五年前確診罹癌,經手術和相關治療後,內分泌受到影響,體力明顯降低。 在罹癌一年後,她的孩子又因意外喪生。 當時,她還在接受癌症治療,自認那段時間較少陪伴孩子,對此一直深感愧疚與悲傷。 她的罹癌和小孩的意外,對家人是很大的衝擊,家人因此變得焦慮,想控制她、擔心她太累、經常建議她該做什麼促進健康。 雖是出自關心與愛,怕再失去一位家人,但這位癌友面臨雙重打擊,又覺得家人在指責和掌控她,讓她感到憤怒和情緒低落。 這位癌友還提到自己很孤獨,不易找到適合的人談話,無法談失去孩子的痛苦、罹癌的心境,也不知當初為孩子做的決定是否正確、不確定是否要繼續努力改善和家人的關係。 她對人生充滿了懷疑。

  5. 首頁. 第十一屆抗癌鬥士代表故事. 王亭晏 (腦瘤)-永不放棄的四道人生. 收藏文章 友善列印. 翻攪記憶需要很大的勇氣,從17歲跟前夫交往近三年跟一般年輕人一樣,我們奉子成婚了。 因為是奉子成婚在婆婆百般刁難與不情願下同意,但是她卻要求主導一切,當時才20歲的我,在婚紗公司完全沒有一般新嫁娘的喜悅,因為我就像洋娃娃一樣,不停的換婚紗,直到她滿意。 88年老大出生了,日子還算平穩,結果隔幾個月,老二在意外中到來,除了懷胎41週的我,她其實是不被期待的,連續2個女兒在婆婆重男輕女的觀念下,可想而知我的日子──我承受了不少壓力。 當時我只知道我愛他,所以再多的不合理要求,我都堅持、努力達到,但是不論如何努力她總有話可以說。

  6. 癌症病患常產生的症狀包括焦慮、憂鬱以及譫妄。 由於被告知罹患癌症,甚至治療過程當中身體的不適應,常常對於死亡懷著恐懼、擔心失控、擔心受到家人忽略或拋棄,甚至身體形象也造成損害。 病患也可能產生幽閉恐懼症,以及類似恐慌症發作的症狀,此時家人必須給予適當的陪伴,可以減輕其焦慮。 如果焦慮症狀更加嚴重,發作頻率重覆而頻繁,甚至因為某些心理症狀造成無法出門、心理上離不開家人,家人的生活以及工作也會受到影響。 因而產生照顧者的身心症狀讓問題更加的複雜。 癌症病患和家屬,由於需要和疾病長期奮鬥,特別容易出現不同程度的憂鬱和焦慮症狀,根據最新的研究,憂鬱症狀可能導致免疫系統失調,讓疾病對於癌症治療的反應大打折扣。 病患接受憂鬱症及焦慮症的篩選相當重要。

  7. 我舉例這兩種互動方式的差別在於後者與癌友站在同一個位置交換流動的心情我想強調的是真實的面對彼此的感受。 癌症並非絕症,但它提供了一個機會讓你思考生命的結束. 癌症在經由治療之後,病友的病灶有可能因此痊癒、有效控制,也可能會出現無法治療的遺憾,但即便治癒或病況獲得控制的病友也無法不面對疾病復發或是移轉的可能。 所以,不論治療的最終走向是甚麼;生命可能結束的問題都擺在癌友的面前。 當你能靜下來開始思考這樣的問題,在自問自答當中會產生療癒的力量。 在療癒之前許多過去自己暫時放在一旁或否定的感覺將逐一浮現,浮現的思索可能像是…生命可能走到盡頭時我的恐懼、擔心、遺憾會是甚麼? 我該如何做、做些甚麼,才能夠消除這些感受? 在經過整理之後,你會發現自己變得更加睿智與堅強。 尋求專業的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