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ㄜ ( )是 注音符號 中的 韻母 元音 之一。. 當初1915年公佈注音字母時,並沒有「ㄜ」這符號,而當時「 ㄛ 」的發音與今日的「ㄜ」相同。. 1920年,基於 官話 讀音的轉變,增加了新符號「ㄮ」( ),字形是在「ㄛ」上方加一點。. 後來這一點與「ㄛ」下半部 ...

  2. 序言. 相聲. 參見. 註釋. 哏 ( 漢語拼音 :gén; 粵音 ( 粵拼 ):gan1; 注音符號 :ㄍㄣˊ),又稱為 笑點 ,原義指滑稽的言詞或動作 [1] [2] ,後衍生成一 相聲 術語,指相聲中的笑點;現今也用來指任何情境中的 笑話 。 在互聯網文化中,「哏」常指代「 網絡迷因 」。 人們在談吐中總會蘊含許多「哏」,就像相聲時一樣會出現的笑點或搞笑的台詞、用語。 這個字後來演變成可直稱橋段的意思,人們可以說「我很喜歡你的哏」意思是「我很喜歡你講話的橋段或笑點」。 這個字也廣泛運用在 小說 、 漫畫 、 電影 、 電視劇 、 舞臺劇 、 廣播劇 、 遊戲 等 創作 形式中。 相聲 [ 編輯] 對口相聲 中,兩名相聲演員還依角色不同,而有「 捧哏 」與「 逗哏 」之稱。

  3. 蛞 kuò 蝓 yú (英文slug,学名Agriolimax agrestis Linnaeus),又稱 水蜒蚰 , 中国 南方某些地区称 蜒 yán 蚰 yóu ,俗稱 鼻涕蟲 或 無殼蝸牛 ,是一種 軟體動物 ,与部分 蝸牛 组成 有肺目 , 雌雄同體 ,外表看起來像無殼蝸牛 [1] ,體表溼潤有黏液,對 農作物 有害,但對人體無害。 食用價值 [ 编辑] 蛞蝓雖然可以食用,且味道和蝸牛無異,但因為外形對某些人會造成心理上的噁心,因此幾乎很少能見到人類去食用這類軟體動物;蛞蝓本身無毒無害,但牠為 血線蟲 的中間宿主,人類食用未100%煮熟的蛞蝓會被感染。 寄生蟲病 [ 编辑] 蛞蝓是 萬年青 屬 植物 的 花粉 傳授者,故在 萬年青 上常可見蛞蝓出沒。

  4. 序言. 編碼與拼音. 參考資料. ㄬ ( )是 注音符號 中的 聲母 之一,字形取自「 广 」(指屋宇,並非後來「廣」的 簡化漢字 ),音則取自 老國音 「广」的聲母(今「广」發音的為「ㄧㄢˇ」,但在老國音中為「ㄬㄧㄢˇ」)。 《 說文解字 》:「因厂為屋也,广 象 對剌高屋之形。 「ㄬ」為1918年公佈的第一批注音字母,對應發音為 齦齶 鼻音 ,即「 ㄐ ㄑ ㄒ 」行的對應鼻音。 國際音標 未有專用符號,而用多個符號組合為/ n̠ʲ /。 也有退而求其次,忽略 硬腭音 和 龈腭音 之差異,標記作/ ɲ /的用例。 漢學家則自行發明 / ȵ / 作為符號,但未獲 國際語音學學會 接受。 單講「ㄬ」這個符號時通常會發為「ㄬㄧ」。 多數拼音方案寫為〔gn〕。

  5. 嫪 ( lào ) 毐 ( ǎi ) (前259年—前238年),戰國末年秦國人物,為秦始皇母親趙姬的面首,並冒充宦官与赵姬通姦生子,後欲發動兵變,殺秦王政,事败,滅族。 簡介 据《史记》记载,嫪毐是個巨根(陰莖很大)的男子,呂不韋因見秦王嬴政年歲漸長,唯恐自己繼續與秦趙太后 通姦會惹禍上身 ...

  6. 序言. 傳說動物的夔. 《山海經》中的夔. 參見. 註釋. 夔. 關於中文姓氏,請見「 夔姓 」。 ( 清 ) 吳任臣 《 山海經廣注 》中繪製的 山海經 中的夔. 夔 ㄎㄨㄟˊ ,是中國傳說中的 神獸 ,相傳為 堯 、 舜 時代的國家 樂官 。 傳至 商朝 及 西周 時期傳說中一種近似 龍 的動物,形象多為無角、一足、口張開、尾上卷,在鐘鼎彝器等 青銅器 上經常會釋有夔紋 [1] [2] [3] 。 外形像夔聲音如雷,僅有一足。 據說 黃帝 依照 九天玄女 的指示將夔殺死,以其皮製成戰 鼓 [4] 。 傳說動物的夔 [ 編輯] 國語‧魯語‧韋昭註:「木石謂山也。 或云夔,一足,越人謂之山繅也。 或言獨足魍魎,山精,好學人聲而迷惑人也。 」索隱夔音逵。 閬音兩。 家語作『魍魎』。

  7. 按音質分的11個現代標準粵語元音 其中/ ɬ /是廣州粵語沒有的但南寧粵語和許多粵語方言都有廣州和南寧的粵語已經沒有濁輔音只剩送氣和不送氣之分一些粵語方言如四邑話和陽江話亦有濁輔音但與中古漢語的全濁聲母無關韻母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