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每個學扒龍舟的人都可能有不同的階段, 以我個人學習的經驗來說, 扒龍舟有三個階段, 請指點: Phase 1: 做好姿勢. 當學了教練那套橈法之後, 便刻意也做好每個動作, 如何入水, 蹬腳轉腰, 腰直抽手上水. 初時真的配合不了, 好像大兵步操一樣, 有時先用腳, 手未按下 ...

  2. 2021年7月11日 · 練習中有一個四步循序動作叫做 catchwork,共有四個姿勢: 第一:槳平放,槳面長的那一面入水,不用刻意出力,去感受水的阻力. 第二:輕鬆划,這時還不用轉腰,槳划出後立即回位. 第三:加入腰力,感受用核心的力量去抓水把船撐篙, 第四:加入腳踢屁股蹬,這時強調瞬間的出力,在槳入水後抓到一個時機點,把上手用力往下壓,這時船才有前進的動力。 原理聽起來很簡單,但說實在划船姿勢並不符合人體工學,對初學者而言,光是在調整動作就會花費很多時間摸索。 養成姿勢標準的槳手需要一到兩年的時間,如果你要左右槳開工,等於需要兩倍以上的時間了。 更多技巧描述可以參考以下連結: Dragon Boating – Stroke Techniques – Tutorialspoint. 龍舟相關訓練. 訓練項目.

  3. 其實,「扒」龍舟不單是使用手臂的力量。 起始位置時將手伸直,把槳放入水。 槳面入水後,便會感到來自水的阻力。 這時應避免只用手臂的力量,需配合轉腰及肩部發力,加上腳的力量,出力把槳壓深。 此後,再把腰轉到準備起槳的位置,手同時快速回槳,才完成一次完整的划槳。 一次的划槳動作,需用到身體不同部位的肌肉發力。 有了正確的「扒」龍舟技巧後,肌肉力量及肌耐力也是不可或缺的。 肌肉力量不足,動作超出肌肉負荷時,則有機會造成肌肉 痠痛。 而龍舟比賽需維持一段時間,期間肌肉需不斷進行重覆性動作,故需有足夠耐力才可應付。 若肌耐力不足,則會影響比賽末段發揮。 整體而言,「扒龍舟」屬高強度訓練。 不但用到身體不同部位,更要加上合適的肌肉力量及肌耐力訓練。 龍舟猛將亦要謹記:運動前需進行伸展,減低受傷機會。

  4. 每個學扒龍舟的人都可能有不同的階段, 以我個人學習的經驗來說, 扒龍舟有三個階段, 請指點: Phase 1: 做好姿勢 當學了教練那套橈法之後, 便刻意也做好每個動作, 如何入水, 蹬腳轉腰, 腰直抽手上水.

  5. 龍舟基本技巧. 要讓龍舟划的『快』,必須要有最大的『合力』,此『合力』來自於每位成員的基本技巧、動作一致性、配速以及默契等。. 以左手划槳的槳手為例,該位槳手的右手應將食指與中指分開並扣於槳的握柄上,左手應握於槳葉上方一個半拳頭的位置 ...

  6. 2024年3月11日 · 龍舟有一個四步驟循動作稱為Catchwork,共有四個姿勢: 一:槳平放,槳面長的那一面入水,不用刻意出力,去感受水的阻力. 二:輕鬆劃,目前還不用轉腰,槳劃出後立即回位. 三:加入腰力,感受用核心的力量去抓水把船撐篙, 四:加入腳蹬蹬臀部,抬高瞬間的出力,在槳入水後抓住到一個時機點,把上手用力往下壓,接著船原有前進的動力。 劃龍舟體驗. 大家千萬別以為只能在端午划船! 【赤柱】 龍舟體驗 - 連輔導指導. 地區: 赤柱正灘. 時間:2小時 (0900 -1700 內選2小時) 參與人數:4-8人(最少4人,最多8人) 活動包括:龍舟教練指導,舵手. 器材:龍舟槳,救生衣. 設施:更衣室,置物櫃,沖身設施. 收費:$3500/2小時.

  7. 扒龍舟最易傷患的位置是下腰,其次是肩膊、手腕,大多數是肌腱及韌帶的勞損痛症。 划船時出現腰部勞損、腰痛可能是由於急性筋腱扭傷,或是長期慢性的問題,例如筋腱勞損、脊椎骨骼勞損或腰椎盤移位都可導致腰痛。

  8. 2021年8月3日 · 龍舟分為大型龍舟與小型龍舟,比賽時大型龍舟乘坐 21 人,小型龍舟乘坐12人,含槳手、舵手、鼓手、奪標手;槳手實際上場人數會視比賽規定調整。 大型龍舟

  9. 2023年9月14日 · About Press Copyright Contact us Creators Advertise Developers Terms Privacy Policy & Safety How YouTube works Test new features NFL Sunday Ticket

  10. 龍舟的種類. 除了廣東地區,越南及日本等地都有其爬龍舟的文化習俗。 今次先從香港常見的龍舟說起,在香港地區,常見的龍舟有小龍、中龍及大龍。 傳統龍舟人數沒有限制,但一般而言,小龍可盛載10-12位選手;中龍(即本地賽事中最常見的標準龍)可載22-24人;大龍則可盛載多達60位龍舟運動員。 龍舟上的崗位. 每艘龍舟上都有鼓手、划手及舵手。 划手負責推動龍舟向前;鼓手透過擊鼓控制隊友的槳頻及節奏,鼓手擊鼓當刻划漿便要入水,即常聽到的「入水鼓」。 鼓手要尤其清楚隊友特點,以便控制整體節奏。 舵手則負責協調龍舟的節奏及穩定。 專業的舵手需要時刻留意風向及水流,為龍舟導航。 比賽時,龍舟或會受其他隊伍擊起的浪所影響,所以舵手絕對要一眼關七呢! 專業的舵手需要時刻留意風向及水流,為龍舟導航。

  1. 相關搜尋

    扒龍舟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