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22日 · Tweet. 南韓醫學界反對醫學院擴招,引發大規模工潮。 南韓醫生工潮未息保健福祉部副部長朴敏守周五22日指政府下周起吊銷違反返崗復工令的實習和駐院醫生執照在作出處分時會考慮相關人員此前有否表明返崗之意總理韓德洙宣布政府將於下周一25日再調派247名公共衞生醫生和軍醫應對醫療界集體行動。 朴敏守還指,醫學院教授計劃集體辭職,政府為與他們對話而不斷與全國醫學院教授緊急對策委員會、全國醫學院教授協議會接觸,並與首爾大學醫學院磋商,呼籲教授們與政府進行無條件對話,避免無意義的爭論。

  2. 2024年4月15日 · Tweet. 尹錫悅施政再次面臨挑戰。 (Getty Images圖片) 南韓執政黨國民力量日前在國會選舉慘敗總理韓德洙及總統秘書室長等幕僚引咎辭職。 韓聯社周日(14日)引述消息報道,總統尹錫悅在啟用新人方面十分慎重,暫不發表接替人選名單。 經歷慘敗後韓德洙總統秘書室室長李官燮各室室長及首席秘書等高級幕僚相繼請辭。 一名總統室高官周日受訪時表示,部分傳媒指新人選名單當天就會發布,不過從時間上來看根本不可能,理由是空缺職位均屬要職,需一定時間檢驗人選資格。 報道指,一眾有力人選中,包括曾通過國會人事聽證會等平台獲得認可人士,也有未接受資格檢驗人士,加上總統室亦要考慮尹錫悅就選舉結果表態時間、方式及內容,因此甄選繼任者需耗費一定時間。 相關新聞. 最高瀏覽.

  3. 2024年4月4日 · 香港時間. 04月04日 (四) 10:23. Tweet. 南韓民眾在過去選舉中投票。 (Getty Images圖片) 南韓國會議員選舉將於下周三10日正式舉行周五和周六5至6日為提前投票日總理韓德洙周四4日指示有關部門做好對各處投票站和點票站的檢查工作防止出現安裝攝像鏡頭等非法行為。 國家選舉委員會表示,合資格選民可在未來兩天的上午6時至下午6時期間,在全國3,565個票站投票。 選委會強調將做好充分準備,確保選民能對投票過程的公平性有信心,通過採取額外措施讓他們毫無顧慮地投票。 全國約40個相關票站近日被發現安裝了攝像鏡頭,引起社會關注。 韓德洙關切情況,認為此舉妨礙選民行使投票權。 他要求有關部門和機構加強檢查,並要求警察廳嚴肅處理非法行為。 相關新聞.

  4. 2024年4月19日 · 南韓執政黨國民力量早前經歷國會選舉慘敗後總理韓德洙及總統秘書室長等幕僚引咎辭職至今未見替補人選。 韓聯社周四(18日)引述消息報道,總統尹錫悅或周內敲定總理等職位繼任人選,由下周開始專注外部日程安排。 報道指,尹錫悅將首先任命總統秘書室室長等職位,人選包括前共同民主黨民主研究院院長楊正哲及前國土交通部長官元喜龍等人,而總理人選包括前中小風投企業部長官朴映宣等,目前正與多名潛在人選展開最終研討。 另有意見認為,為了響應民意、扭轉政局,尹錫悅也有可能任命意料之外人選。 除了物色新閣員,報道另提及尹錫悅在國會選舉結束後通過各種渠道聽取不少關於人事改革意見及建議。 相關新聞. 最高瀏覽. 05月14日 (二) 14:22. 尹錫悅岳母偽造文書入獄 今獲假釋.

  5. 2024年4月11日 · 執政黨國會選舉慘敗幾成定局 總理韓德洙請辭即時新聞國際on.cc東網. 2024年04月11日 02:42. 韓德洙已向總統尹錫悅請辭。 1/2. 南韓國會選舉塵埃落定共同民主黨在內的在野陣營取得壓倒性勝利繼續控制國會執政國民力量黨及所屬陣營慘敗總理韓德洙及多名總統尹錫悅的幕僚周四11日集體請辭錫悅承諾順應民意改革,全力維持經濟和民生穩定, 共同民主黨及周邊政黨鎖定190席,佔300個國會議席中的一半以上。 而國民力量黨及盟友僅獲109席,勉強保住100席的修憲門檻。 尹錫悅在餘下3年任期,將成為跛腳鴨總統。 共同民主黨黨魁李在明感謝選民支持,並指會帶頭做實事,呼籲在野及執政黨共同努力解決民生問題。

  6. 2023年9月21日 · 香港時間. 2023年09月21日 (四) 14:43更新 14:28建立. Tweet. 國會同意罷免韓德洙。 (中新社圖片) 南韓國會周四21日表決通過要求罷免總理韓德洙的提案為該國憲政史上國會首次通過總理罷免案。 由於罷免案不具備強制性,即便提案獲得通過,總統尹錫悅也可以否決。 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於周一(18日)向國會提交罷免案,指摘韓德洙對去年梨泰院人踩人慘劇、世界童軍大露營、日本福島核污染水排海等問題處置不力。 動議周四以175票贊成、116票反對、4票棄權,獲得通過,外界預期尹錫悅將否決罷免案。 相關新聞. 最高瀏覽. 04月29日 (一) 16:40更新. 李在明晤尹錫悅 籲今後尊重國會決定.

  7. 2024年2月1日 · 香港時間. 02月01日 (四) Tweet. 中國因政治意識形態和西方不同,多年來一直通過經貿領域合作與歐美國家建立良好關係。 經濟外交在很大程度上對北京的對外工作發揮積極作用,包括強化與外國的夥伴關係,以及以經促政,為中國實現不少政治訴求。 不過,近來有兩則和中國外貿相關的新聞頗值得留意。 一是據媒體報道,截至去年11月,南韓和中國去年的貿易逆差達到180億美元,是南韓時隔31年再次對中國貿易出現赤字;二是中國多年來是德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但美國今年有可能取代中國,成為德國最大貿易夥伴。 中國和韓德兩國的貿易往來相對地減少,甚至導致對方出現貿易赤字,原因眾多。 一是近年中國經濟疲軟,對外貿易額自然下滑。 二是中國本地品牌崛起,對外國貨品需求減少。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