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新加坡自由行blog 相關

    廣告
  2. 上個月有 超過 100 萬 名用戶曾瀏覽 agoda.com

    立即預訂可慳更多,Agoda®一直保證最低價! 睇睇經驗證嘅顧客評價,book酒店前作精明抉擇!

  3. 上個月有 超過 1 萬 名用戶曾瀏覽 tw.strikingly.com

    不需要程式。更彈性的年度計劃。 安全可靠的網絡託管。 免費 SSL。 實時聊天支持。 .blog解決方案為您量身訂製。免費架設網站和商店。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7日 · 簡單來說新加坡組屋有以下特點:(1售價是民眾可以支付的並且透過CPF供款確保他們可償還貸款;(2新加坡不會有納米組屋單位一般有3至4個房間目的是鼓勵人民生育子女效果並不顯著2023年新加坡生育率是0.97);(3組屋與私人物業是兩個不同市場組屋可轉售其他合資格人士多是自己子女組屋不會在市場炒賣。 本港公營房屋計劃始於1953年石硤尾大火之後,用意是安置受天災影響的災民,或因發展而被清拆的臨時房屋居民,所以最初負責的部門稱為徙置事務處。 與新加坡不同的地方是,本港房屋政策並不是協助市民置業,而是向基層市民提供居所,例如近年為解決20多萬劏房居民住屋問題。

  2. 2024年2月24日 · 自由行雖非萬靈丹. 刺激市道可起作用. 2003年SARS疫潮重挫香港,疫後中央推出多項措施,支持香港振興經濟。 同年7月內地赴港澳個人遊計劃俗稱自由行出台最初只開放東莞中山江門佛山四地居民其後數年計劃不斷擴大涵蓋內地49個城市除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4個全國一線城市以及廣東省所有城市外也包括近年一批新一線及二線城市諸如天津成都重慶杭州武漢等等。 及至2009年,香港、深圳落實「一簽多行」,合資格深圳居民可以申請1年內無限次出香港,本地零售旅遊業更是風生水起,惟內地客湧港,也對本地民生帶來不少問題。 2015年,當局為應付水貨客問題,以「一周一行」取代「一簽多行」,至於自由行城市名單,過去十多年也未再增加。

  3. 2023年12月25日 · 明報專訊昨日是平安夜街頭有不少人戴上鹿角頭飾及聖誕帽等飾物應節尖沙嘴彌敦道一帶道路解禁市民難得可再走到馬路慶祝有人在街道上拍照留念亦有不少人到海濱觀賞旅發局主辦的水上煙火匯演有新加坡旅客稱香港聖誕氣氛濃厚有港人說由於機票貴故留港度聖誕來自新加坡的黃氏一家7口連同家傭到港旅遊黃太大讚香港聖誕氣氛濃厚,「新加坡沒有這麼多人」,亦較少會在街上慶祝聖誕節。 她表示,今次到港旅遊是為了到迪士尼樂園,會逗留約5天,全家旅費約為5萬元。 她又說今次主要觀光,較少購物,開支主要是飲食和住宿,但亦會買聖誕禮物回國送給親友。 情侶街頭賣頭飾 機票貴留港露營. 大專生情侶張先生及許小姐帶備多款發光聖誕頭飾,到尖沙嘴街頭販賣。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4年5月7日 · 新加坡海峽時報周一6日晚報道今年五一黃金周前往新加坡旅遊的中國旅客人數回升有旅遊業者數據顯示較新冠疫情前多了至少兩成官員相信與兩國早前達成免簽證協議有關。 報道稱,營運「攜程」(Ctrip)的中國最大網上旅行社Trip.com集團在5月1日至5月5日間,錄得中國往新加坡機票預售較2019年同期多20%。 通過中國旅遊預訂平台「同程旅行」(Tongcheng Travel)訂購在這黃金周往返新加坡的航班及酒店數量,按年增幅逾一倍。 另一旅遊預約平台Klook在黃金周銷售新加坡酒店、景點門票等的營業額,也較黃金周前5天增加了逾80%。 新加坡本土旅行社亦見中國旅客營銷增長。 新加坡旅遊局未有黃金周的抵境旅遊人次數據,但今年首季中國旅客人數達78.6萬,已貼近疫前2019年的96萬。

  6. 2024年5月1日 · 本報記者昨在灣仔金紫荊廣場及尖沙嘴星光大道等內地團客熱門景點採訪,接觸到的團客絕大多數來自深圳的一天或兩天團,鮮有留港過夜。 有深圳客指香港地點就近,方便他們回家;亦有深圳客參加一天團「探路」,晚上回家後翌日再自行訪港。 本港昨天中午時分天氣不穩,雨勢有時頗大,金紫荊廣場遊客不多。 來自深圳的劉女士一行5人到場拍照留念,她說本來打算帶兩名首次訪港的親友到迪士尼,但因天雨關係轉到灣仔,之後會到商場購物,不會在港過夜,預計花約1萬元。 「團餐遜原定 下次自由行」 居於深圳北的顧女士參加香港兩天團,團費千多元,會在港過夜。 她稱對香港印象很好,購物方面則無預算,「看到想買就會買」,不過認為旅行團有貨不對辦之嫌,「團餐跟說的不一樣,吃得簡單很多」,下次會自由行

  7. 2023年2月22日 · 第一新加坡最有條件替代香港雙城皆傳承英式制度的華人為主社會但新加坡比香港更全面實行西敏寺式議會民主英語為日常語言既親近西方又維持與中國友好定位於亞洲及國際交匯樞紐近20年經濟創新走得比香港前社會凝聚力和官民互信度優於香港管治階層重領導力勇於改革。 雖為小國,卻具中型國家規模的軟實力和國際話語權。 新加坡現對香港「格食格」,處理新冠病疫比香港進取,去年率先走出疫情,全年經濟增幅3.8%,香港卻見負增長3.5%。 21世紀被稱為亞洲的世紀,儘管香港於回歸初年已打造「亞洲國際都會」品牌,實際上不重視經營亞洲;而新加坡長期站穩東盟,兼進入中國大陸及南亞,也早於香港開拓伊斯蘭金融商貿。 所以,香港對新加坡不具相對優勢(可閱近年世界銀行全球治理指標)。

  8. 2023年7月5日 · 2023年7月5日星期三. 新加坡經驗對香港外勞新政的啟示葉秀亮) (09:00) 圖1之1. 本文將先討論新加坡輸入外勞政策的經驗和啟示繼而以之協助分析香港近日的外勞新政及長遠應走方向。 首先比較兩地在建造業的外勞政策。 在新加坡,由於天氣炎熱和成本考慮,一般在地盤工作的是來自斯里蘭卡和印度附近的勞工(近年也有中國勞工);本地工作人員則多為判頭、監工、管理人員和工程師。 兩地在建造業勞工政策上的分別. 相反在香港,由於1998至2003年港府要解決高失業率問題,曾積極培訓大批本地建造業技工(如紮鐵之類)。 就紓緩當時的高失業率,確是不得不為,但這亦導致香港每平方呎建屋成本較新加坡高,「羊毛出在羊身上」,意味香港市民須為此長期較高建築成本埋單。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