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7月10日 · (本文經 何敬堯 與 《文訊》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番肉的秘密――漢族如何人〉,摘自《文訊》雜誌2017年375期,專欄「島嶼殘酷史」。 【為什麼要選這篇文章】 從清朝開始,漢人便陸陸續續移民至台灣,和原住民搶奪土地而發生多次械鬥。 但大片土地上,居然完全找不到被害原住民的墳墓,原來是被漢人給吃掉了! 早期移民台灣侵占原住民土地、殺了不少原住民,又有許多資料鐵證如山:漢人吃原住民是真的。 (責任編輯:余如婕) 漢斯·史達頓(Hans Staden)描繪在巴西的人場景,1557年。 Os_Filhos_de_Pindorama._Cannibalism_in_Brazil_in_1557(圖片來源:維基) 文 / 何敬堯.

  2. 2017年12月22日 · 著有 《代謝型態龐德食譜全書》 的營養師袁毓瑩和臨床心理師王淳設計了一個測驗,知道自己的「代謝型態」就知道該怎麼吃才苗條喔! (責任編輯:李恬芳) 體重過重、糖尿病、高血壓、疲勞和情緒不穩等,多數的疾病,都是因為長期吃錯食物! 羅馬諺語曾有這樣一句話:「One man’s food is another’s poison.」意即:別人的食物可能是你的毒藥。 所謂的好食物或是富含營養的食物,並不見得適合每個人攝取。 長期攝取錯誤. 的飲食,全身六十兆的細胞並沒有得到真正的營養和能量,就像需要九八汽油. 的車,你卻給它柴油做燃料,車子肯定會故障。 找到你的「代謝型態」、吃對食物,才有機會健康、無病活到老。 以下「代謝型態迷你檢測」是根據自主神經系統以及細胞氧化系統的分類發展. 出的簡式測驗。

    • 01 蔬菜大部分都比較「冷」,體質較虛寒的人是不是不能吃太多?
    • 02 你的體質偏寒(冷底),不適合吃蔬菜對嗎?
    • 03 多吃蔬菜有益健康,因此大吃特吃沒有關係?
    • 05 白蘿蔔比較冷,因此咳嗽時不能吃白蘿蔔?
    • 06 紅蘿蔔和白蘿蔔都是蘿蔔,性質相似,只是顏色不同而已?
    • 07 番茄是蔬菜,還是水果?
    • 08 哪些蔬菜的草酸含量較高,容易在體內形成結石?
    • 09 吃素的人平常大多是吃蔬菜和水果, 會出現哪些營養素攝取不足的問題?
    • 10 Β胡蘿蔔素的功效為何?哪一些蔬果β胡蘿蔔素的含量較高?
    • 延伸閱讀

    的確,大部分的蔬菜都偏屬寒性,只有少數的蔬菜是溫熱性的,不過虛寒體質的人還是可以吃蔬菜,因為有一些蔬菜生吃的時候是寒的,不過煮熟了之後,性質就會轉變;譬如白蘿蔔和蓮藕,生的時候是寒性,熟的時候是溫性;只有大蒜相反,生性熱,熟性溫。 為解決蔬菜的性寒問題常會有人問瓜果類比較冷嗎?瓜果類如白蘿蔔、苦瓜、冬瓜、大黃瓜、絲瓜及葫蘆瓜,的確屬於寒涼類蔬菜,所以寒性體質的人不可一次吃過量,或者必須加入蔥、大蒜、薑、辣椒一起烹煮就沒大問題了。這些溫熱性的蔬菜與寒涼性的蔬菜 一起烹煮,可以降低蔬菜的寒涼性,又可作為調味,一舉兩得。所以體質虛寒的人,只要不生吃蔬菜或喝蔬果汁,吃煮熟的蔬菜,問題就不大了。而熱性體質的 人,蔬菜對他們來說真是益處多多,因為蔬菜有清熱、生津、潤燥、通便、利尿的功效,對改善熱性體質的...

