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彼為戰略及預算委員會和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委員、中銀香港慈善基金董事局主席,以及自2021年2月起獲委任為中銀集團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中銀人壽」)董事長。 於調任前,孫先生於2020年3月至2020年12月出任本公司及中銀香港非執行董事和風險委員會委員。 孫先生於1998年加入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銀行」),於2019年2月至2020年12月擔任中國銀行副行長,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任中國銀行海外業務總監。 彼於2015年3月至2018年11月任中國銀行倫敦分行行長、中國銀行(英國)有限公司行長,2015年12月至2018年11月亦兼任中國銀行倫敦交易中心總經理。

  2. 55歲. 副董事長. 董事會職務..劉先生於2021 年8月獲委任為本公司及中銀香港副董事長、非執行董事。 彼為提名及薪酬委員會和戰略及預算委員會委員。 職位及經驗..劉先生自2021 年6月起擔任中國銀行副董事長兼執行董事,以及自 2021 年4 月起擔任中國銀行行長。 彼現為中銀(BVI)及中銀香港(集團)董事。 劉先生於2021 年加入中國銀行前,彼於2019 年12 月至2021 年3月擔任中國光大集團 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於2020 年1 月至2021 年3月擔任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 公司(「中國光大銀行」)行長,於2020 年3 月至2021 年3月擔任中國光大銀行 執行董事。 於2018 年9 月至2019 年11月擔任國家開發銀行副行長。

  3. 副董事長. 劉先生於2021年8月獲委任為本公司及中銀香港副董事長、非執行董事。 彼為提名及薪酬委員會和戰略及預算委員會委員。 劉先生自2021年6 月起擔任中國銀行副董事長兼執行董事及自2021年4月起擔任中國銀行行長。 彼現為BOC Hong Kong (BVI) Limited及中銀香港(集團)有限公司董事。 劉先生於2021年加入中國銀行前,彼於2019年12月至2021年3月擔任中國光大集團股份公司執行董事。 於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擔任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光大銀行」)行長,於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擔任中國光大銀行執行董事。 於2018年9月至2019年11月擔任國家開發銀行副行長。

  4. 香港金融研究院. Hong Kong Financial Research Institute. 陳蔣輝 經濟研究員. Tel:28266775 chenjh@bochk.com. 歡迎關注「中銀香港研究」公眾號,經濟金融深度分析盡在掌握. 聲明: 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判斷,不反映所在機構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第32號2021 年11 月3日. 香港Q3經濟穩步復甦. 得益於疫情影響減弱和消費活動復甦,香港第三季度GDP初值同比上升5.4%,仍然保持著較高增速。 前三季度合計,香港GDP同比上升7% ,反彈強勁,但仍不及2019年同期的經濟總量。 往前看,疫情防控仍是影響香港經濟最重要的因素,預計第四季度商品貿易增速將有所放緩,但消費券刺激下,本地消費活動或持續復甦。

  5. 高先生現任多項公職, 包括香港銀行公會主席、香港中國企業協會會長、香港中資銀行業協會會長, 外匯基金咨詢委員會委員、銀行業務咨詢委員會委員、香港特區人力資源規劃委 員會委員、香港貿易發展局理事會成員,亞洲金融合作協會監事長、香港銀行同 業結算有限公司董事、香港銀行學會副會長等。 資歷︰高先生於1986年畢業於華東理工大學,獲頒工學碩士學位。 林景臻先生54歲. 非執行董事.

  6. 2021年的危與機. 新冠肺炎帶來的公共衛生危機,引發了全球經濟深度衰退,金融市場大幅震盪。 在2020年快將完結之際,疫苗面世,為我們的生活逐漸回復正軌、以致全球經濟復甦帶來曙光。 然而,多國政府為了應對疫情衝擊而推出的大規模經濟刺激措施,所產生的潛在金融風險值得我們警愓;與此同時,疫情加速了新的經濟發展模式演變過程,以及國際宏觀格局的變化,在新的形勢下,帶來了新的機遇。 在2021 年,全球經濟將會在危與機中前行。 資產價格泡沫爆破的風險. 疫情以來,全球央行開啟了新一輪的寬鬆浪潮,力度更甚於2008 年金融海嘯時期。

  7. . 董事名單與其角色和職能. 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成員載列如下: 非執行董事. 劉連舸先生(董事長) 林景臻先生. 執行董事. 孫煜先生(副董事長兼總裁) 獨立非執行董事. 鄭汝樺女士 冠深博士 高銘勝先生 羅義坤先生 童偉鶴先生. 董事會下設五個常設附屬委員會。 下表提供若干董事會成員於這些附屬委員會中所擔任的職位: 附註: 有關附屬委員會的主席. 有關附屬委員會的成員. 2021 年2 月5日.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