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7月29日 · 0. 0. 2. 0. 「慈雲山十三太保」是六十年代於慈雲山區惡名昭彰的童黨組織,當時慈雲山邨治安不佳,九龍城寨更是罪惡溫床,黃賭毒盛行,一眾十多歲的童黨開始活躍及崛起,13人中較著名的包括首領陳慎芝(綽號茅躉華)及成員李兆基(綽號高飛)、貓仔、儍 ...

    • 心法一:「字由心生」好人寫好字
    • 心法二:「守破離」寫出風格
    • 心法三:「以字達意」表現情感

    很多人學寫字時,都是由楷書開始,當中又以唐代顏真卿的字最受歡迎,很多人更稱他的楷書是「天下楷書第一」。其實寫得一手好楷書的大有人在,例如歐陽詢、柳公權、趙孟頫等等都非常有名,只是為甚麼大家都如此喜歡他的字? 正所謂「人品好書品好」,顏真卿是唐代名臣,於安史之亂力阻反賊安祿山,後來藩鎮叛亂時被俘虜時,更寧死不屈,「一條腰帶一道氣」,忠烈的性格深深吸引了一眾文人;加上他的字體氣勢恢宏,完全表現出他剛毅不屈的人格,令大家都成為了「死忠顏粉」。 在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寓樂頻道推出的【藝術欣賞101】系列,第十九集:《 不可不認識的書法KOL:顏真卿》,大家就可以看到顏真卿為何能成為楷書「世一」,以及「顏體」和「楷書」如何跨地域、跨時空受人愛戴了: 【藝術欣賞101】 第十九集 – 不可不認識的書法KOL...

    日本劍道中有「守、破、離」的哲學,學習時先守住規則練習至熟練,後來突破規範,最後離開原路闢出新境界。這個心法在書法中亦同樣適用。 例如香港常見的「北魏體」招牌,跟真正出現在北魏時代的「北碑體」有明顯的分別,原因在於後來學習「北碑體」的書法家,並不只是想模仿「北碑體」的字型,而是想在學習有力剛勁的用筆之法,再融會貫通,使自己的字有個人風格。 以此法成為大師的,就有著名的書法家區建公。大家看電影可能也有聽過「五虎下江南」、「北拳南傳」,但此處說的是書法版的故事。戰後從廣東來了一批高手,例如謝熙、蘇世傑、卓少衡和區建公,當中後三者都擅長寫「北魏體」,來港後他們開班授徒,而且很多商會、學校等組織都會找他們寫招牌和匾額,使「北魏體」遍布香港各區。 因為港九新界都能看到區建公的字,所以他被稱為「招牌王」...

    除了招牌,另一個香港常常用到書法的地方,就是電影海報。電影片名不會太長,又不可隨意改動,如何令人「見字知意」? 武俠小說中兩位俠客能以拳交心,不用電話用刀劍都可以「傳情達意」,原來一手好字亦能如此。這不是指字的「字面意思」,而是靠字的形態與筆觸而表達情感。 有「港產片御用書法家」之稱的華戈,正正是這方面的高手。他為了呈現電影的風格和強化海報的視覺效果,會因應電影內容,寫出不同味道的字,令人未看電影之前已可以感受其氣氛。例如《倩女幽魂》就寫得藕斷絲連,《逃學威龍》就要有年輕人跳脫的感覺,那麼《食神》又應該給人甚麼「風味」呢? 想知道的話就要留意【藝術欣賞101】系列,第廿一集:《書法高手梗有一個喺左近》,看看書法大師如王植波、張大千如何為報章及電影題字,以及華戈分享寫電影片名的心得: 【藝術欣...

  2. 2022年7月17日 · 比武招親|中國最早出現於北周時期 為何輾轉成為武俠小說情節?. 撰文:公相君. 出版: 2022-07-17 07:44 更新:2022-07-17 18:10. 6. 比武招親,是不少武俠片中經常出現的情節。. 著名者如金庸作品《射雕英雄傳》中,楊鐵心為養女穆念慈舉行比武招親,結果 ...

  3. 2024年4月7日 · 成龍發文慶祝70大壽 親自回應斷崖式衰老:能老,是一件幸運的事. 撰文:匡堯. 出版: 2024-04-07 19:15 更新:2024-04-08 13:35. 46. 香港武打巨星成龍今日(7日)迎來七十大壽,在社交媒體上發文慶祝自己的生日,並分享多張拍攝於生涯不同階段的戲照與 ...

  4. 2020年1月14日 · 出版: 2020-01-14 16:15 更新:2020-02-10 15:01. 大家對於宋朝是否還留在奸臣當道、皇權專制的刻板印象呢? 原來克己復禮、廣納諫言又多才多藝的宋仁宗在位期間,曾被評價為另一「太平盛世」。 大文豪蘇軾也是唐宋朝八大家之一,曾被人利用其詩句彈劾皇帝身陷「烏台詩案」,後因一道秘密誓約逃過一死。 【文章原刊於 01撐場 ,歡迎下載香港01 app,與更多作者一同討論喜愛話題。 宋代給你的印象是怎樣的呢? 是如金庸小說《天龍八部》的描寫般黨爭不斷的亂世嗎? 還是奸臣當道、皇權專制? 其實你所認識的宋代可能只是一小部分,接下來跟你介紹的宋代歷史故事也許與你認識的有所出入。

  5. 2021年5月5日 · 撰文:賴家俊. 出版: 2021-05-05 15:05 更新:2021-05-05 18:18. 9. 【藝文編按據劉天賜先生今日於Facebook透露資深播音員李我先生離世耆壽99歲。. 李我1922-2021原名李晚景以李我為藝名原因是當時想到自己無父無母無兄無弟無妻只有 ...

  6. 2016年2月10日 · 港聞. 社會新聞. 【猴年到】回歸後代港求籤 呂孝端手風最順. 撰文:葉天佑. 出版: 2016-02-10 07:50 更新:2016-03-11 00:42. 自八、九十年代起,政府民政事務局或鄉議局都會派代表到車公廟為香港求籤。 根據統計,回歸至今共求得6支上籤,10支中籤,3支下籤,當中手風最順者為民政事務總署副署長呂孝端,他在1999至2002年4年之間,共求得兩支上籤、兩支中籤,手風相當不俗。 不過,在2002年呂孝端退休後,「代打上場」的時任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於2003年到車公廟求得83號下籤,為回歸後第一支下籤。 當年香港「黑過墨斗」,經濟不景,更爆發非典型肺炎,政府當年又強推廿三條,結果激發民怨令50萬人在七一上街遊行,香港的政治生態自此被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