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日 · 社署今日(2日)宣布,「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將在下周一(6日)起新增兩間分別位於佛山和深圳的安老院為認可服務機構。 兩間院舍均由具有在香港

  2. 2021年12月23日 · 【1】參觀時間. 選擇不同時間到訪才更能留意院舍不同時間的人手情況。 用膳時間探訪為較好的選擇之一,以便同時了解環境、飯菜狀況、院友面容及人手分配。 晚上亦是另一適合時機,因為晚上特別多突發狀況,亦可以順便觀察員工對院友的人手比例,更能掌握確實院舍服務運作。 【2】留意更表. 可以留意院舍中公告板上的更表,以便知悉院舍的人手分配如何。 【3】院舍味道. 老人院中長者失禁是常事,有少許尿騷味是難以避免。 比起尿騷味,更應留意是否只有消毒藥味或漂白水味,因為有機會是以強烈味道作掩飾! 而非真的徹底清潔乾淨。 【4】洗手間空間. 除了味道,亦不妨留意洗手間沒有存放過多雜物。 除了有機會令院友使用時不方便或出意外,亦有機會代表院方沒有充份使用設施,變相眾多院友輪候使用的時間會更長。

  3. 2023年12月18日 · 可是,「居家安老」支援不足,資助安老院舍宿位長期供不應求,立法會早前(11月30日)通過民建聯李世榮提出的「加快落實粵港澳大灣區跨境安老計劃」議案,促請特區政府積極推進陸港兩地「醫養結合」的發展,以便利更多香港長者在內地安享晚年。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2年4月28日 · 資助安老院舍嚴重不足 宿位僅夠5%需求 每年數千長者輪候時離世. 【長者院舍】今年初本港爆發第五波疫情,長者院舍成為重災區,大部份死亡長者均來自院舍,揭露院舍人手、設備不足等問題。. 本地政府資助或買位院舍宿位本就供應不足,平均輪候時間長達3 ...

    • 遠高於標準的人均面積 減壓逼感
    • 加入樂齡科技提升服務質素
    • 與社會保持聯繫 將生活融入院舍

    位於彌敦道平安大樓的「耆樂新天地」,是曉光集團新開設的私營院舍。作為全港最早提供私營護老服務的機構之一,曉光集團本著「善待老人,積福積德」的宗旨,為勞碌半生的長者,在人生下半場提供合適的居所,於是在現有的安老設施上,加入大量樂齡科技,除了可以加強院友安全,更可提高院舍員工的效率與準確度。 「耆樂新天地」面積約16,000平方呎,合共設有151個床位,人均面積比社署《院舍實務守則》所要求的最低人均樓面面積6.5平方米,高出近六成二,空間感十足。 甫踏進院舍就會發覺這裡與傳統院舍固有格局不同,大量光亮的公共空間,可以提供足夠的自由活動空間予院友,中庭更設有巨型投射式屏幕,院舍會不定時透過屏幕跟院友玩各類遊戲,甚至是任天堂遊戲都會讓院友參與;院舍亦會放置麻雀枱供院友耍樂。 院舍主要設有兩種房型,單...

    一般院舍職員工作繁重,除了照顧院友的起居飲食外,亦要隨時監察他們的身體狀況。由於每位院友的狀況及需求不同,職員面對眾多的院友,有時難免未能即時就個別院友作出相應護理。 曉光集團執行董事謝偉年表示:「我們特意在耆樂新天地加入樂齡科技,協助日常運作。為減低出錯及加快職員對院友的了解及作出相應跟進,院方在每個床位上均裝設智能顯示屏。顯示屏除顯示院友的基本資料,如姓名及房號外,亦會顯示院友的活動能力、用餐類型、用藥時間,以至一些特別需要留意的事項,方便職員提供護理服務時能更精準更快捷。同時,資料會直接傳送至系統保存,方便職員作出適時跟進、提醒院友按時服藥,大大提高護老院的管理效率,令人手安排更有彈性,讓院友獲得更貼心的照顧。」

    針對部分長者或會不適應住在院舍,或會想自由出入院舍,為確保他們安全,院內設有智能防遊走系統,避免走失。「智能系統以臉容識別身分,更可以同時兼具量度體溫的功能。一旦發現院友試圖打開大門或有危險,系統會即時發出警報,方便職員監察院友所在位置及狀況,有效改善整個護理流程及提供更優質的護理服務。」未來院舍亦會加裝離床警報裝置,專門提供某些有特定需要的院友使用。 耆樂新天地捨棄舊式的壁報板,改以電子資訊曆顯示院內資訊,讓院友可了解到每日餐單、每日活動資訊以及作息時間等資訊,亦會顯示每天的時事新聞,讓院友們能無時無刻地接收外在資訊,減低因長時間入住院舍而出現與外面社會脫節的情況;針對部分患有認知障礙症的院友,他們或會受病情影響而容易對時間、人物和地點等資訊出現混淆,電子資訊曆亦會以現實導向方式向他們展示...

  6. 2019年1月21日 · 深度報道. 安老院舍宿位私營主導 資助院舍為何「等到死」? 撰文:陳琬蓉. 出版: 2019-01-21 07:58 更新:2019-01-22 12:00. 1. 院舍質素一向是本港安老問題的癥結之一,坊間甚至對劣質安老院冠以「謀人寺」稱號。 但現時本港長者入住安老院舍的比率達8%,遠高於其他國家和地區,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曾形容本港安老院舍供應「愈追愈落後」。 歸根究柢,質素良莠不齊只是安老院舍照顧問題的「果」,背後的「因」,卻關乎資助宿位供應不足、監管條例寬鬆、安老規劃曾經停滯、社區照顧政策發展緩慢等種種問題。 本期深度報道有關安老院舍專題:「安老Q嘜」系列. 【安老Q嘜】安老院自願認證計劃將推行 私營院舍質素就能改善? 【安老Q嘜】業界參與評審欠誘因 蚊型私院是「扶不起的阿斗」?

  7. 2021年7月27日 · 傳統院舍照顧模式較少關注長者心理健康 葉裕童認為,傳統安老院以「集中照顧」為主要的營運模式,院舍內的擺設亦較重醫療感,基本沒有家居感覺,「被子、枕頭都統一,因為唔使記住個別長者嘅喜好」。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