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市区重建局简称市建局是中国香港专责处理市区重建计划的法定机构在2001年5月1日根据香港市区重建局条例而成立前身是同样负责处理市区重建的 土地发展公司 。 2002年6月,香港立法会通过在5年内向市区重建局注资100亿港元,以推行各项市区重建计划。 中文名. 香港市区重建局. 简 介. 香港处理市区重建计划法定机构. 成立时间. 2001年5月1日. 性 质. 政府机构. 目录. 1 主要职责. 2 委员会. 3 主要重建计划. 主要职责. 播报. 编辑. 市区重建局的主要工作,包括加速香港市区旧区的重建发展,促进并鼓励复修残旧楼宇以防止市区老化,保存并修葺具有历史或建筑价值的楼宇,致力保留地方特色,及透过改善旧区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委员会. 播报. 编辑.

  2. 香港. 成立时间. 2001年5月1日. 所属单位. 香港人民政府. 市区重建局职责包括加速旧区重建促进复修楼龄较高楼宇修葺具有历史或建筑价值的楼宇及透过改善旧区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由于市区重建涉及大量居民及贵重土地的发展市建局的举动备受香港舆论关注市建局重建工程与普通私人发展商重建工程另一分别之处是由于市建局为半官方机构征收土地时可引用收回土地条例》(第124章),拒绝交回土地者可被控占用官地”,因此在收地问题上经常引起争议。 市建局是香港专门负责处理市区重建计划的法定机构,于2001年5月1日,根据《香港法例》中的《市区重建局条例》〈第563章〉而成立,前身是同样负责处理市区重建的土地发展公司。

  3. 河内道18号,落成前又称河内道重建项目(市建局编号:K11),是 香港 九龙尖沙咀 的一个市区重建综合发展项目,位于 河内道 18号,由新世界发展和 市区重建 合作开发。 项目楼高261米,共有67层,集 购物中心 、 酒店 与 住宅 于一身。 中文名. 河内道18号. 又 称. 河内道重建项目. 市建局编号. K11. 地 区. 香港 九龙 尖沙咀. 历史沿革. 香港政府早于1970年代便已有意将河内道18号一带的旧楼重建,与此同时,新世界发展亦开始在区内收购旧楼,成为区内的大业主。 1997年 ,香港政府所成立的 土地发展公司 (市区重建前身)宣布重建计划,初步打算兴建一幢商场及写字楼,并于 1998年 正式开始提出收购。

  4. 经过一轮扰攘多时的收购问题之后,市建局终在2006年10月底一统利东街的所有业权,并于短期内正式“清场”,展开清拆及招标工作。 在1950年代,香港政府将刷店集中在位于湾仔南部,位于 庄士敦道 及 皇后大道 东之间的利东街,有传目的是方便监管,以防它们印刷非法物品。

  5. 福州闽王祠,即忠闽王祠、闽王庙,是位于中国福建省福州庆城路的一座祠堂建筑,主祀五代闽国国王王审知。 闽王祠址本是王审知故居,后晋开运三年(946年)改为庙, 宋开宝七年(974年)吴越刺史钱昱奉钱俶命重修府第为忠闽王庙,祀王审知。北宋时的公元976年(开宝九年)重修, 元代庙毁 ...

  6. 中文名. 大万世. 别 名. 大万围、大万围村. 地理位置. 广东省 深圳 坪山区 大万路33号坪环社区西南的大万围村. 占地面积. 25000 m². 保护级别. 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 广东省人民政府. 编 号. 3-38. 始时间.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 建筑面积. 16600 m². 目录.

  7. 中文名. 黄成军 [1] 性 别. 男. 国 籍. 中国.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目录. 1 人物履历. 2 工作分工. 3 职务任免. 4 人物事件. 人物履历. 播报. 编辑. 2017年1月,任广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 [1] 现任 广州住房和城乡建设 党组成员、副局长。 [4] 工作分工. 播报. 编辑. 负责住房制度改革、住房保障、房地产开发、房地产市场管理、综合项目建设管理、城市人环境改善、城乡照明工作;参与城市更新工作;负责分管范围的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工作;负责主要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事项。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