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10月19日 · 勞工及福利局就指,為全面回應社會提供更佳退休保障,政府除了優化長者生活津貼,亦提供了免費公共醫療服務,以及降低醫療券門檻至65歲,整套措施首十年額外開支預計超過900億元。 【Now新聞台】上屆政府預留500億元作為改善退休保障制度,當局近日透露這筆撥備很快會耗盡。 港大榮休教授周永新質疑政府低估長生津的申領人數,長遠支出可能與他當初提出的全民老年金無異。

  2. 2023年10月25日 · 計劃涵蓋失業滿三個月的40歲或以上人士,若他們連續完成六個月工作,可獲發最高1萬元津貼,連續完成12個月工作則再多1萬元,預料6千人受惠。 報告又提出明年擴展「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至內地機構營辦的指定安老院,亦會探討讓領取綜援的長者入住。 另外,政府亦會推行為期三年的試行計劃,向領取綜援的在職殘疾人士每月發放額外500元津貼。 少數族裔方面,政府明年會在九龍中及新界東再增設兩間少數族裔人士支援服務中心,並邀請中心設立「少數族裔關愛隊」。 【Now新聞台】福利方面,施政報告提出為失業的40歲或以上人士提供再就業津貼,為期三年。

  3. 2023年10月3日 · 【居屋2023申請攻略】居屋申請資格、收入及資產上限如下: .綠表:公屋、房協屋邨或房委會轄下中轉房居民,持房委會發出《綠表資格證明書 ─ 衹適用於居屋第二市場計劃》,「長者租金津貼計劃」受惠者,或持房委會發出《保證書》的房屋署屋宇事務助理職系人員。 .白表:年滿18歲及在香港居住滿7年,私樓住戶,公屋、房協屋邨或任何資助房屋住戶的家庭成員,購得「租置計劃」單位不足10年的業主及其戶籍內認可家庭成員。 .不論白表或綠表,買入居屋前24個月皆不得在香港擁有物業。 .每月入息上限. 單人申請者$31,000. 二人或以上$62,000. .資產上限. 單人申請者$735,000. 二人或以上$1,470,000. 更多申請資料攻略,請持續留意now新聞app,為您不斷更新。

  4. news.now.com › homeNow 新聞

    2 天前 · Now新聞提供全天候本地、兩岸國際、財經、體育即時新聞和新聞直播,堅守客觀持平報道,專業求真、時刻更新,為觀眾帶來全面最新資訊。 【Now.com】每年一踏入5月,香港亦進入梅雨季節,加上近年極端天氣襲港的情況愈見頻繁,出街隨時有機會遇上暴雨,一不小心就會整濕身。

  5. 2020年2月26日 · 2020年2月26日 20:09. 【今次等幾耐? 今次是香港回歸以來. 第三次派錢. 亦是相隔九年後再次人人有份. 銀碼是三次之中最大. 預料的受惠人數亦最多. 【今次等幾耐? 】今次是香港回歸以來第三次派錢亦是相隔九年後再次人人有份銀碼是三次之中最大預料的受惠人數亦最多.

  6. 2019年8月14日 · 桑達士在60年代掌管滙控,1965年香港發生銀行擠提事件,桑達士收購恒生銀行,奠定滙豐在香港零售銀行業壟斷地位。 在中環,銀行總部林立,滙豐銀行總行大廈亦是其中之一。 在70-80年代,時任香港上海滙豐銀行執行主席的沈弼,落實興建的這一幢新總部。 至於他的繼任人浦偉士執掌滙控12年,期間收購英國四大銀行之一的米特蘭銀行,帶領滙豐由地區銀行邁向國際,而滙豐亦於1993年遷冊英國。 【Now新聞台】「紅褲子」出身、出任滙豐控股行政總裁不足一年半的范寧突然辭任,之後又相繼出現高層人事變動,不少市場人士揣測,是否與2017年10月空降出任滙控主席的杜嘉祺有關。

  7. 2024年5月6日 · Now新聞台】有強積金顧問表示,4月強積金人均虧損約600元。 積金評級表示,強積金首季有破紀錄資金流入美股後,美股基金成為4月表現最差的資產類別,反觀內地及本港股市連續3個月上升,內地及本港股票基金錄得近5.9正回報,是期內表現最佳資產類別,亦有助減少強積金虧損。 強積金於4月輕微虧損約0.24%,即每名強積金成員平均蝕約600元,不過,首4個月累計,人均仍賺約5400元。 積金評級認為,通脹及利率前景仍是未來表現的關鍵,由於情況不太穩定,積金局的低收費預設投資策略基金,即懶人基金屬多元化投資,繼續是今年首選投資方式。 【Now新聞台】有強積金顧問表示,4月強積金人均虧損約600元。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