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警戒

      • 戒嚴,詞意指警戒。 基本解釋,國家在面對對外戰爭、內部叛亂、天災橫禍等事情上爲了社會的安全和國家政治的穩定而採取的一種緊急措施。 一般表現爲軍隊接手相關的權利。 具體表現形式爲增設警衛,加強巡邏,組織搜查,限制交通等。
  1. 其他人也問了

  2. 戒嚴令是指一個國家進入了戰亂危機而這個危機有可能會影響國家及人民的存亡時由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發佈的軍事管制命令。 實行時會由 國家元首 或 政府首腦 發布「戒嚴令」執行後由國會追認,或者權力下放至 國會 ,讓國會通過,再由國家元首宣布全國或某區域戒嚴。 危機程度不同,施行時效也不同。 如 中華民國政府 自1949年5月20日起,在 臺灣 實施「 臺灣戒嚴令 」,至1987年7月15日解除之時,共延續了38年之久,截至目前為止可能是全世界連續執行時間第二長的戒嚴,至今仍然對臺灣政治與社會有著相當深入廣泛的影響。

  3. 戒严 是指 国家 在处于对外 战争 、内部叛乱等严重危害社会安全与政治稳定的特殊时期所采取的紧急措施。 戒嚴實施時 司法 及 行政權 會部分或全部由軍隊接管。 有些国家將戒嚴整合在 紧急状态 和一級備戰之內。 该措施以军事统治代替文官政府,并暂停一般法律代之以军事管辖。 [1] 戒严令可以持续一段特定的时间,也可以无限期地持续,只要戒严令继续,标准的 公民自由 就可能被暂停。 [2] [1] 大多数情况下,戒严令是在战争和/或内乱和 自然灾害 等紧急情况下宣布的。 [3] 或者,可以在 军事政变 的情况下宣布戒严令。 [4] 概述. 您可以在 維基文庫 中查找此百科條目的相關原始文獻: 戒嚴法. 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部佈告戒字第壹號. 臺灣地區解嚴令.

  4. 《 臺灣省戒嚴令 》,全稱為《 臺灣省政府、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部佈告戒字第一號 》,是由時任 中華民國 臺灣省政府主席 兼 臺灣省警備總司令 陳誠 於1949年5月19日頒佈的 戒嚴令 ,宣告自同年5月20日零時( 中原標準時間 )起在 臺灣省 全境實施戒嚴。 此戒嚴令頒布時,臺灣省轄區包含 臺灣 本島與周邊附屬島嶼、以及 澎湖群島 ,即戒嚴令解除時的臺灣省、 臺北市 及 高雄市 。

  5. 字詞:戒嚴,注音:ㄐㄧㄝˋ ㄧㄢˊ,釋義:在戰時或非常時期所採取的軍事管制措施李商隱隋宮:「乘興南遊不戒嚴九重誰省諫書函。 」《儒林外史》第八回:「適值江西寧王反亂,各路戒嚴。

  6. 戒嚴詞意指警戒基本解釋國家在面對對外戰爭內部叛亂天災橫禍等事情上爲了社會的安全和國家政治的穩定而採取的一種緊急措施。 一般表現爲軍隊接手相關的權利。 具體表現形式爲增設警衛,加強巡邏,組織搜查,限制交通等。 © 漢典. 【 載入評論 】 近同音. 相關詞語. “戒嚴的解釋成語解釋國語辭典網路解釋.

  7. 2017年7月14日 · 戒嚴令讓政府得以對台灣實施戰爭緊急狀態時的軍事控管人民的言論出版集會旅行自由受限社會上實施三民主義意識形態教育對於所有可能危害政權穩固的行為特別是可能與大陸匪諜相關聯之事採取高壓手段監視及審判知識分子因言獲罪的白色恐怖」,就是在戒嚴的背景之下產生。 那些不能唱的歌....

  8. a rule that everyone must stay at home between particular times, usually at night, especially during a war or a period of political trouble: to impose/lift a curfew 实行/取消戒严. martial law uk / ˌmɑː.ʃəl ˈlɔː/ us / ˌmɑːr.ʃəl ˈlɑː/ noun. the control of a city, country, etc. by an army instead of by its usual leaders: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