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段祺瑞 (1865年3月6日—1936年11月2日),原名 启瑞 ,字 芝泉 , 安徽 六安 人,祖籍 江西 饒州 , 中华民国 政治家历任 參謀總長國務卿國務總理 、 臨時執政 。 在任期間,反對 帝制 、 總統制 ,再造共和,提倡 責任內閣制 ,主張武力 統一中國 ,在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中带领 中国 成为战胜国,加入 国际联盟 ,并迫使 外蒙古撤治 。 下野後隱居天津和上海,1936年病逝。 著有《正道居集》。 生平. 早年. 段氏祖籍江西饒州,明末遷英山,清初遷安徽壽縣,清末再遷安徽六安。 祖父段佩,屬李鴻章組建的淮軍,以軍功累提督,授振威將軍,曾殺當地土豪劉楠、劉樞,與劉家結怨。 父段從文,在鄉務農,母范氏。 [ 1] 幼年及入伍.

  2. 2024年7月11日 · 段祺瑞 (1865年3月6日—1936年11月2日),原名 启瑞 ,字 芝泉 , 安徽 六安 人,祖籍 江西 饶州 , 中华民国 政治家 ,历任 参谋总长 、 国务卿 、 国务总理 、 临时执政 。 在任期间,反对 帝制 、 总统制 ,再造共和,提倡 责任内阁制 ,主张武力 统一中国 ,在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中带领 中国 成为战胜国,加入 国际联盟 ,并迫使 外蒙古撤治 。 下野后隐居天津和上海,1936年病逝。 著有《正道居集》。 生平. [ 编辑] 早年. [ 编辑] 段氏祖籍江西饶州,明末迁英山,清初迁安徽寿县,清末再迁安徽六安。 祖父段佩,属李鸿章组建的淮军,以军功累提督,授振威将军,曾杀当地土豪刘楠、刘枢,与刘家结怨。 父段从文,在乡务农,母范氏。 [ 1] 幼年及入伍. [ 编辑]

    • 生平
    • 歷代內閣
    • 西原借款
    • 中日協定
    • 評價
    • 著作
    • 影視作品

    早年

    段氏祖籍江西饒州,明末遷英山,清初遷安徽壽縣,清末再遷安徽六安。祖父段佩,屬李鴻章組建的淮軍,以軍功累提督,授振威將軍,曾殺當地土豪劉楠、劉樞,與劉家結怨。父段從文,在鄉務農,母范氏。

    晚年

    1924年10月23日,馮玉祥發動甲子兵變,推翻大總統曹錕,先邀請孫中山北上,後與奉系妥協,請段祺瑞出山,出任任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國家元首。段祺瑞被推為「臨時執政」,稱「外崇國信」,承認一切不平條約繼續有效:43。針對孫中山主張召開國民會議,段祺瑞宣佈召開善後會議,只限各省首領、各省區長官、有功勳及特殊資望者,不包括人民代表:43。 1925年4月24日,段祺瑞正式下取消法統令,廢除斷續運行12年的中華民國第一屆國會,由中華民國臨時參政院替代之。 1926年3月18日,發生北洋政府鎮壓北京學生運動的三·一八慘案,同年4月9日被鹿鍾麟驅逐,避入東交民巷法使館。後聯奉軍不成,20日下野返天津日租界隱居,作寓公潛心禮佛,自號「正道居士」。 1928年7月3日蔣抵北平後,聽聞段祺瑞之安福系在天津活動之說,乃以學生身分致書段氏,勸其愛惜令名:「弟子蔣介石謹致敬於芝泉夫子座前,而問起居……中正與先生別垂二十三年,知先生或憶當年弟子中有蔣志清其人者。此二十三年中,先生幾度秉國大政,備極喧赫;而中正始終追隨先總理,奔走革命,致力撲滅奉先生為領袖之北洋軍閥,歷盡艱苦,而未嘗偶一修音問者公也。今燕雲...

