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1980年2月12日,鐵中環及其位於皇后像廣場的出入口(K 出口)啟用,川流不息的行人成為了皇后像廣場平日的特色景象。 位處中環商業區的皇后像廣場,自1960年代就成為舉行如香港節及主權移交紀念等大型公眾活動的主要場地,隨著最高法院大樓於 ...

  2. 司機罷駛引致島交通大混亂,可算是中巴由盛轉衰的轉捩點。當時的港英政府於1991年將中巴在1987年取消的12A線(中環至麥當奴道)公開競投,城巴憑著經營屋 巴士業務的經驗,獲得了這條路線的專營權。為引入競爭,政府在1992年延續中巴經營權時,取消中巴其中26條巴士線的經營權,並公開招標 ...

  3. 大會堂建築設計簡約,在眾多維多利亞式建築群中,鶴立雞群,經典的包浩斯風格,配合其多功能用途,可謂「式文化中心」的典範作。 香港第一間大會堂於1867年由巿民集資興建,及至1869年11月2日由當時訪的愛丁堡公爵艾爾弗雷德王子主持揭幕儀式。

  4. 結果試驗成功,遂於1974年正式實施專線小巴制度,至1975年島已有6條綠色專線小巴路線。由於綠色專線小巴越來越受歡迎的關係,政府於1977年10月26日首次招標數十條綠色專線小巴路線,供公共小巴商或有興趣的商人競投,首批 九龍及新界 ...

  5. 海底隧道(紅磡海底隧道),簡稱紅隧,是香港首條由九龍通往香港島的過海行車隧道,於1969年9月1日動工,1972年8月2日通車,耗資港幣3.2億元。隧道全長1.86公里,以沉管式隧道建造,車速限制70公里。跨越維多利亞,將九龍半島和香港島兩岸獨立的道路網絡連接起來。

  6. 廣九直通火車在1949年中斷,儘管50年代初,周恩來總理曾提出,希望兩地直通火車恢復運行。但因當時國內外局勢不穩,因而沒有實現。到了70年代末,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加上中英關係的進一步改善,穗間的聯繫越來越密切,為了廣大旅客的方便,廣州方面提出了火車直駛九龍的建議,立即 ...

  7. 沙田車公廟是本二級歷史建築,原建築建於十七世紀明朝末年,光緒十六年、即一八九 年曾重建,但已不開放給市民入內參拜。現時善信可進入的車公廟是建於舊廟前的新建築,在九四年完成興建,並曾分別在 七和一 年重修,面積逾九千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