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7月4日 · 商業. 發布時間: 2017/07/04 17:08. 最後更新: 2017/07/04 17:29. 分享: 現代教育代表人物、英文科補習天王P Chan(Patrick Chan)宣布轉會,加入遵理學,引起網民熱議。 本港補習文化盛行,補習天王、天后門生眾多,身價亦高。 林作早前放棄執業大律師身分,轉投教育界,與遵理學簽下10年長約。 究竟做補習是否比做律師「更好搵」? 月入可達多少? 收入又如何與補習社對拆? 英文科補習天王P Chan(Patrick Chan)於7月1日在Facebook宣布離開效力17年的機構,形容是「人生中最沉痛的決定」。 他指自己本打算在現代教育教到退休,但該機構的高層變動及人事變化,令他感覺和公司的理念距離愈來愈遠,決定轉到新平台,以全新形象示人。

  2. 2016年5月20日 · 「普通話」的英文是Putonghua還是Mandarin﹖應該說這漢語方言在內地叫「普通話」,英文應該繙譯它為Putonghua;在台灣稱之為「國語」,英文便譯作Mandarin。 那麼,卡梅倫訪問中國後,應該說「learn Putonghua」才算政治正確。 「普通話」這個名稱的確指「普通」。 內地在1955年後,為表示尊重少數民族語言,將「國語」改名為「普通話」,「普通」即是「普遍、共通」。 正如英式和美式英文,普通話和國語在語音和用詞上均有差別。 例如,國語沒有普通話的「輕聲」和「兒化音」,亦不會像普通話般區分「z、c、s」和「zh、ch、sh」。 普通話叫「菠蘿、家課、激光」,國語叫「鳳梨、功課、鐳射」等等。 全文刊於《 晴報 》 《晴報》 facebook.

  3. 2023年12月15日 · 發布時間: 2023/12/15 18:51. 最後更新: 2023/12/15 19:58. 分享: 【東亞23】東亞推出新品牌形象 以「活出每刻」為主題. 東亞銀行 (00023) 推出新品牌形象,新品牌採用溫暖、充滿朝氣和活力的嶄新色調,並以「活出每刻」為主題,呈現生機盎然的形象,突顯東亞積極變革的文化,以及致力協助客戶財務健全的承諾,令他們能夠「活出每刻」,實現所愛所想。 東亞相信,透過爲所服務的社群及社區注入正能量,有利整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東亞銀行聯席行政總裁李民橋及李民斌表示,東亞成立至今已經105年,與香港及中國內地有著深厚的淵源,這次新形象為品牌注入了新的使命感,象徵正邁進轉型之旅的下一個篇章。 新品牌形象將在香港、內地及海外的多個地點和平台逐步推出。

    • Murphy’s Law。覺得這說法相當熟悉嗎?沒錯,之前很夯的電影《星際效應》(編按:港譯《星際啟示錄》)就有提到莫非定律這個概念,它的具體意思是「凡是可能出錯的事必定會出錯」(Anything that can go wrong will go wrong.),
    • Dear John letter。相信看過電影 “Dear John” 就會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囉!Dear John letter 的意思是女方寫給男方的分手信,那麼為什麼人名一定要是 John 呢?
    • Bob’s your uncle.如果有人向你說這句話,可別真的回答 “Bob’s not my uncle.”或是 “How did you know his name?”,
    • Adam’s apple。亞當的蘋果是什麼呢?答案是喉結!因為傳說當時亞當與夏娃偷嚐禁果被發現時,亞當嘴裡有一口的蘋果還沒吞下去,上帝便懲罰亞當讓它哽在喉頭中,因此就將喉結比喻為 Adam’s apple 囉!
  4. 2024年1月12日 · 東亞銀行 (00023) 聯席行政總裁李民斌認為,今年在內地的業務會穩中有進,資產質量方面,內房板塊帶來一定壓力,但該行資本很充裕,整體情況可控。 該行的前海東亞銀行大廈今早開幕,李民斌稱,大灣區跟香港國際金融中心、財富管理中心是對接的,故隨着大灣區居民財富日益增加,他們 ...

  5. 2021年3月29日 · 學校記錄通常包含個案中詳細資訊如是否涉及身體或語言虐待受害者及肇事者身份為學生老師或其他人士事後是否採取行動如報告給警察或其他機構等。 平等與人權委員會(Equality and Human Rights Commission)主席福克納(Lady Falkner表示當局應授權學校收集及監視校內欺凌事件對涉及偏見性質的欺凌事件應給予特別記錄。 學校亦應向地方當局報告案件,以便當局可以將資源集中用於欺凌率高的地區。 責任編輯:李俊儀. 相關文章. 2021/03/26. 2021/03/29. 歧視 移民 種族主義 老師 學校 布里斯托 英國 曼徹斯特 威爾斯 蘇格蘭. 請選擇文章. 英國放寬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持有人移民限制,移居英國成港人熱話。

  6. 2024年2月28日 · 政府不再派消費券 東亞蔡永雄:消費前景取決於就業、股樓及經濟 不派消費券不會對經濟構成重大衝擊 政府今年不會再派發電子消費券 一次性消費券對實體經濟的額外刺激難以計算 粵港澳大灣區融合是趨勢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即公布財政預算案2024,今年不會再派發電子消費券。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