    1916年段祺瑞第一次內閣

    1916年4月23日成立。國務總理段祺瑞,外交總長陸徵祥(後由曹汝霖兼署),內務總長王揖唐,財政總長孫寶琦,陸軍總長段祺瑞兼,海軍總長劉冠雄,司法總長章宗祥,教育總長張國淦,農商總長金邦平,交通總長曹汝霖(大半由梁士詒決定),參謀總長王士珍,審計院長莊蘊寬。1916年6月30日改組,1917年5月23日因府院之爭結束。 國務總理段祺瑞,外交總長唐紹儀(唐未到前由陳錦濤兼署,9月唐抵達,因督軍團通電反對,旋即辭職,伍廷芳接任),內務總長許世英,財政總長陳錦濤,陸軍總長段祺瑞(兼任),海軍總長程璧光,司法總長張耀曾(張耀曾未到前由張國淦兼署),教育總長孫洪伊(次長吳闓生代理,范源濂繼任總長,孫洪伊改任內務總長,原內務總長許世英改任交通總長),農商總長張國淦,交通總長汪大燮。

    1917年段祺瑞第二次內閣

    1917年7月17日成立,11月22日因第二次府院之爭結束。國務總理段祺瑞、外交總長汪大燮、內務總長湯化龍、財政總長梁啟超、陸軍總長段祺瑞兼、海軍總長劉冠雄、司法總長林長民、教育總長范源濂,農商總長張國淦、交通總長曹汝霖。

    1918年段祺瑞第三次內閣

    1918年3月29日成立,12月13日因新國會(安福國會)成立結束。國務總理段祺瑞、外交總長陸徵祥、內務總長錢能訓、財政總長曹汝霖兼,陸軍總長段芝貴、海軍總長劉冠雄、司法總長朱深、教育總長傅增湘、農商總長田文烈、交通總長曹汝霖、機密院院長曹涇沅。

    西原借款為1917年至1918年間段祺瑞政府和日本簽訂的一系列公開和秘密借款的總稱。 1917年7月,段祺瑞重任中華民國國務總理後,為推行「武力統一」政策,鎮壓孫中山倡導的護法運動,以中國權利為抵押品,向日本大量借款。1917-1918年,段祺瑞共向日本借款5億日元。其中由西原龜三與段祺瑞政府的曹汝霖、陸宗輿、章宗祥商辦議定的有吉會鐵路、滿蒙四鐵路、吉林、黑龍江兩省的森林和金礦、有線電信、參戰、交通銀行等八項借款,共計1.45億日元。 通過這一借款,段祺瑞把中國山東和東北地區的鐵路、礦產、森林等權益大量抵押給日本。 西原借款所得款項,日後用於財政性支出占65.22%,軍費占總支出占25.40%。

    1918年5月16日,日本陸軍少將齋藤季治郎(日語:斎藤季治郎)與段祺瑞政府代表靳雲鵬,在北京秘密簽訂《中日陸軍共同防敵軍事協定》。19日又簽訂《中日海軍共同防敵軍事協定》。 「協定」的主要內容是:中國與日本採取「共同防敵」的行動;日本在戰爭期間可以進駐中國境內;日軍在中國境外作戰時,中國應派兵聲援;作戰期間,兩國互相供給軍器和軍需品。 通過「協定」,日本派出大批軍隊進入中國東北,此時沙俄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東線對上德國處於苦戰狀態,於是日本迅速取代了沙俄在東三省的戰略地位,中國東北面臨淪為日本殖民地的局面。

    1924年3月,北京大學紀念25周年活動中,大學生進行國內大人物票選,段祺瑞與胡適同居第四名,前三名為孫中山、陳獨秀和蔡元培。 段祺瑞因致電要求清帝退位、抵制洪憲帝制和討伐張勳復辟這三件事,有「三造共和」的美譽。梁啓超評價段祺瑞:「其人短處固所不免,然不顧一身利害,為國家勇於負責,舉國中恐無人能比。」吳佩孚:「天下無公,正未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奠國著奇功,大好河山歸再造;時局至此,皆誤在今日不和,明日不戰,憂民成痼疾,中流砥柱失元勛。」 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段祺瑞被推為中華民國臨時執政。1926年,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聯合發動學生抗議,北京軍警鎮壓請願學生,造成「三·一八慘案」,旋被馮玉祥趕下台。「三一八」慘案發生後,有說法認為段祺瑞隨即趕到現場,向死者長跪不起,並決定終身食...

