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標靶治療時間 相關

    廣告
  2. 減輕治療副作用,維持抵抗力,按時完成療程,助你重現生活色彩。 每支含1克EPA。醫學實証連續飲用7星期,每日2克EPA及高蛋白質配方(2支),有助增加體重,

搜尋結果

  1. 2019年2月13日 · 社會新聞. 1期與4期肺癌存活率可相差5倍 標靶藥治療次序助延長治療時間. 撰文:陳芷昕. 出版: 2019-02-13 00:02 更新:2019-02-13 10:37. 1. 近年,世界各地均有研究指不同疾病出現年輕化跡象,包括癌症。 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數據,肺癌是全港第二大常見癌症,在2016年錄得4,936宗新症。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潘智文發現肺癌出現年輕化,45至64歲的組別有上升趨勢,而肺癌發病年齡的中位數亦有下調,由2009的男性發病中位數71歲、女性72歲,降至2016年男性69歲、女性67歲。 潘智文形容「是一個值得留意的警號」。 臨床腫瘤科專科潘智文(左)及梁廣泉(右)指出,肺癌患者有年輕化趨勢。 (受訪者提供)

  2. 2019年12月11日 · 健康Easy. 【肺癌治療一線治療可考慮第三代EGFR肺癌標靶藥. 撰文:專科醫生. 出版: 2019-12-11 10:30 更新:2020-04-24 17:59. 肺癌病徵不明顯患者往往受襲而不知尤其是本港常見的EGFR基因突變型肺癌患者多為非吸煙的年輕女性更難察覺病情因此確診時大多屬於第三四期。 有臨床腫瘤科專科梁廣泉醫生指,患者應把握第一線治療,用治療效果較優的藥物,盡早抑制癌細胞。

  3. 2023年12月28日 ·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李兆康醫生表示現時三期或以上已出現轉移的晚期肺癌不但有部份可應用標靶治療或免疫治療治療方法亦愈來愈多變化例如同時使用兩種免疫治療藥物的雙免疫治療」,甚至4藥組合治療」。 近年已知道癌細胞的出現主要關乎兩種蛋白共犯」:癌細胞中的蛋白PD-L1與免疫細胞T細胞受體中的蛋白PD-1勾結」,從而抑制人體的免疫系統令免疫系統無法辨認出癌細胞。 所以,免疫治療的原理,主要就是使用PD-1抑制劑和PD-L1抑制劑,阻止它們「勾結」,讓免疫系統可重新辨識並殺死癌細胞。 另外,CTLA-4也是一種可抑制人體免疫系統的蛋白,最新的CTLA-4抑制劑已加入免疫治療大軍。 目前免疫治療大致可分為兩種方式: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19年11月13日 · 出版: 2019-11-13 07:00 更新:2020-04-24 18:03. 肺癌標靶治療非新鮮事已廣被認同是治療基因突變型晚期肺癌時在化療以外的較佳選擇但事實上患者非全無後顧之憂仍須時刻面對抗藥性的挑戰。. 針對本港常見的EGFR基因突變肺癌新型第三代標靶藥物成功 ...

  6. 2023年9月12日 · 港聞. 社會新聞. 甲狀腺癌患者顧慮標靶藥貴延遲治療 癌症資訊基金倡盡快納入資助. 撰文:陶嘉心. 出版: 2023-09-12 17:35 更新:2023-09-12 17:43. 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據顯示甲狀腺癌為香港十大常見癌症全年新症達978宗發病比率比十年前升4成雖大部份患者確診時為早期但有約5%患者發現時已是晚期。 59歲的黎先生2005年確診甲狀腺癌,進行6次甲狀腺癌切除手術後情況穩定,至3年前出現氣促以及痰多,診斷後發現癌細胞已擴散至肺部,雖然醫生處方甲狀腺癌標靶藥物作治療,但因憂慮藥費昂貴,黎今年年3月才開始用藥,目前可維持生活質素,並繼續全職工作。

  7. 2024年4月28日 · 誠然術後標靶治療開始越來越普遍最常見例子是乳癌病人同時驗出第二型類表皮生長因子HER2陽性術後一般會接受約一年的標靶治療最近亦有研究指出如肺癌病人帶有EGFR或ALK基因突變術後接受兩年至三年的標靶治療亦可減低復發機會可是標靶藥物始終難以惠及所有病人因為標靶藥物只適用於特定病況或指標的病人, 所以術後標靶治療暫時未能普遍採用。 更重要的是,化療成效是經過了數以十年計的研究及統計實證,相對而言風險更能估計、醫生和病人亦更易由此作出決定。 隨著藥物研究發展,相信癌症手術後的藥物治療會越來越多樣化,並不再是「獨沽一味」使用傳統化療。 相信有一天,病人可選擇術後治療越來越多,效果越來越好,從而減低癌症復發機會,最終令到癌症病人存活時間越來越長,大家拭目以待。

  8. 2021年10月15日 · 免疫標靶療法暫時以靜脈注射為主通常是每兩至三星期一次每次需時一至兩個小時另外針對HER2型的標靶治療也是以靜脈注射為主但近來也發展了皮下脂肪注射的方法以及出現新型針對HER2型的口服標靶藥而PARP抑制劑則是口服藥為主通常是每天也需要進食免疫標靶療法暫時以靜脈注射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