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4日 · 中區警署建築群已婚督察宿舍第四座近日正進行折卸工程,兩名工程人員日前施工時小心翼翼逐件構件拆除。 發展局回應本報查詢稱,馬會正移除有欠安全的建築構件,並保留具文物價值構件。 (李紹昌攝) 舊中區警署已婚督察宿舍第四座正進行拆卸工程,移除有欠安全的建築構件。 賽馬會文物保育有限公司稱會盡力保留具文物價值的歷史構件。 (李紹昌攝) 【明報專訊】俗稱「大館」的法定古蹟中區警署建築群,已婚督察宿舍第四座8年前倒塌,4年前專家團隊評估發現建築結構較2019年制定復修方案時脆弱,難按原方案復修,需拆除現存部分。 有關注保育團體稱近日展開拆卸工程,卻無公布範圍和時間表,質疑負責活化的賽馬會無向公眾交代。

  2. 2024年5月3日 · 【明報專訊】內地唱作歌手華晨宇本月24至26日假中環海濱活動空間舉行3場《火星演唱會》,他是首名在港開戶外騷的內地歌手。華晨宇自2021年首創「樂園式」演唱會,開啟「日間音樂節」加「晚間演唱會」新形式...

  3. 2024年4月22日 · 【明報專訊】即棄膠餐具和其他塑膠產品管制法例今日 (22日)生效,首階段將禁止銷售或提供發泡膠餐具、即棄膠飲管等,設有6個月適應期。 本報記者昨午到柴灣手搖飲品店及燒臘店觀察,5間飲品店表明今日仍會用膠飲管存貨,暫未會改用代替品,有燒臘飯店繼續使用發泡膠盒。 環境及生態局長謝展寰昨日在網誌稱,管制目的是希望在社會慢慢建立「走塑」文化,並非要懲罰商戶,適應期期間會集中宣傳教育。 4燒臘店 1間續用發泡膠盒. 新走塑措施實施前夕,記者到柴灣一帶專做外賣生意的飲品店及燒臘店採訪。 4間燒臘店只有1間仍在使用發泡膠盒,該燒臘飯店店員稱,會在用盡存貨後轉用其他合規飯盒。

  4. 2023年12月13日 · 目錄. 明報 > 新聞 > 影視. 新劇《非份之罪》挑戰演技 陳煒出手打盧宛茵「好心痛」 [2023.12.13] 發表 推文. 陳煒(左)與施焯日(右)在新劇《非份之罪》飾演母子。 (攝影/記者:柯美) 盧宛茵(左)與李家鼎(右)飾演陳煒的奶奶、老爺。 (攝影/記者:柯美) 譚凱琪稱現實中是慳妹,不會亂揮霍。 (攝影/記者:柯美) 【明報專訊】陳煒 (煒哥)、譚凱琪、翟威廉、施焯日、江欣燕、林秀怡、盧宛茵、李家鼎、鄭子誠及張彥博等昨日在無綫電視城為王心慰監製的新劇《非份之罪》試造型。 煒哥在劇中單元《一億殺機》中與施焯日演母子,指角色反差很大,挑戰演技,「之前演過奸角,但人性反差沒今次那麼大,為了一億元,去到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地步,沒有弒夫,但有人會死」。

  5. 【明報專訊】梁啟超的〈敬業與樂業〉是不少中學會選讀的篇章。 文章講述有一份工作之必要、敬業的原因及談在工作中所得的樂趣。 由於文章是演講辭的緣故,作者於行文間多與讀者有互動。 在閱讀這篇文章的同時,我們也可以向成名的作家學習,將其寫作技巧遷移到自己的作文之中。 【撰寫論據:語例+示現】 平日同學積學儲寶,也許口袋之中有不少在作文時能用得上的語例。 在引用語例時,我們可以學習梁啟超,想像那些名人說出這番話時的神態和心理,將情景寫出來。 例如: (圖一) 【撰寫論據:比較+示現】 撰寫議論文時,我們會想提出一個普遍的情况或平日的觀察,這時便可利用比較及示現手法,想像出當時的情景,並作比較以論證論點,例如〈敬業與樂業〉一文: (圖二) 這種寫法也見於十二篇指定篇章〈岳陽樓記〉中: (圖三)

  6. 2024年4月29日 · 身穿透視上衣配黑色絲絨套裝的林憶蓮約9時半登場,無論外貌身形聲線都狀態大勇,在倫永亮鋼琴伴奏下演繹多首經典歌。 二人在台上拖手合唱《依然》,勾起全場集體回憶,二人又訴說往事互笠高帽,輕鬆搞笑互動。 倫永亮說:「我和憶蓮1987年認識,2004年我們曾在此地方與港樂合作,20年後,今 (前)晚再踏上此舞台,真係好開心又感動。 我好多歌都是由她主唱,大家都識。 」憶蓮即說再講怕自己會喊,讚好友厲害,因自1980年代為中港台樂壇很多歌手,創作合共幾百首作品,對樂壇貢獻良多。 互數初次見面印象. 憶蓮和倫永亮談到當年見對方時的第一印象,倫永亮爆初次見憶蓮在錄音室,對方包頭巾戴黑超,又良久不出聲說話,笑說:「唔通佢啞? 我好驚,有啲巨星恐懼症。

  7. 2023年10月2日 · 【明報專訊】在香港護理行業有30多年經驗的李寶滿曾涉足內地養老行業,她稱長者北上顧慮主要在3方面,一是擔心家人探視不方便,二是對醫療制度不熟悉,三是遠離過去社交圈子。 李寶滿稱,廣東省飲食口味、文化相近,又在「一小時生活圈」內,已是最方便港人的地方。 李寶滿曾擔任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慈善基金會長者服務總監10多年,任內開??設數間長者護養院,「我第一間做的院舍在龍蝦灣那麼遠,草也高過我」。 她亦擔任過香港中文大學護理系講師,曾到江門市為維達紙業公司開辦高端養老院,近年創辦熙護健康顧問公司並擔任董事。 「如果我要選養老院,我會選內地。 」李寶滿說,香港院舍沒空間、不舒服,「內地地方一定沒得彈,價錢平、地平、人工平,高檔院舍在香港可能3萬元,在內地1萬多就可以。 但為什麼大家不去? 原因很複雜」。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