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東坡家事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於2015年10月26日播出的古裝喜劇電視劇由黃偉聲監制黃國輝編導歐陽震華萬綺雯王浩信陳煒主演。 劇講述蘇東坡面對朝廷上的明爭暗鬥,與政見不同的丞相王安石鬥智鬥力,更卷入遼國間諜陰謀的故事。

  2. 第三冊第十四課 記承天夜遊,由徐資婷老師所編寫,網站中共包涵《一》蘇軾生平簡介,《二》閒聊東坡,《三》詩詞欣賞,《四》東坡對歷代詩人的品評,此四大部份。

  3. 推薦 4 收藏 0 轉貼 0 訂閱站台. 記先夫人不殘鳥雀. 【題解】. 本篇選自東坡志林。. 蘇東坡乃唐宋八大家之一。. 此篇記述武陽君(蘇軾母親)不許家人傷害鳥類,所以鳥類和人們都很親近,足證仁心可以感召羽族。. 人若能推慈心於萬物,鳥禽亦樂於親近人類;人 ...

  4. 2024年3月2日 · 劉教授形容東坡是宋代最具行動力和洞察力的作家作品充分展現出睿智與深思意境高遠極富啟發性。 教授以「東坡詩文中的雨景與心境」、「面對人生風雨的兩種激切情懷」、「風雨過後的省思」、「由風雨中的飄蕩回歸內心的寧靜」四個層面來探討他人生中的風雨。 並進一步帶領我們探索他如何走出陰霾,發現生命更豐富的意義。 東坡與弟弟子由手足情深,曾在詩作中透露希望彼此可以閒居早退的心願,「寒燈相對記疇昔,夜雨何時聽蕭瑟。 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愛高官職」(〈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與子由別於鄭州西門之外馬上賦詩一篇寄之〉)。 後因烏臺詩案,獄中遭遇身體上的苦痛,幾乎就要沒命的東坡怕牽連家人,但在詩中仍是難忘手足之情,「是處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獨傷神。

  5. 2017年9月13日 · 元、明、清 不但以赤壁核心敷演東坡故事的戲劇大量出現書家也反覆抄寫赤壁二賦而畫家以圖像傳達東坡赤壁勝事的赤壁圖更是蔚 為 風行。

  6. 2023年11月30日 · 雖說每一個人生都是一篇故事,異於常人的東坡自然有不同於常人的故事,起伏跌宕,堅毅淡泊,以致終極的從容自如。 東坡的心境世界,在我是一方淨土。 東坡的才華,對我那是繁花朵朵。 策劃展覽之初,想依循慣例選一天為開幕式,這樣可以和大家見個面,上網看了一下開幕式的一般狀況,覺得對我老人家來說太過於繁複,跟中正紀念堂相關展覽的負責人談過之後,就不辦開幕式了,? 關於作品. 陶作. 赤壁賦十二瓶組(需立櫃或長桌) 赤壁賦//中文陶刻(陶刻/需牆寛約6x5=30呎約10公尺) 縱一葦之所如(陶刻/需牆寛約1公尺) 我與蘇東坡(陶刻/牆寛1.5公尺) 我亦是行人(陶刻/需寛牆1.5公尺) 千里快哉風(陶刻/牆寛1.5公尺) 心似已灰之木(陶刻/牆寛1.5公尺) 文抄(類書法)

  7. 蘇東坡是中國古代少見的全能文學家藝術家許多膾炙人口的詩句從生活中而出的哲理千頌千古:「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對人生的感慨與期盼,「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作文如行雲流水順乎自然是東坡的為文之道也是他的為人之道。 順乎本性,不勉強,不做作,亦是其生活的準則,人生在世要順乎天意,對內要歸乎本性。 個人很喜歡蘇東坡《前赤壁賦》中的一段「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 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 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 而又何羨乎? 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無禁,用之不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