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9日 · 塑新生是香港首個準食品級的塑膠回收設施。 該設施將有足夠的處理能力,到 2030 年把我們等量的所有售出PET膠樽回收再造實現天下無廢 World Without Waste 的願景。 可口可樂公司香港、台灣、澳門特許經營總監 Marella Canepa Risso 指出:「我們的產品包裝就是最大、最受注目的廣告招牌。 我們一直善用品牌的力量,通過可口可樂 ® 、bonaqua ® 「飛雪 ® 」等領導品牌教育、啟發及推展可持續發展的願景。 採用 100% 再造膠樽*作為可口可樂 ® 商標產品的包裝,是我們邁向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步驟,同時彰顯回收對於推進循環經濟的作用。 是項舉措充分體現可口可樂公司積極締造可持續未來的承諾。

  2. 2024年4月8日 · 在香港可口可樂系統企業是本地塑膠循環經濟的強大推手當中最佳的例證就是我們在塑新生的大額投資。 塑新生是香港首個準食品級的塑膠回收設施。 該設施將有足夠的處理能力,到 2030 年把我們等量的所有售出PET膠樽回收再造實現天下無廢 World Without Waste 的願景。 可口可樂公司香港、台灣、澳門特許經營總監 Marella Canepa Risso 指出:「我們的產品包裝就是最大、最受注目的廣告招牌。 我們一直善用品牌的力量,通過可口可樂®、bonaqua®「飛雪®」等領導品牌教育、啟發及推展可持續發展的願景。 採用 100% 再造膠樽*作為可口可樂®商標產品的包裝,是我們邁向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步驟,同時彰顯回收對於推進循環經濟的作用。

  3. 2024年1月8日 · 政府計劃以市場主導模式來推行塑膠飲料容器及紙包飲品盒生產者責任計劃飲品供應商要登記在本港分發的膠樽飲品資料定期呈報生產及入口量至於業界要繳付的循環再造徵費市場主導模式下毋須交予政府但要自行安排回收再造 ...

  4. 2023年12月1日 · 飲品膠樽垃圾氾濫環保署正籌備塑膠飲料容器及紙包飲品盒當局建議每個容器為單位設定最低回贈水平定為1毫市民可在指定退還點領取回增但坊間普遍認為,「1毫1樽回贈金額太低成效有限計劃有必要進一步優化改善提高市民參與回收的經濟誘引。 特區政府將在「市場主導模式」下推行計劃,回收服務將由市場相關持份者提供。 供應商須自行安排回收塑膠飲料容器及紙包飲品盒作妥善循環再造,或於市場上聘用提供回收服務的計劃營運者。 退還點是由飲料供應商或計劃營運者提供,售賣塑膠樽裝及紙包飲料並具一定運作規模的零售商,亦須設立指定退還點。 計劃成敗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回贈金額。 政府建議,將兩者的最低回贈金額設定於每個容器1毫的水平。

  5. 2023年8月15日 · 【橙訊】 政府在2022年底實施優化塑膠購物袋收費計劃零售商須就每個向顧客提供沒有獲豁免收費的膠袋收取不少於1元包括網上零售交易),並取消對盛載冰鮮或冷藏食品可免費取用膠袋的豁免優化計劃實施至今逾半年消委會今日發表報告指商戶在釐定收費水平時有欠清晰有商戶多收少收費用甚至收費後沒有提供膠袋。 消委會職員今年6月至7月初以一般消費者身份,先後於11間網店及網購平台(涉及12間商號)實試購買新鮮、冰鮮、冷藏或一般食品,當中包括連鎖超市與食品店的自家網店,以及與超市合作的第三方外賣平台。 實試過程包括購買3組食品,分別只購買濕貨(新鮮、冰鮮或冷藏食品)、只購買乾貨(罐頭、杯麵及薯片),以及一併購買乾濕貨,同時包括上門派送及店取服務。 兩間結帳時才顯示須收取金額.

  6. 2023年10月18日 · 民建聯的鄭泳舜說全球減塑是大趨勢香港亦要減少及停止使用即棄膠產品建議政府在修例通過後多向業界市民及旅客解釋法例否則會造成不便工聯會的郭偉强認為政府下一步應關注過度包裝的問題並留意預先包裝的塑膠餐具會否愈來愈多不過選委界的管浩鳴指出在酒店內禁止免費派發膠樽裝水等用品或對旅客造成不便擔心影響香港整體形象。 你可能喜歡. 天文台稱未來一 兩小時香港廣泛地區可能受大雨影響. 06月01日 03:09. 天文台表示,未來一兩小時香港廣泛地區可能受大雨影響,市民應提高警覺。 天文台表示馬力斯已在廣東省陽江市登陸. 06月01日 02:07. 天文台表示,熱帶風暴馬力斯已在廣東省陽江市登陸。 三號強風信號現正生效。 天文台表示,馬力斯集結在香港…

  7. 2023年9月4日 · 【橙訊】 澳門政府公報刊登行政長官批示由明年開始禁止進口一次性不可降解的塑膠餐碟或杯以及發泡膠食品托盤。 當局稱是綜合分析實際情況及參考其他地區經驗,並與相關商會及業界進行交流和聽取意見後作出有關決定。 澳門的環境保護局在新聞公報中表示,為讓業界更清晰管制範圍及具體操作要求,環境保護局後續將安排介紹會向相關商會及業界作進一步講解,以確保日後管制措施的順利推行。 公報中指當局是按序推出減塑措施,以保障當地的環境質素。 澳門政府去年起,限制進口即棄塑膠餐飲吸管和飲料攪拌棒,到今年初擴大禁令範圍至即棄塑膠刀、叉、匙。 本港方面,有環保團體表示,希望政府可以在今年之前,將一次性的餐盒、餐杯等撤出餐飲外賣市場,盡快處理塑膠對本地環境污染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