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現正分手中以韓國時尚界作為故事舞台宋慧喬是時尚品牌設計組組長張基龍則是一名攝影師

  2. 了知貪著劣事的過患之後,即應努力修習對治法,滅除耽著惡劣事業的顛倒心。. 如云:“棄妙喜正法,無邊歡喜因,汝何故反喜,苦因散掉等。. “無邊歡喜因”,即出生無邊歡喜的來源——正法。. 如《入行論》所說:正法是能出生無邊歡喜的來源,為何你 ...

  3. 今初. 第二如何取心要之理分二:這是科判依己如何修心之次第分二之二,宗大師將為行者闡釋如何攝取心要之理,在這個科目之下又分成二部分。 一、於道總建立發決定解:丁一、於道總建立發決定解: 第一部分是對於建立成佛之道的總體內涵生起堅定的信解。 二、於彼道取心要之理:丁二、於彼道取心要之理: 第二部分是在成佛之道正確攝取心要的道理。 初中分二:針對道總建立發決定解這部分再細分為二部分。 一、三士道中總攝一切至言之理:戊一、三士道中總攝一切至言之理。 第一部分闡釋三士道完整涵攝佛法的道理。 三士,關於三士之名,稍後本論有特別闡述。 二、顯示由三士門如次引導之因相: 戊二、顯示由三士門如次引導之因相: 第二部分明白開示依次以三士道引導凡夫成佛的原因。 今初:接下來闡釋三士道中總攝一切至言之理。

  4. 2020年6月9日 · 廣論消文 147 P147 頁 9 行-148 頁 5 行 若能盡淨有力之業,云何經說唯除先業所有異熟。謂感盲等異熟之時,現在對治難以淨除。若在因位,尚未感果,則易遮止。密意於此,故如上說,無有過失。 如果四力懺悔能完全淨除一切罪業,為什麼大般若經又說,「先前造業已感異熟果的除外」呢?

  5. 2020年1月30日 · 義淨譯新律中多用此稱。. 【是故能滅懈怠,能發精進,勤修正道,策發其意,令希解脫及證解脫,其根本因者,謂讚修苦。. 縱有大師住世間,於此教授,更無過而可宣說,即於此中,發生下中士夫意樂,次第極顯。. 淨修心量,亦是乃至未起如是意樂以來 ...

  6. 2020年10月18日 · 今初。 以何等身滅除生死的重點是“了生死”須以暇滿身,在有暇身當中又以出家身為最好。 寅一、現在獲得暇滿身時須斷生死. 如《親友書》云:“執邪倒見及旁生,餓鬼地獄無佛教,及生邊地蔑戾車,性為騃啞長壽天。 隨於一中受生已,名為八無暇過失。 離此諸過得閒暇,故當勵力斷生死。 如《親友書》所說:“執著邪見,受生在旁生、餓鬼、地獄任何一趣,處在無佛出世的黑暗時代,出生在邊地成為蔑戾車(下賤種類,邊鄙不識禮義之人),生性呆啞,生在長壽天,只要受生在以上任何一處中,就名為八無暇過失。 現在已經遠離此等過失而獲得了有暇身,就應當利用這個人身努力斷除生死。 以下再提出要義著重強調: 是須於得暇滿時斷除生死,生無暇中無斷時故,如前已說。

  7. 廣論消文一.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 0 訂閱站台. 【正聞軌理分二, 斷器三過, 依六種想。. 今初】. 在正式聽聞佛法時要有二個軌則與道理來依循: ① 要斷三種過失. ②要具足六個想法. 【 若器倒覆,及縱向上然不淨潔,並雖淨潔若底穿漏。. 此三句敘述三種過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