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12月28日 · 上期講到人老腳先衰」,足部皮脈肉筋骨的變化反映出一個人的健康狀況今期想再分享一下足部痛症及健康護理而足底筋膜炎和腳抽筋是常見足部痛症而且愈來愈年輕化現在已經不是長者專利很多人未過40歲就開

  2. 關節炎是最常見的關節疾病,令不少人備受困擾。除了靠食藥物止痛,亦可從日常飲食入手,多進食一些天然食材紓緩關節痛。註冊中醫師李翠妍博士指出,預防及紓緩關節痛,除了要靠平日鍛練外,可以多吃西蘭花及洋蔥等5

  3. 港聞. 發佈時間: 2023/08/14. 踝關節扭傷俗稱「拗柴」,是一種常見的運動創傷,中醫指「拗柴」早期可以冷敷降低創傷組織的溫度,而24小時後腫脹停止則可考慮採取熱敷。 但如之後活動踝關節時,感疼痛劇烈,能站立或扭傷時感覺腳裏發出聲音,可能是踝關節骨折或脫位,宜及早求醫。 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註冊中醫師巢朝棟指,「拗柴」後,踝關節囊及周圍軟組織破損,局部血管破裂出血,導致關節出現腫脹疼痛。 因此早期阻止損傷部位出血、控制組織水腫及局部制動是促進踝關節扭傷恢復的根本措施。 早期冷敷可降低創傷組織的溫度,使毛細血管收縮,血流減慢,出血減少,將組織水腫減至最低。 冷敷後可使用繃帶把踝關節包紮起來,對周圍組織起一定的壓迫作用;再將受傷部位提高,以減少傷處瘀血的積聚,控制傷勢的發展。

  4. 香港踏入冬季,古語有云︰「熱水泡腳,如吃補藥」,中醫師表示,泡腳有溫經寒,疏通經絡氣血,調節臟腑功能的功效,尤其是虛寒體質的人士,每天入睡前用溫水泡腳,可加強血液循環,暖身後有助入睡。

  5. 港聞. 發佈時間: 2022/03/09. 確診個案屢創新高,本港醫療系統爆煲,不少輕症患者只能留家隔離「自救」。 有中醫師表示,近來每日平均有近20名確診者求診,患者主要出現發燒、喉嚨痛、鼻塞等症狀,中醫較常用具發汗解表、風祛濕的藥方,如防風、甘草、生薑等,直言體質好的人士亦會中招,但一般症狀輕微,痊癒較快,一般用藥3日已有好轉。 註冊中醫師林婉珺表示,現時每日為15至20名確診者做視像診症,一般患者症狀包括發熱、頭痛、周身痠痛、流鼻水、鼻塞、喉嚨痛、口乾、咳嗽伴痰、精神疲累、胃口欠佳,更有人伴有嘔吐或腹瀉。

  6. 2019年12月13日 · 平底鞋及人字拖,因穿著方便而深受人們喜愛。不過,原來常穿平底鞋、人字拖、高跟鞋等,都會增加患上足底筋膜炎的機會。如果未有及時治療,痛症更有機會持續加劇,絕對不容忽視。註冊物理治療師蘇雅賢(Anson)

  7. 2023年1月23日 · 相信大家都試過手腳感到麻痺,有可能是因為血液循環不足所引起,也有可能是神經受損所引起。健衡物理治療及專項訓練中心物理治療師陳廣勁指出 ,手腳麻痺成因有很多種,例如血液循環不足、神經受壓迫、糖尿病、脊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