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09年4月21日 · 電盈強調4.5元的私有化價錢有溢價獲得私有化計劃的獨立財務顧問推薦但法官林文瀚指有小股東對電盈有信心不欲沽出股份獨立財務顧問亦無建議小股東現階段沽出股份。 羅傑志亦質疑4.5元並非如電盈所說是「好價錢」,反而引述中銀國際指接近5元才是合理價,另一大行摩根士丹利則認為目標價是5.3元。 尾聲時羅傑志再次「發功」,堅持追問電盈私有化的動機,被重重夾攻的Todd已經無力再招架,直言「我都唔知點解」(I don't know why),並無奈指着鄰座代表大股東盈拓的資深大律師張健利、余若海說,私有化原因應由他們交代。 至於盈拓能否在這方面給予法庭滿意答案,將成為聆訊之後的焦點,對盈拓亦是重大考驗。 另法官又提及大股東為何選擇以私有化方式收購小股東的股份,而非採納強制收購。

  2. 2009年4月27日 · 4月 6 日下午香港高等法院批准了電訊盈科最大股東以 21 億美元將公司私有化的交易法官在判辭中指出電盈私有化過程中小股東並沒在被大股東強迫下作出違反自己最佳利益的行為香港高等法院的判決結果為電訊盈科的私有化破除最後一道法律障礙但香港證監會的介入使結果發生了轉機香港證監會認為將電盈股份分拆給手下經紀人以增加投票人數的做法影響了私有化投票結果。 香港證監會行政總裁韋奕禮表示,證監會會提出上訴,要求澄清有關觀點,上訴並非針對私有化本身。 該委員會此前力圖阻止該交易,理由是在股東大會上出現操縱投票的行為。

  3. 2015年11月25日 · 八年電盈提出私有化建議翌年二月正式投票惟股東會前數天有獨立人士指有匿名人士向他舉報有投資者擬在投票前將向經紀提供一手電盈股票要求他們在會議中投支持票事件惹起證監會關注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0年4月30日 · Now TV達瓶頸,OTT未賺錢. 電訊科旗下三項媒體業務,只佔集團收入一成左右,但加起來計,至今仍是蝕錢的生意。 Now TV用戶截至去年底達136萬戶,比一年前微增1.3%,但收益及EBITDA卻分別減少6%及4%。 至於OTT業務,Viu一直蝕錢,雖然2019年度的虧損稍有收窄,但反映業務並未抓到獲利模式。...

  6. 2005年6月13日電訊盈科宣佈購入香港流動電訊服務供應商SUNDAY六成股份並打算以19.4億對SUNDAY進行私有化雖然私有化失敗但這是電訊盈科在2002年向澳洲電訊沽清旗下流動電訊服務供應商CSL的權益後重返香港流動電話市場

  7. 2020年8月7日 · 梁杰文就此指出兩個重點其一是大眾對大股東私有化盈大地產的憧憬更加少其二是可以解決盈大地產公眾持股量不足的問題梁杰文稱由於電盈持有不少可換股票據若然電盈維持持有70.8%的盈大地產股權難以將票據換股故此便把盈大地產的股份以實物分派給小股東。 李澤楷增持電盈2%股權,令其持股比例增至30.93%。 (張浩維攝) 料李澤楷增持電盈 方便日後再增持. 而最新今日電盈宣布,主席李澤楷提出要約,向每位股東以每股5.2元(較上日溢價15.8%)收購持股,要約收購股份總數為約1.54億股,佔已發行股份的2%。 總代價為8.03億元。 完成後,李澤楷連同其一致行動人士將擁有公司已發行股份將由28.93%升至30.93%。

  8. 2009年4月24日 · 證監會就電訊盈科私有化提出上訴獲上訴庭法官判得直導致電盈要宣布私有化建議失效表面上打了一場勝仗實際只是誤打誤撞贏出證監會上訴的理據是希望法庭釐清有關分拆股份的問題並非針對原訟庭法官的裁決上訴庭卻全盤推翻電盈私有化如此峰迴路轉顯示證監會在規管上市公司私有化時做得不夠全面沒有考慮眾多重要因素早就存在漏洞未有盡責任保障所有投資者的利益。 給予監管機構當頭棒喝. 原訟庭法官主要關注股東大會表決私有化的投票過程,是否公正及公平地進行,又認為分拆股份本身沒有違法。 至於上訴庭法官則十分着重私有化背後的動機和理據。 整個審訊過程給予監管機構一個清晰訊息,就是在監管上市公司私有化時必須全面,需要考慮不同層面的因素,要搞清楚私有化的動機和程序,看看當中是否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