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4月7日 · 文言範文:〈六國論〉修辭分析 善用多種修辭增文氣. [2017.04.07] 發表 推文. 【明報專訊】一、善用比喻. 作者在論證「賂秦而力虧」部分,以「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比喻各國先祖努力經營,才爭得尺寸土地,其艱辛和困苦,躍然於紙上。. 可是 ...

  2. 2016年10月21日 · 文言範文:〈始得西山宴遊記〉 修辭手法分析. 【明報專訊】1 頂真. 使用頂真能夠令文句前後承接,更見連貫,而且文氣銜接得當,可令文章具氣勢。. 文中有幾處用了頂真手法,分析如下:. (圖a) 此句出現於文章開首部分,主要刻劃遊歷永州山水。. 其中「醉 ...

  3. 2017年9月29日 · 昔日新聞. 明報 > 新聞 > 港聞. 文言範文﹕〈岳陽樓記〉寫作手法分析(一) 描寫動靜 哀樂對比. [2017.09.29] 發表 推文. 【明報專訊】〈岳陽樓記〉文章整體佈局嚴謹,結構層次分明,呼應緊密。 作者善用對比,運用動態和靜態寫景,哀景和樂景再配合多感官描寫,將洞庭湖不同天氣、不同時分的景色特點清晰呈現讀者眼前,今期先從描寫、對比和襯托,分析本文寫作手法。 描寫. 多樣化的描寫手法. 作者用了多種手法刻劃洞庭湖之景物,將其動態、靜態之特點呈現出來,其分類如下: (見表) 對比. 善用對比. 遷客騷人觀景的感受. (1)作者運用了對比手法,刻劃「遷客騷人」觀哀景和樂景時的感受,突出了他們「以物喜」、「以物悲」的態度,並反映他們極受外界變化所影響。 (見表) (2)哀景和樂景.

  4. 2017年10月6日 · 文言範文﹕〈岳陽樓記〉寫作手法分析(二) 手法多樣 豐富修辭. [2017.10.06] 發表 推文. (明報製圖). 【明報專訊】上期分析了〈岳陽樓記〉描寫、對比和襯托手法,今期續談借景抒情和修辭技巧。. 借景抒情 再抒胸臆. 作者寫洞庭湖的哀景和樂景,再述 ...

  5. 2015年3月6日 · 比喻是一種修辭手法,它利用事物間的相似性,把一件事物比作另一件事物。 比喻句一般包括三部分:本體、喻體及喻詞。 本體——原來要描述的事物. 喻體——用來比喻的事物. 喻詞——連接本體及喻體,表示比喻關係的字詞. 常用的喻詞包括:像、好像、如、如同等等。 例句:大耳騮頑皮得像一隻猴子。 解說:「大耳騮」是這句比喻句的本體,「猴子」是喻體,而「像」字則是喻詞,用來連接本體和喻體。 比喻大致可分明喻、暗喻及借喻。 明喻. 例句:平靜的湖面就像一面鏡子。 解說:包括本體、喻體及喻詞. 暗喻. 例句:老師是學生們的指路明燈。 解說:只有本體及喻體,或用「是」字來代替喻詞. 借喻. 例句:雨後,天空出現一道彩橋。 解說:只有喻體,沒有本體及喻詞. 遊戲一. 以下哪句是比喻句呢?

  6. 2021年9月17日 · 昔日新聞. 目錄. 明報 > 新聞 > 港聞. 閱讀篇章:睹物思人,託物寓興——林文月〈白髮與臍帶〉. [2021.09.17] 發表 推文. (明報製圖) 【明報專訊】 文章結構. 林文月〈白髮與臍帶〉一文結合敘事、描寫、抒情和說理,先寫當下因害怕勾起喪母之痛而不敢清理抽屜,進而追述往事,逐步揭示潛藏於內心隱密的傷痛,再敘述解開心結、自我療癒的心路歷程,最終洞悉生命傳承的意義,不再沉溺於悲傷之中。 本文情理兼備、波瀾起伏,觸動人心,令讀者與作者同悲同喜。 →起∕害怕逃避:記述作者不敢清理抽屜裏藏在深處的白髮和臍帶,突顯喪母之身心痛苦。 (表) →承∕追憶往事:記述作者發現白髮與臍帶的情境,突顯母親對子女的珍視疼愛,抒發對母親的感激和懷念,以及喪母之哀痛。

  7. 2016年10月14日 · 起首先寫自己的身份和心情,未得見西山時的體會。 在第一部分的結尾,自言以為盡覽永州山水獨特之處,就是為了鋪陳西山之遊。 第二部分交代看到西山,並出發訪尋。 到達西山之巔,又以「俯視」和「遠眺」兩個角度描述西山所見之景象,處處突顯西山之高聳特立,群山的矮小,亦見大自然的浩瀚無邊。 這部分,正為下文抒發見西山諸景後的感受作一鋪墊。 因為西山之高聳,作者得以感受大自然之浩瀚,有「悠悠乎」、「洋洋乎」之感,繼而想像與自然、造物者同遊,並且產生與天地共遊的感受,直言跟自然融為一體,「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 面對自然的廣大無垠,個人的得失成敗,瞬間變得渺小,因「僇人」而來的「惴慄」之情得以消解。 3 前呼後應. 遊歷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