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5月24日 · 那要怎麼讓明明看起來就是一樣的習慣、工作,不再是例行任務呢? 其實關鍵就在於: 創造不一樣的「微挑戰」! 什麼是微挑戰? 不是一般的任務與行動! 「微挑戰」不是一般的任務與行動,在我的想法中,他最好能具備下列條件,每個條件之間有環環相扣的關係(這可以呼應我的一篇經典文章: 養成好習慣之前,如何建立真的做得到的習慣養成目標? ): 1. 不是一定要做 ,但 立即可以做到 的行動. 2. 這個小行動會產生 新的小變化. 3. 這個變化會帶來 還無法完全預知的成果. 4. 但預期這個成果 可能會讓行動更好. 也就是說,如果照著原本的習慣或工作流程去做,「微挑戰」不會是必要的任務,必要的任務清單就只是像下面這樣: 早上五點出門去晨跑. 但是如果從「微挑戰」去重新調整任務清單,可能會變成這樣:

  2. 2020年5月21日 · 從 2017 年年初,我受邀開設「 電腦玩物 Esor 的時間管理哲學 」這門課開始,我便計畫要利用課程的實踐,寫出一本對讀者有幫助的時間管理書籍。 有我的筆記為證,雖然這三年來陸續寫了其他的書籍,但這個計畫一直都在進行中。 而三年過後,時間管理課程的演練愈發熟練,這本《 時間管理的30道難題 》新書也於焉誕生。 依照去年的慣例,這次我也分享「 新書的第一章PDF 」,提供大家參考。 有何不同? 今年這本新書,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一本里程碑著作,和去年《 大腦減壓的子彈筆記術:用 Evernote 打造快狠準的任務整理系統 》,可以說相輔相成,完成了我自己在時間管理上的「內、外」系統。 從題目上,就可以看出端倪。

  3. 2015年9月15日 · 1. 當然,你可能會說「 Easel.ly 」沒辦法幫我們做出最有創意的資訊圖表,但這不是我們這裡的目的。 當你正在為簡報中、宣傳頁面裡需要一個簡單但有效的資訊圖表而煩惱時,並且時間迫在眉睫,那麼不妨來試試看「 Easel.ly 」。 只要進入「 Easel.ly 」,甚至不一定需要登入帳號,就能開始製作我們的資訊圖表。 2. 因為我們只要捲動「 Easel.ly 」的首頁,從源源不絕的資訊圖表範例中找到適合自己的範本, 直接點擊,就能套用別人已經做好的資訊圖表模版 ! 3. 「 Easel.ly 」有區分免費與付費版,在免費的雲端服務中就有大量的樣板可以套用,也可以插入基本的圓餅圖或長條圖,或是添加符號與文字。 4.

    • 陳蕾1
    • 陳蕾2
    • 陳蕾3
    • 陳蕾4
  4. 2019年11月19日 · 「家庭關係」又如何定義? 一個虛無的目標本身看不出任何想要獲得的具體結果,於是這樣的目標總是只停留在我有這樣想的階段。 有時我們的目標設定太理念化,沒有連結到我們真正的生活實況,於是就算開始實踐目標,也沒辦法獲得有價值的結果。 例如我想學習,也真的讀了很多書,但似乎不知道自己因此獲得什麼。 想學習當然是好事,只是如果沒有去深究想學習背後「要解決的真實問題」,那麼學習就很容易成為一件多出來卻又對自己沒影響的好看目標。 這時候,在生活、家庭管理時,我們可以練習去設定 OKR 提到的「高價值目標」。 所謂的高價值,不是說要把目標設定得多遠大,而是要去設定目標背後能夠為我帶來有挑戰、有價值的結果。 是把目標設定成: 確認「渴望要達到的具體結果」。

  5. 2016年8月5日 · 1. 雜事收集箱: 時間管理的第一個步驟是如何收集不斷出現的新雜事? 新任務? 新計劃? 新想法? 時間管理面對的其實不是時間,也不只是面對工作上的任務,而是面對整個人生所有「想做或要做的事情」, 而時間管理就是「把想做或要做的事情放入時間之流中依序完成」 。 那麼第一個必要環節,就是我們 怎麼收集人生中所有想做與要做的事情? 讓這些事情不會忘記,讓這些事情有機會實現? 可以延伸閱讀:

    • 陳蕾1
    • 陳蕾2
    • 陳蕾3
    • 陳蕾4
  6. 2021年12月25日 · 利用「 Big Timer 」針對每一個倒數計時工作,都有一個固定網址的特色, 我們可以把這次倒數計時的「專屬網址」,傳送給視訊會議、視訊工作坊的協作者: 所有打開同一個固定網址的人,都會看到、聽到並一起進行同一個倒數計時器。 「 Big Timer 」也能利用網址的設定,預設好每一個演練階段、報告階段需要倒數計時多少時間 ,例如下面這段網址,就是設定成「一打開連結,就自動開始倒數計時 4 分鐘」: https://www.bigtimer.net/?minutes=4&go=true. 有了這樣的網址設定特性,我們可以把這些設計好的網址,插入自己的簡報檔案中,簡報到這一頁,只要點開連結,就能開始倒數計時了。

  7. 2019年1月3日 · 首先,當然有 App 可以完成這樣的「一生週規劃表」,一個比較常見的選擇是:「 Life Calendar 」,有 Android 與 iOS 版可以免費下載。 她提供了記錄自己每一格(週)的日記功能。 另外也有可以當作瀏覽器首頁的擴充套件。 「 Ambition Life Calendar 」這款 Chrome 套件,只要輸入自己的生日,就會生成當下的「一生的週行事曆」,她沒有記錄功能,但可以看到自己處在人生哪一格上。 並且,這個套件會提供「名人的一生行事曆」,讓我對照賈伯斯、比爾蓋斯等人在人生哪一格上完成什麼成就,而我正在做些什麼? 不過,我自己則是手動用試算表,做出自己的「一生週行事曆」,我也把我的範本提供給大家免費下載。 「一生的週行事曆」試算表範本下載,與操作教學: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