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www.afcd.gov.hk › tc_chi › conservation香港物種 - AFCD

    本港淡水魚品種亦十分豐富有記錄的淡水魚達196種當中以鯉科鰕虎魚科鰍科和麗魚科為主牠們的群落大都可以在郊野公園或受保護地區內找到甚麼是淡水魚. 概括而言,「淡水魚指偶爾或長期在淡水生境棲息的魚類包括高地山溪低地河溪河口和水塘初級淡水魚鹹淡水品種海洋游移魚類和洄游性魚類。 淡水魚的組成. 按此 下載《香港淡水魚名錄》。 初級淡水魚是指整個生活史均在淡水環境中度過的魚類。 本港記錄有19科71種初級淡水魚品種,佔全港淡水魚的百分之三十六。 牠們主要屬於鯉科、爬鰍科、鱂科和鱧科,常見例子包括異鱲、擬平鰍、食蚊魚和斑鱧。 異鱲. 鹹淡水魚類通常生活於河口地區。 本港有記錄的淡水魚約四分之一為鹹淡水魚類,共47種。 主要的組成為鰕虎魚科和塘鱧科的魚類。

  2. 本港上游溪流常見的淡水魚一如其他爬鰍科魚類這個品種亦是體長而頭扁口部位於下方胸鰭和腹鰭寬闊平張形成吸盤狀的吸附器官可依附在湍溪的石塊和卵石表面軀幹褐黃色背部有九至十個棕黑色斑點側面也有不規則的棕黑斑點

  3. 野生品種體型細小口部為頂生眼睛圓大胸鰭長於近背頂位置尾鰭略長形狀圓渾雄性孔雀魚與食蚊魚一樣臀鰭會演化為生殖管。 野生的孔雀花鱂多為灰綠色,鱗邊顏色較深,雄魚顏色和外型比雌魚鮮艷,身上有閃亮的紅、藍和綠色,尾部亦較長。

  4. 李麗芬、林建新、吳國恩、陳勁東、楊柳菁 (2004)。魚魚得水 ― 香港淡水魚圖鑑。漁農自然護理署、效野公園之友會、天地圖書有限公司,香港特別行政區。 文錫禧、韓國章 (1981) 。 香港淡水魚。香港市政局。香港。

  5. 軀幹呈長筒形,吻部短小,口部細小而上翹,有眼瞼,兩條背鰭不連合,第一條較長,共有四根明顯的硬棘。胸鰭短小(鰭端不達第一條背鰭位置),位於上方。這個品種背部藍灰或綠色,兩側漸轉銀白,另有六至七條不明顯的黑色橫紋。

  6. 其他人也問了

  7. 李麗芬、林建新、吳國恩、陳勁東、楊柳菁 (2004)。魚魚得水 ― 香港淡水魚圖鑑。漁農自然護理署、效野公園之友會、天地圖書有限公司,香港特別行政區。 陳義雄、方力行 (1999) 台灣淡水及河口魚類誌。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籌備處。

  8. 中型鰕虎魚,身體顏色淺淡,頭部有一條深色條紋橫貫眼睛,兩側中央共有五條由對生斑點組成的間紋,最後一條不分叉。這個品種兩性的型態明顯迥異,雄魚身體兩側有黃色橫線,第一背鰭的第二根軟鰭脊呈長絲狀。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