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5月2日 · 2021-05-02. 跪膝法. 香港註冊中醫師 楊沃林. 佛教有「頂禮膜拜」,(佛教徒的最高敬禮,合掌舉過頭,然後跪下來,用頭叩人的腳)。 道教有「三跪九叩」(叩:磕頭。 最敬重的禮節)。 道士拜禮有四種:「一稽首、二作禮、三遵科、四心禮」。 稽首是三跪九叩禮。 作禮就是拜禮,分一次或三次。 遵科是按科儀對禮拜的規定去做。 心禮是不必動作,心念口言,即可感動神靈。 跪拜是尊敬到極點的象徵,下跪表示內心誠服。 三跪九叩是大禮,表示內心非常非常尊敬和誠心,是拜神最大禮節。 人一步入老年,常常會步履蹣跚,腰酸膝痛,有頭重腳輕的感覺,同時高血壓、關節炎、糖尿病、心血管病、前列腺炎等疾病也會接踵而至。 其實,這些都是「上實下虛」之症,也就是氣血不足,氣血下不到腳了。

  2. 2018年1月7日 · 2018-01-07. 香港註冊中醫師 楊沃林. 好友晨運跑了20多年的步近來步履蹣跚日前診斷膝關節壞了要動大手術治療很多朋友都喜歡跑步但長時間跑步對膝蓋的磨損還是比較大的特別是在硬地水泥地上跑步。 膝關節是腿部的樞紐,默默支撐着人體大半個身子的重量,是人體重要的承重關節。 除了睡覺、靜坐等情況,膝關節在日常承受的重力真的不小。 舉例來說,一個 60 公斤重的人,當站着時,膝蓋的負重是 60 公斤左右,走路時,膝蓋的負重約是體重的 2 倍,如果爬山、爬樓梯、跑步,膝蓋的負重增加到體重的3至4 倍。 跑步時膝關節要克服身體重力和運動衝擊力,再加上關節活動角度大,反覆彎曲、伸直,髕骨負重明顯增加,並且磨損也加重。

  3. 2016年10月23日 · 2016-10-23. 膝痛症常見於中年女性與長者。 有學者經調查研究報道:60歲者一半人有不同程度的膝痛,70歲以上者達75%,反映香港是個老齡社會,患膝痛者十分普遍。 文:涂豐、王玨(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香港中醫學會) 膝關節是人體的最大關節,承擔體重最多,起着支配身體活動行走功能。 雖然膝痛可能由不同部位的病變引起,但最常見的病源是髕骨與股骨的損傷造成。 髕骨,俗稱膝蓋、菠蘿蓋,與英文Knee Cap意思相同,但解剖專業用詞Patella是農民骨、苦骨的意思,由此可理解髕骨所承擔的責任與損傷。 我們每日站立與行走都與膝密切相關,膝都在受力,關節摩擦損耗最多,早期是勞損,可見於中青年。 隨着年齡增長,進一步發生老化退變,就是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4. 2021年2月17日 · 2021-02-17. 梁振輝 香港資深出版人. 「牛年」伊始,按往常慣例,筆者會寫幾篇與該年生肖有關的文章以應應景。 「牛」雖體形碩大卻性情溫馴。 由於力氣大,「牛」能供耕田、拉車;再加上「牛」的肉與乳皆可食用,其皮、骨、角可做器具;無怪「牛」是歷代中國人心中其中一種重要動物,且作為「好捱得(吃得苦)」的象徵。 「牛」雖「正氣」,可與其相關成語或諺語多不算正面,如: 九牛一毛--比喻多數中的極少量,於大體沒影響。 對牛彈琴--比喻不解風情。 牛衣對泣--比喻貧賤夫妻的生活苦況。 牛鬼蛇神--比喻各種邪惡之徒。 做牛做馬--多比喻工作艱辛且不被重視。 為免「新年流流」(新春期間)說些如上述般話語,筆者選了「牛大腿」作為「牛年」的首個題材。

  5. 2021年1月20日 · 1.一摸便知問題所在,不用特別看X光照片。 2.痛點未必是原因膝蓋問題可能是盆骨問題手痛可能是胸椎有毛病3.就算醫好也要你做適當拉筋因為你的身體結構會指引病人應集中拉哪個方向。 4.不建議太劇烈的運動。 事實上我也曾聽聞筋骨傷痛不一定只有外科式的治療才屬對症下藥的方法純粹用中藥排毒治好的亦有所聞相信也是同一關鍵--筋骨痛只是病徵因何而成各有前因遇上好的醫師才可以治本清源令患者重回健康之路。 未知大家又有何分享? 讀文匯報PDF版面. 【路地觀察】筋骨痛救星.

  6. 2020年2月25日 · 其一、「膝蓋」,俗稱膝頭」,是大腿與小腿相連處的外部關節。 廣東人叫這部位做「膝頭哥」, 其中「哥」由「蓋」音變而來: 蓋/goi3;變調 ...

  7. 2014年10月5日 · 適度運動及適時休息有助於膝蓋健康走路要注意控制力道減輕身上負重透過靈巧動作走不平穩地形控制體重避免不必要傷害也可搭配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