    其實每一種蔬菜所含的營養成分都不相同,任何一種蔬菜都有其營養價值,所以不管體質偏寒還是偏熱,每一種蔬菜都可以攝取,只是在份量上要注意。 我們將體質概分為熱性、寒性兩大類,如果是熱性體質的人,適合多吃各類蔬菜,少數溫熱性蔬菜則要少吃;如果是寒性體質的人,則適合多吃溫熱性及平性的蔬菜或烹煮過的蔬菜,生吃蔬菜(生菜沙拉)及喝蔬果汁則一次量不可太多。吃對了蔬菜,就不會造成身體不適,也才能達到利用蔬菜養生及治療疾病的目的。

    吃蔬菜有很多好處,因為它熱量低且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又含水分和纖維,有利排便,幫助消化,所以多吃蔬菜會比少吃蔬菜來得健康;不過,適量的攝取才是正確的,吃太多反而沒辦法吸收那麼多。以下情況,必須特別注意: 1. 體質虛寒的人:這類體質的人不可一次吃太多蔬菜,少生吃蔬菜或喝蔬果汁, 可將蔬菜煮熟或加入蔥、蒜、薑一起烹煮,以降低蔬菜的寒涼性。 2. 消化不良、腸胃功能差的人:不可一次吃太多蔬菜。蔬菜雖然富含膳食纖維可幫助消化,但若一次吃太多,也會造成腸胃負擔。況且有一些蔬菜粗纖維太多, 粗纖維太多的蔬菜不好消化,腸胃功能差的人最好少吃粗纖維蔬菜。 3. 有些蔬菜不宜一次吃太多:如豆類蔬菜(豌豆、四季豆)吃太多會脹氣;萵苣吃太多,會讓人頭昏目痛;金針花就算煮熟,也不宜一次吃太多,因為新鮮的金針花...

    白蘿蔔生食性寒,熟食性溫平,功效上可健胃消食,止咳化痰,利尿清熱。咳嗽尤其是寒咳時,的確不適合吃白蘿蔔或飲用鮮白蘿蔔汁,不過煮熟的白蘿蔔性質就沒那麼寒了,也可以加入肉類如羊肉一起烹煮來改善慢性咳嗽有痰。 咳嗽的類型有:寒咳、熱咳、乾咳、久咳等等;白蘿蔔適合咳痰時食用,此時咳嗽,痰微黃、痰稠,但並不適用於感冒風寒咳嗽、寒咳及乾咳。只要選對時機,咳嗽還是可以吃白蘿蔔的。

    紅蘿蔔和白蘿蔔是完全不同的植物。 紅蘿蔔是傘形科植物胡蘿蔔的根,對腸胃和眼睛很好,可改善消化不良、腸胃積滯、夜盲症、角膜乾燥症。白蘿蔔則是十字花科植物萊菔的新鮮根莖,可利尿,治口渴,健胃消食,止咳化痰。 紅蘿蔔與白蘿蔔最好不要一起烹煮,因為紅蘿蔔中含有能夠破壞維生素 C 的酵素,會把白蘿蔔的維生素 C 破壞掉,所以煮白蘿蔔湯時盡量不加紅蘿蔔或僅加少量裝飾即可。

    許多人一想到番茄就直覺認為它是水果,因為它是果實,而且可以直接拿來吃, 和水果一樣。 不過,它也常被當作蔬菜來烹調,從熱量的觀點來看,同樣 100 克的番茄與其它的水果相較時,番茄所含的糖類較低,熱量約為 25 大卡,與蔬菜的熱量相似。 而番茄含豐富的果膠和膳食纖維,另有豐富的維生素 C、E、B 群、胡蘿蔔素、鐵及鈣,更重要的是有高量的茄紅素,烹調後更營養。 番茄營養價值高,生吃酸甜好吃,煮熟也很美味,所以是蔬菜也好,是水果也好,反正都對人體的健康很有幫助。

    菠菜、莧菜、空心菜,蔥頭等含草酸及植物酸量較高,易與鈣形成難以吸收的草酸鈣或植酸鈣結石。不過,在人體的代謝功能正常的情況下,並不容易形成結石,不用過度擔心,唯容易形成結石體質的人或有結石病史的人,才必須小心食用。 其它像是竹筍、洋蔥、茭白筍等的草酸也很高,需要特別注意。雖然芹菜中含有草酸,但因為芹菜還含有醋酸和少量丁酸,所以並不會影響鈣的吸收。骨質疏鬆或有關節疾病而服用鈣劑的人要特別注意,這些含高草酸的蔬菜必須與鈣劑錯開兩至三小時服用,或於飯前兩小時服用鈣劑,這樣才不會造成副作用。

