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香港繁體. 工具. 馮檢基, SBS , JP (英語: Frederick Fung Kin-kee ,1953年3月17日 — ), 香港 建制派 政治人物 ,籍貫 廣東 東莞 [4] ,前 香港立法會 議員,前 深水埗區議會 議員。 1970年代開始活躍於學運,社運及居民運動, 香港民主民生協進會 (簡稱「民協」)創會會員,曾任深水埗區議員和 泛民會議 召集人,他亦從1983年至1995年期間擔任 市政局 議員。 馮檢基在1988年首度成為深水埗區議員,1991年首度成為立法局議員。 香港主權移交後,歷任 臨時立法會 議員、立法會議員。 2016年香港立法會選舉 落選後,參與 2018年3月香港立法會補選 ,並參加 民主派 的初選後被民主派勸退。

  2. 2019年區議會選舉. 選舉摘要. 政治立場. 注釋. 參考來源. 外部連結. 馮檢基, SBS , JP (英語: Frederick Fung Kin-kee ,1953年3月17日 — ), 香港 建制派 政治人物 ,籍貫 廣東 東莞 [4] ,前 香港立法會 議員,前 深水埗區議會 議員。 1970年代開始活躍於學運,社運及居民運動, 香港民主民生協進會 (簡稱「民協」)創會會員,曾任深水埗區議員和 泛民會議 召集人,他亦從1983年至1995年期間擔任 市政局 議員。 馮檢基在1988年首度成為深水埗區議員,1991年首度成為立法局議員。 香港主權移交後,歷任 臨時立法會 議員、立法會議員。

  3. 2024年5月5日 · 4种语言. 大陆简体. 工具. 冯检基, SBS , JP (英语: Frederick Fung Kin-kee ,1953年3月17日 — ), 香港 建制派 政治人物 ,籍贯 广东 东莞 [4] ,前 香港立法会 议员,前 深水埗区议会 议员。 1970年代开始活跃于学运,社运及居民运动, 香港民主民生协进会 (简称“民协”)创会会员,曾任深水埗区议员和 泛民会议 召集人,他亦从1983年至1995年期间担任 市政局 议员。 冯检基在1988年首度成为深水埗区议员,1991年首度成为立法局议员。 香港主权移交后,历任 临时立法会 议员、立法会议员。 2016年香港立法会选举 落选后,参与 2018年3月香港立法会补选 ,并参加 民主派 的初选后被民主派劝退。

  4. 其他人也問了

  5. www.legco.gov.hk › yr12-13 › chineseLegislative Council

    就“ 促請政府撤回‘ 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 及要求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先生下台”議案 提出的修正案. 繼於2012 年10 月10 日發出的立法會CB(3) 22/12-13號文件,有3 位議員( 陳家洛議員馮檢基議員及梁國雄議員)已分別作出預告,會在2012 10 月17日的立法會會議上,分別就葉建源議員的“ 促請政府撤回‘ 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及要求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先生下台”議案動議修正案。 按照立法會主席指示,議員各自提出的修正案將會按所交來的原有措辭印載在立法會議程上。 2. 立法會主席會命令就上述議案及各項修正案進行合併辯論。 為協助議員就有關的議案及修正案進行辯論,本人現列出以下程序,供議員在辯論時遵循: 立法會主席請葉建源議員發言及動議他的議案;

  6. 就葉建源議員的動議以及陳家洛議員馮檢基議員的修正動議我首先會作一個整體的回應設立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背景. 德育及國民教育並非全新事物課程發展議會於二 一年發表學會學習課程發展路向報告認識自己的國民身分致力貢獻國家和社會列為七個學習宗旨之一並在各學習領域及科目以及其他相關學習經歷加入德育及國民教育的學習元素為香港社會培養人才。 第三屆特區政府行政長官於二 一 年十月發表的二 一 至一一年《施政報告》,提出邀請課程發展議會檢視中、小學的德育及公民教育課程架構,進一步加強國民教育內容,設立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目的是持續並有系統地培育學生的品德及國民素質。 課程指引編訂及諮詢過程.

  7. 2024年1月6日 · 德育及國民教育科 , 簡稱 「 國教 」,是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曾經於2012年建議,現時為非強制性開展的小學一年級至中學六年級的新獨立學科。 香港政府聲稱透過持續學習,使學生對 中華人民共和國 快速的發展引以自豪感 [1] 及建立 國民 身份認同,並以價值觀和態度為導向,幫助他們養成良好品德和「 國民 [註 1] 素質」,從而豐富生命內涵,確立個人於家庭、社群、國家及世界範疇的身份認同 [2] 。 2012年9月8日前,教育局曾經計劃將此學科列為必修科於2012年9月新學年開展課程,稱為三年開展期, 香港行政長官 梁振英 表示,學校可以決定於同年、下年(2013年)或者後年(2014年)推行,此舉被反對人士指責為「先推行後檢討」。

  8. www.legco.gov.hk › yr12-13 › englishLegislative Council

    鑒於政府在中小學設立德育及國民教育科’,雖被市民強烈質疑科目的目的是政治灌輸和洗腦教育,政府仍堅持不肯撤回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本會強烈譴責政府漠視民意,促請政府立即撤回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先生在事件中嚴重處理失當,包括多次拒絕與反對開設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的敎師家長和學生公開對話,只偏聽支持者意見;又指沒有遊行的沈默大多數都贊成國民教育,反對的人數多寡並不重要;吳克儉在事件中的表現和言論令人極度不滿和憤慨,讓事件不斷惡化,導致官民對抗;此外,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的調查顯示,吳克儉的支持率淨值已跌至負32% ,是12名局長中最差;吳克儉缺乏問責制官員應有的承擔、威信和能力;就此,本會促請吳克儉為事件負起政治責任,引咎下台;此外,鑒於行政長官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