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文華新村 (英語: Man Wah Sun Chuen )是 香港 一個舊式住宅屋苑,位於 九龍 油麻地 渡船角 佐敦道 與 渡船街 交界,發展商是 嘉年地產 。 於1964年至1970年間落成(54-60年樓齡) 歷史. 1976年時的文華新村. 文華新村是由8座 綜合用途建築物 組成,由 甘洺 建築師樓( Eric Cumine Associates )設計 [1] ,全部以「文」字為首,因此又有「 八文樓 」之稱。 文華新村前身是 油麻地碼頭 倉庫及 中華煤氣公司 的舊煤氣廠, 嘉年地產 在1955年將之購入,並於1961年發展成住宅大廈,在興建時稱之為「 嘉年新樓 」。 由於鄰近當時的 佐敦道碼頭 及 巴士 總站,交通方便,曾吸引不少 中產階級 人士居住。

  2. 文華新村 (英語: Man Wah Sun Chuen )是 香港 一個舊式住宅屋苑,位於 九龍 油麻地 渡船角 佐敦道 與 渡船街 交界,發展商是 嘉年地產 。 於1964年至1970年間落成(54-60年樓齡) 歷史 [ 編輯] 1976年時的文華新村. 文華新村是由8座 綜合用途建築物 組成,由 甘洺 建築師樓( Eric Cumine Associates )設計 [1] ,全部以「文」字為首,因此又有「 八文樓 」之稱。 文華新村前身是 油麻地碼頭 倉庫及 中華煤氣公司 的舊煤氣廠, 嘉年地產 在1955年將之購入,並於1961年發展成住宅大廈,在興建時稱之為「 嘉年新樓 」。 由於鄰近當時的 佐敦道碼頭 及 巴士 總站,交通方便,曾吸引不少 中產階級 人士居住。

  3. 文华新村 (英语: Man Wah Sun Chuen )是 香港 一个旧式住宅屋苑,位于 九龙 油麻地 渡船角 佐敦道 与 渡船街 交界,发展商是 嘉年地产 。 于1964年至1970年间落成(54-60年楼龄) 历史 [ 编辑] 1976年时的文华新村. 文华新村是由8座 综合用途建筑物 组成,由 甘洺 建筑师楼( Eric Cumine Associates )设计 [1] ,全部以“文”字为首,因此又有“ 八文楼 ”之称。 文华新村前身是 油麻地码头 仓库及 中华煤气公司 的旧煤气厂, 嘉年地产 在1955年将之购入,并于1961年发展成住宅大厦,在兴建时称之为“ 嘉年新楼 ”。 由于邻近当时的 佐敦道码头 及 巴士 总站,交通方便,曾吸引不少 中产阶级 人士居住。

  4. 文華新邨 (英語: Mandarin Villa ),位於 香港島 東半山 肇輝臺 ,分為東西兩座,屬區內傳統 豪宅 [1] ,由於讀音與 九龍 油麻地 佐敦道 俗稱「八文樓」的 文華新村 完全相同,經常引來誤會。.

  5. 潮平新村 1971年 慈安邨 (已重建,居民遷入黃大仙下邨及慈民邨) 東和村 石山平房區 (土瓜灣) 樂民村 1947年 [5] 1964年 樂民新村 何文田/ 京士柏平房區 文華村 1952年 1972年 何文田邨 何文田新村 香港浸信會聯會 1950年 信望村 基督教世界服務委員會

  6. 1960年代佐敦道碼頭附近的油麻地小輪倉庫改建成俗稱八文樓的 文華新村由於該處交通方便吸引了不少中產階級入住自此文華新村及佐敦道碼頭一帶皆統稱為 渡船角 。 自1970年代 海底隧道 及 地鐵 通車後佐敦道碼頭的作用漸減汽車渡輪業務於1994年1月6日首先停航。 再加上 西九龍 的開發,碼頭需要徵用作填海工程用地,碼頭於1996年2月1日停用,客輪航線改為在 九龍政府船塢 旁的臨時碼頭上落客。 最後,渡輪業務被逼於1998年2月2日正式取消,只餘下巴士總站部分。 [1] 1998年6月22日, 九龍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落成啟用,部分路綫遷往 九龍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以紓緩佐敦道碼頭巴士總站的擠迫情況。

  7. 美孚新邨是繼 文華新村 後第二個在九龍西岸落成的大型臨海屋苑,當年單位售價為3萬至12萬港元不等,相對其他位處較內陸的屋苑高,但同樣因為在1990年代開始的 新機場核心工程 而使之遠離九龍西的 海岸線 。 美孚新邨標榜多種先進社區概念和設備,包括入牆電線、中央式石油氣系統及熱水掣等 [2] 。 屋苑資料 [ 編輯] 住宅座數:99座. 入伙年份(樓齡): 第1期:1968年(56年) 第2期:1972年(52年) 第3期:1973年(51年) 第4期:1974年(50年) 第5期:1975年(49年) 第6期:1976年(48年) 第7期:1977年(47年) 第8期:1978年(46年) 單位總數:13,149個. 大廈資料 [ 編輯]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