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9月12日 · 格志日記:用「目標提問」養成寫日記習慣,不再只記流水帳. 寫日記如果只是「流水帳」,很容易寫得無趣,慢慢覺得無聊,最後就流於形式。. 寫日記如果「只是反省」,很容易變成內心小劇場,久了發現沒有改變,甚至常常重複,不知道該寫什麼 ...

    • 新垣結衣 blog1
    • 新垣結衣 blog2
    • 新垣結衣 blog3
    • 新垣結衣 blog4
    • 新垣結衣 blog5
  2. 2017年8月30日 · 首先,我問自己為什麼要寫日記? 我的 三個「目的」 是: 1.記得自己做過什麼,以後可以回憶。 2.反省自己做過什麼,下次可以改進。 3.在心無旁鶩的時間深刻認識自己。 而這三個目的,如果也可以在我的「日常工作與生活的進行中」「同時」達成,這樣就不用另外空出時間寫日記。 工作即日記: 在「記住自己」與「反省自己」的需求上,我 平常作筆記的習慣其實就滿足了寫日記想要達到的需求 ,我的筆記習慣是這樣的: 1. 每一個工作或生活任務,我都會以一則新筆記開始。 不是寫在行事曆或待辦清單,就是用一則空白新筆記開始(當然是用 Evernote )。 2. 在這則任務筆記中,我會開始記錄自己怎麼想、怎麼做,把大腦內的構思逐步記錄到筆記中。 3.

  3. 2018年1月29日 · 1. 「重新發現」那些做到一半忘了、卡關了的事. 不是要檢討自己,本來計劃就會有很多變數,很多一開始充滿熱情的想法,也可能做到一半因為各種原因卡關了、中斷了。 然後,這些想法或許就這樣慢慢被我們自己遺忘了。 這時候,回頭重讀一遍去年的筆記本,去好好瀏覽一遍那些「做到一半的想法」。 說不定在去年二月的某則筆記中,看到自己當時設計到一半的某個任務,而現在時空轉換,難關有解決辦法了,自己有空檔可以執行了,那麼,這就是讓我在新的一年可以更快創造價值的任務。 例如我自己最近重新在撰寫 Evernote 子彈筆記術 系列文章,就是去年規畫到一半但沒有執行的任務,但今年做的時候,因為我有更多開課的經驗了,我也寫完自己的筆記思考術新書了,我就可以不只寫文章,還能開始規劃課程,能有更多新的想像了。

  4. 2017年12月16日 · 1. 灰暗卻精緻, 2D 藏 3D,引人入勝的聲光設計. 有些獨立遊戲會走簡單、復古的畫面設計,一方面是特色,另一方面也是要多花些時間在遊戲內涵上。 不過,「 INSIDE 」除了有深厚的遊戲內涵,他的畫面特效卻也一點都不馬乎。 雖然乍看之下,「 INSIDE 」的畫面好像是單色、灰暗的風格,但這只是符合遊戲主題的氣氛營造,另外這也讓遊戲有著突出的色彩對比,在主體單色灰暗的色調中,少數富有色彩的地方, 例如主角的紅、特殊機關,都變成遊戲敘事的一部分,反而比色彩豐富更吸引住玩家的目光 。 另外就算你是畫面派,「 INSIDE 」也不會讓你失望。

    • 新垣結衣 blog1
    • 新垣結衣 blog2
    • 新垣結衣 blog3
    • 新垣結衣 blog4
    • 新垣結衣 blog5
  5. 2018年9月17日 · 把子彈筆記直接改寫成日記,串連計畫、執行與反省的循環流程. 作者: Esor Huang 9月 17, 2018. 從 2015 年在電腦玩物撰寫了第一篇子彈筆記術的介紹後:「 子彈筆記術 (上) Bullet Journal 快狠準清單日記法教學 」,我就搭配自己的需求,不斷改造這個國外知名 ...

    • 新垣結衣 blog1
    • 新垣結衣 blog2
    • 新垣結衣 blog3
    • 新垣結衣 blog4
  6. 2010年12月29日 · Facebook Profile Maker 兩分鐘搞定臉書創意個人檔案照片設計. 事實上透過 Profile Maker ,熟悉過一次流程後,大概不用一分鐘,就可以為你的Facebook個人檔案頁面帶來全新的改變。. 不過另外我也要在這裡先提醒大家,上面這張圖是為了示範時有趣而設計的 ...

  7. 2017年12月23日 · 1. 創造自己的故事. 如果只是流水帳的日記,可能也無法達到更高度的自我實現。 但是在部落格文章中,因為我要舉例,我要分析自己實踐的過程,並且我的部落格文章之間常常有前因後果的關係。 於是,等於是我在電腦玩物中創造的一個屬於我自己的高生產力實踐的故事,裡面分享著我的挫折、失敗經歷,但也分享著我的成功、收穫。 我在這個自己的故事中有一個角色,這個角色總是從問題中擷取改變的可能,然後嘗試創造一點點的改變。 (例如我的這個故事: 生活現實,總是還有最佳化下一步行動的空間 ) 「故事」,是我覺得自我實現日記的第一個關鍵成分,當然不是像小說家那樣寫故事,這裡故事的意思是: 把自己變成角色,於是可以反觀自我。 從更高的視角串連整個前因後果,創造出整體的連結。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