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intitle 香港租房 相關

    廣告
  2. 上個月有 超過 100 萬 名用戶曾瀏覽 agoda.com

    立即預訂可慳更多,Agoda®一直保證最低價! 我們全天候為你提供協助,出走都唔會注定一人!

    • 但要走,總要飛

      Agoda而家幫你搵埋平機票

      給你體貼入微!

    • 香港

      超值酒店,神秘優惠

      先訂後付,節省更多!

搜尋結果

  1. 概念简介. 租者置其屋计划,简称租置计划,是 香港房屋委员会 于1998年为满足公屋居民置业需求而推出,让租户以合理价钱购买现时居住的单位,而租者置其屋计划中出售的屋邨全部都是于1980年代中后期至1992年或之前(翠屏 (北)邨翠樟楼除外)落成的屋邨。 租置计划并非以屋邨划分,而是以楼宇类型划分;计划中出售的主要是各款Y型、相连长型及新长型,亦有小部分双工字型及旧长型亦有出售,因此有可能出现同一屋邨有些楼宇出售有些则否的情况。 不愿购买者可继续租用其原有单位。 香港房屋协会 也有类似的专案:称为住宅发售计划 [1]

    • 概览
    • 发展沿革
    • 租住人群
    • 租金
    • 安全性
    • 改造监管

    香港出租房

    “劏(tāng)房”,是一种在香港普遍存在的住宅类型,即业主或者“二房东”将一个普通住宅单位分割成两个或多个较小的独立住宅单位,用作出售或出租之用。由于香港房价昂贵,很多人不得不选择租住像笼子般狭小的“劏房”。 [11]每个小房间的面积由几平方米到十平方米不等,月租金亦要三至五千元。 [9]2016年全港共有9.2万间“劏房”,“劏房”居民接近21万,公屋轮候时间平均由3年升至5.3年。

    民间团体“全港关注劏房平台”2012年12月7日公布在过去两个月对葵涌、九龙城、深水埗、土瓜湾、观塘及中西区6个区,楼龄达30年以上的私人大厦及平台,共4,045个单位进行巡查后的结果,发现其中有42%,共1,639个单位被改建成劏房,劏房面积多为100平方呎,根据民政事务总署资料,全港大约有1.6万座此类旧楼,以此推算,全港至少有6.7万个劏房单位。团体表示,按平均每个单位被分成4.3个小单位计算,全港居于劏房的家庭超过28万户。

    2016年全港共有9.2万间“劏房”,“劏房”居民接近21万,公屋轮候时间平均由3年升至5.3年。

    劏房的租客主要来自:(I)未有资格申请公屋的新移民;(II)离婚后一个人租不起独立单位的人;(III)想过独立生活的年轻人;(IV)想住市区方便一点的人。

    2012年底的调查显示,劏房单位平均租金达2,985元,占劏房家庭入息比例高达36%,高于统计署公布的全港居民25.7%租金开支比例。此外,劏房的平均呎租也高达27.14元,高于全港私人屋苑22.2元的平均租金。

    相关的工程通常涉及拆除原先的非结构性间隔墙、加设新的非结构性间隔墙、装置新的厕所及厨房、改动或加设内部排水渠系统、加厚地台以埋置新设或经改动的排水渠管、开凿额外门口或通风洞口等。若有关工程质量欠妥,可能会影响楼宇安全及卫生,包括因开凿额外门口而影响逃生通道、开凿额外通风洞口而影响耐火结构、排水渠工程欠妥导致渗水、及过度加设间隔墙和加厚地台而令楼宇负荷过重等。

    现今的逾半劏房楼宇的后楼梯被封死,以深水埗区最为恶劣。 一旦发生火警将无路可逃。 [5]2011年6月,香港土瓜湾马头围道一栋54年楼龄的大楼,因为改建了大量的“劏房”,结果一场大火酿成4死19伤的惨剧。

    2012年8月底,时任香港特首梁振英公布一系列房屋及土地供应政策时便提出,通过改建或重建工业大厦,增加短期出租公屋的供应量。房委会计划将柴湾工厦改建为出租公屋,提供约180个小型单位,包括1人单位和1个睡房的单位,以配合单身人士和小家庭对公屋的需求。梁振英表示,会保留工厦的原结构和外貌,预计2013年年中动工。

    长远房屋政策督导委员会成员蔡涯棉以及中原集团董事施永青表示,支持政府将工厦改为“合法劏房”。蔡涯棉表示,香港长远应该取消劏房,但住在劏房的七万人的居住问题需要解决。 [7]2012年10月2日,香港特区政府屋宇署宣布,《2012年建筑物(小型工程)(修订)规例》3日生效,规例指定的小型工程将增加至126项,与劏房相关的建筑工程被纳入小型工程监管制度,以加强对分间楼宇单位所涉及的常见工程的规管。

  2. 由来. 播报. 编辑. 彩虹邨. 1953年圣诞夜, 深水埗 发生 石硖尾 寮屋区 大火,令53000名灾民无家可归。 当时香港政府为了尽快为灾民提供安身之所,便火速在原址附近兴建徙置大厦(俗称七层大厦)。 此后,政府又在港岛及九龙各处兴建 黄大仙 、老虎岩、 长沙湾 李郑屋 等徙置区以吸引居所简陋,卫生环境较差的木屋居民入住,自此开始香港政府大量建造公营房屋。 发展. 播报. 编辑. 当时的公屋没有独立厕所或厨房。 在顶层设有天台小学,方便住在徙置区的儿童上学。 后来,政府不断加建学校,天台小学被淘汰,共改建为 社区中心 等 公共设施 。 申请公屋要求及备注. 必须为香港 永久性居民 ,申请人必须年满18岁。 收入不得超过政府制定之“最高入息及总 资产净值 限”(视申请人的家庭人数而定)。

  3. 香港的公共屋邨. 华富邨是中国 香港 最著名的公共屋邨之一,位于 香港岛 南区 瀑布湾,邻近 贝沙湾 、置富花园、 鸡笼湾 等。. 华富邨分五期落成,首期于1967年11月落成。. 高峰时人口有50,000人,现只有高峰时的一半。. 香港屋宇建设委员会(即现在的 香港房屋 ...

  4. 香港的主要旅游景点之一,设有多座户外观景台,包括了部分免费和收费的香港市区最高的观景台在内,年吸引超过六百万人次的香港市民和外地游客前往。

  5. 居者有其屋计划(简称居屋计划;英语:Home Ownership Scheme)由前 香港 总督麦理浩爵士于1970年代所推行,原意是为一些收入不足以购买私人 楼宇 ,又不合资格(或不愿意)入住 公屋 的市民提供另一种选择。. 此计划内兴建的屋苑称为居者有其屋屋苑,通称居屋。.

  6. 政府廉租屋全称政府廉租屋计划(Government Low Cost Housing Scheme),是 香港 政府于1962年至1973年推行的建屋计划,由工务司署设计及建筑,建成后由香港屋宇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 至1973年,政府廉租屋归入新成立的房委会管理,并与所有前屋建会廉租屋邨统一为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