    段祺瑞晚年喜好吟詠,有《正道居詩》、《正道居詩續集》、《正道居感世集》、《正道居感世續集》等,後合編為《正道居集》,計有文八篇,詩三十五題五十四篇。 香港學者陳煒舜積數年之力,在《正道居集》的基礎上補輯逸作,包括文(聯、頌)三十二篇、詩十題十篇,集合近三十位青年學人撰寫解題、註釋,附以〈剪影集錦〉與〈公文電報選輯〉,編成《段祺瑞正道居詩文註解》(臺北:萬卷樓,2020年3月)。

    趙本山:2011年中國大陸電影:《建黨偉業》
    戴志偉:2009年香港無綫電視:《蔡鍔與小鳳仙》
    馬侖:2003年中國大陸電視劇:《走向共和》
    鄭榕:1986年中國大陸電影:《直奉大戰》
  3. 2021年10月28日 · 段祺瑞(1865年3月6日-1936年11月2日),原名啓瑞,字芝泉, 安徽省 廬州府 合肥縣 安徽省 合肥市 )。. 中華民國時期 皖系軍閥 首領,號稱“北洋之虎”, 孫中山 “ 護法運動 ”的主要討伐對象。. 1916年至1920年為 北洋政府 的實際掌權者。. 1924 ...

  4. baike.baidu.com › item › 段祺瑞百度百科

    由於此網站的設置,我們無法提供該頁面的具體描述。

  5. 皖系军阀首领. 段祺瑞(1865-1936),字芝泉,曾用名启瑞,晚年号称“正道老人”,生于安徽合肥,所以又称“段合肥”。 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号称“北洋之虎”, 皖系军阀 首领,孙中山“ 护法运动 ”的主要讨伐对象。 1916年至1920年为 北洋政府 的实际掌权者。 1920年 直皖战争 爆发,皖系军阀失败后段祺瑞被逐出北京,避居天津日本租界。 1924年至1926年为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受制于 张作霖 、 冯玉祥 。 1926年 “三·一八”惨案 后段祺瑞执政府垮台,皖系军阀集团不复存在 [1] 。 1936年11月2日,段祺瑞逝于上海宏恩医院。 电影《 建党伟业 》中,段祺瑞由演员 赵本山 饰演 [2] 。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段祺瑞. 主要成就 “三造共和”

  6. zh-classical.wikipedia.org › wiki › 段祺瑞段祺瑞 - 維基大典

    段祺瑞 ,字 芝泉 ,名 啟端 , 安徽 合肥 人也。 祖佩,素與 劉銘傳 善。 歷任 淮軍 銘部 團練 、 統領 。 祺瑞少隨祖仕,以聰敏見知,頗異之。 及祖卒,徒行二月,輾轉投於族叔從德,留作軍幕,專掌司書。 北洋重將. 弱冠 ,考入 天津武備學堂 ,習炮科。 居學堂日,攻讀苦勤,學業冠諸生,官費咨送遊學於德意志。 光緒十六年 ,歸國,任軍械局隨營教習官。 自 甲午海戰 始,附軍戍 威海 。 袁世凱 練兵小站,擢陸軍炮隊統帶,武衛右軍各學堂總辦。 凡號令行下,處事值機,世凱所倚重之,由是顯名。 與 馮國璋 、 王仕珍 並稱「北洋三傑」。 宣統三年 八月,辛亥首義,革命黨軍置軍政府。 既下 武昌 ,復取 漢陽 ,據 漢口 , 清廷 惶。

  7. 其他人也問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