    蔬菜水果熱量低,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及纖維,對人體健康的幫助很大,但吃素者必須以「營養均衡」的方式來吃素,如果掌握營養注意事項,並以均衡的方式吃素,就不用擔心營養失衡對健康造成危害。 美國藥物食品檢驗局(FDA)的專家建議:長期素食者要留意微量營養素的攝取量是否足夠。素食者容易缺乏維生素 B12、維生素 D 和礦物質中的鐵、鋅、鈣。素食食品中含有較多量的草酸、植物酸(Phytic Acid),易與鐵、鋅、鎂等結合排出體外,造成營養缺乏,故應多注意食用以添加這些礦物質的食品或補充劑。 此外,長期素食者應注意食物的種類要愈多愈好,更要經常運動、多喝水、曬曬太陽,才會幫助身體更有效利用養分。

    β胡蘿蔔素在體內可轉變為維生素 A,多存在於有色蔬菜和水果之中。β胡蘿蔔素在人體有三大生理功能,即保持正常視覺、保持上皮細胞健全和提高人體的免疫力。藥理研究證明,β胡蘿蔔素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另外,它還是一種抗氧化劑,具有解毒作用,是維護人體健康不可缺少的營養素。 最近的研究更發現,β胡蘿蔔素對吸菸引起的血液中高尼古丁具有降解的作用。

    【你是熱性體質還是寒性體質?】用醫師提供的「自我體質檢測表」,了解你的體質該吃哪些蔬菜 【破解營養迷思】專訪趙函穎營養師:多吃水果就健康?吃飽想睡很正常?自動早起代表睡飽了? 【醫學實證一天 1 碗喝出免疫力】「長壽味噌湯」簡易教學:4 材料、3 步驟輕鬆做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蔬菜看人吃:不管有沒有生病,為了健康都要實踐的蔬服飲食法》,由時報出版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

  3. 2017年5月9日 · 教育,這是個培育人的事業,但同樣可以輕鬆毀滅人。. 當狼師蟄伏在校園、補習班,對少女伸出淫爪,她們的心也在那時死去,留下的只剩下一個無魂的軀殼。. 林奕含的死是整個社會結構所產生的惡果,首謀是教育體制,背後更有著我們無法想像的共犯關係 ...

  4. 2019年1月9日 · 羅氏鮮,是一種脂肪酵素的抑制劑 ,吃了很油的東西之後,人體是無法吸收那些大分子的脂肪或是油脂,必須要由身體製造出一種『脂肪酵素』,把油脂切小一點之後,才有辦法吸收。. 而羅氏鮮正是要去抵銷這種『脂肪酵素』的效果 ,讓身體無法把油脂切小 ...

  5. 2019年3月21日 · 原鄉部落美食推薦#1. 陶甕百合春天. 圖片來源: 陶甕百合春天餐廳粉絲專頁 。 說到花蓮的部落美食,絕對少不了位於豐濱鄉靜浦的陶甕百合春天,主打的是無菜單創意料理,而且餐廳主人陳耀忠堅持創意料理不只要有新意,更應該 保留材的原味 ,發揮出部落料理的原始樣貌,再加上不同的擺盤來變化。 像是手工窯烤的麵包就採用了刺蔥、馬告、小米等當地部落的材,以及月桃葉素粽、刺蔥鹽烤魚、野菜排骨湯等等料理,都可以感受得出廚師大膽且創新的料理手藝,感受部落美食的溫度。 電話:03-8781683. 地址:花蓮縣豐濱鄉靜浦村3鄰138號. 採預約制:午餐11:00~14:00、晚餐17:30~20:00. 原鄉部落美食推薦#2. 達基力部落屋. 圖片來源: 達基力部落屋粉絲專頁 。

  6. 2016年11月10日 · 本書為康鑑文化出版,作者為日本名醫內海聰。 本文摘錄「一日三餐」的迷思,真的是大大打破一般人的價值觀了,為什麼這位醫師不認同一日三餐的習慣呢? 以下為他的見解。 為什麼現代人吃得很多,但卻營養失衡呢? 活著就要吃,我們的身體就是由每日的飲食所組成。 話雖如此,但深知農藥、輻射、添加物、基因改造作物等「社會毒」實情的人,恐怕會感嘆「沒食物可吃」吧! 另一方面,什麼都不在意照吃的人則會認為「有什麼辦法,反正沒有別的東西可以吃啊! 」但下場就是造成身體受損,只好常往醫院報到。 雖然不能說全是飲食導致身體不適或生病,但 由「飲食問題」導致的案例倒是壓倒性的多數。 因此吃什麼、怎麼吃,將左右身體的健康或不健康。 那以下的這個觀點對嗎:為了健康,至少一天裡的早、中、晚好好吃三餐很重要吧!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