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7月22日 · Apple的10年氣候路線圖. 根據 Apple新聞稿 ,Apple公布今年起至2030的10年路線圖,將透過一系列創新行動來降低碳排放,其中包括: 低碳產品設計. 過去一年,Apple推出的所有 iPhone、iPad、Mac 和Apple Watch裝置均採用回收材料製造,包括iPhone觸感引擎100%採用回收的稀土元素製造,這對Apple和任何智慧型手機來說都是歷來首次。 Apple表示,透過產品創新,設計出盡可能節能的產品,2019年已減少了430萬公噸的碳足跡。 而在過去11年間,Apple將產品所需的平均能耗降低了73%。

  2. 摘錄自2016年12月11日香港蘋果日報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香港將軍澳山澗驚現「泡沫」溪! 近日有將軍澳住戶遙望小赤沙山澗,驚見有一條延綿逾800米的溪澗白茫茫一片,小溪上冒起大量白色泡沫,懷疑是由上游的消防及救護學院的雨水渠流出,令人關注河溪污染源頭會否與消防處訓練用的救火泡沫或洗潔精有關。 環保署發言人指接獲部門轉介後,已派員實地調查及抽水辦化驗,追查泡沫來源,有環保人士亦憂大量泡沫會毒死小魚及小生物,促環保署嚴正調查保護生態。

  3. 2020年7月29日 · 照片來源:蘋果 新聞稿. 蘋果的Daisy是一個實驗計畫,目的是尋找從舊手機中撈出材料的方法。 現在的電子垃圾回收廠中,舊的電子設備會經過切碎機切碎,接著分類再進入市場上出售。 切碎的過程使得材料回收更加困難。 例如,iPhone喇叭中的貴重稀土礦物可能會在切碎過程中與其他金屬混在一起。 Daisy在一小時內可拆卸多達200支iPhone,但工作起來更為小心謹慎,鈷這類的單一材料回收量增加了,使蘋果更能說服回收商使用其材料,以便再利用於新電池。 蘋果花了多年的時間開發Daisy背後的技術,它的前一代是2016年開發的「Liam」。

  4. 2018年10月15日 · 北極近年受紅潮困擾,蔚藍冰海也「染紅」。. 香港蘋果日報》記者跟隨香港科學家何建宗團隊前往北極,搜索形成紅潮的藻類,發現有毒的「擬菱形藻」蔓延至其他冰川,過去有鯨魚經食物鏈吸收過多毒素死亡。. 何建宗指,全球暖化助長毒藻在極地蔓延 ...

  5. 2017年4月26日 · 全盤使用再生資源 蘋果計劃推動 100% 密迴式供應鏈.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甫公佈今年度環境報告書的蘋果,在報告中表態了一項特殊的 ...

  6. 截至20日,蘋果公司對於其設備零件供應工廠污染和工人健康問題仍未對受害者作出賠償,36家中國環保組織20日聯合發布了一份報告指責蘋果公司在上述問題上「打太極」的態度。

  7. 2014年10月30日 · 馬軍提到,IPE在發佈蘋果供應鏈污染違規調查事件時,當時IPE呼籲公眾向蘋果遞交抗議信件的網路串連行動,一共有超過1000公眾向蘋果公司寫信要求改善供應鏈管理,蘋果調查視頻,通過互聯網及新興社交媒體的公眾自發傳播,點擊率超過14萬次。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