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新移動通訊有限公司 ( 英文 : Sun Mobile Limited )是 香港 一家 流動通訊 服務品牌,定位主要為提供優質而實惠的流動通訊服務,並將提供更多元化及創新的增值服務,力臻完美,走大眾化市場路線,主力發展 4G 服務,在香港目前共有82間門市(13間位於香港島、27間位於九龍、42間位於新界)。 歷史 [ 編輯] 公司於1997年8月成立,原屬 新世界移動控股有限公司 (新移動, 港交所 : 0862 )旗下的 新世界流動電話有限公司 所有,透過 PCS網絡 (即 GSM-1800 )在香港提供 流動電話 網絡服務,曾使用「PCS 009」為 品牌 名稱。

  2. 新移動通訊有限公司 ( 英文 : Sun Mobile Limited )是 香港 一家 流動通訊 服務品牌,定位主要為提供優質而實惠的流動通訊服務,並將提供更多元化及創新的增值服務,力臻完美,走大眾化市場路線,主力發展 4G 服務,在香港目前共有82間門市(13間位於香港島、27間位於九龍、42間位於新界)。 歷史. 公司於1997年8月成立,原屬 新世界移動控股有限公司 (新移動, 港交所 : 0862 )旗下的 新世界流動電話有限公司 所有,透過 PCS網絡 (即 GSM-1800 )在香港提供 流動電話 網絡服務,曾使用「PCS 009」為 品牌 名稱。

  3. 新移动通讯有限公司 ( 英文 : Sun Mobile Limited )是 香港 一家 流动通讯 服务品牌,定位主要为提供优质而实惠的流动通讯服务,并将提供更多元化及创新的增值服务,力臻完美,走大众化市场路线,主力发展 4G 服务,在香港目前共有82间门市(13间位于香港岛、27间位于九龙、42间位于新界)。 历史 [ 编辑] 公司于1997年8月成立,原属 新世界移动控股有限公司 (新移动, 港交所 : 0862 )旗下的 新世界流动电话有限公司 所有,透过 PCS网络 (即 GSM-1800 )在香港提供 流动电话 网络服务,曾使用“PCS 009”为 品牌 名称。

    • 歷史
    • 固網電話服務
    • 固網互聯網服務
    • 流動電話及互聯網服務
    • 對外電訊
    • 廣播

    香港的電訊服務,早期由大東電報局及其屬下的香港電話公司提供,之後隨着香港政府開放專營權,及收購合併後,踏入21世紀,香港的電訊業已呈現全新的局面。 早在1871年,香港第一條海底電報電纜在香港薄扶林鋼綫灣,即今日數碼港附近着陸。1877年,貝爾取得發明電話專利只一年,香港經由東方電話電力有限公司(Oriental Telephone and Electric Company)發展電話服務。1882年,香港首部電話安裝於《士蔑西報》(Hong Kong Telegraph)編輯部,但由於價錢昂貴,電話公司數年後便虧本倒閉。 至於香港境內第一條電報線,則由怡和洋行鋪設,連接位於銅鑼灣東角的總行與位於中環的分行。 1905年,香港成立中日電話公司,首次在維港鋪設海底電纜,電話服務伸展至九龍。192...

    香港的固網電訊網絡已十分成熟,直至2011年8月,按人口計算的固網電話線普及率達102.0%。2017年12月,普及率數字回落至91.5%。 固網電訊網絡早期只可作話音通訊,但其後傳真機,以至互聯網的出現,令用戶可使用固網作撥號上網之用;近年亦有固網商推出固網短訊及資訊等增值服務。1993年底,全港共有380萬部電話,平均每100人有65部,以及300萬條電話線。1990年代,在全港各區都隨處可見由固網服務營辦商設立的公共電話亭,而且很多電話亭都設有國際電話服務。同期,流動電話用戶有50萬戶,使用率位列全球第二位,傳呼機平均每4.7人就有一部。2000年,公共收費電話亭數量曾高達11710部,隨着流動電話逐漸普及,至2018年3月底僅餘約2800部,逾半的收入平均每天不多於一元,而2014年...

    香港的互聯網國家及地區頂級域為「.hk」。 香港的寬頻網絡覆蓋完善,全港大部分家庭和商業用戶皆在覆蓋範圍,只有部分離島及新界村屋未獲覆蓋。近年,使用寬頻上網的用戶不斷上升,令香港的寬頻滲透率在全球名列前茅。2017年11月,住宅寬頻普及率達92.3%,已登記的寬頻上網用戶超過263萬戶,全港共有231間互聯網服務供應商,同期,光纖到戶的住宅滲透率亦有42.2%。2011年11月時,撥號上網用戶帳戶有778,814戶。由於撥號上網的速度比寬頻慢得多,加上電訊商會額外收取PNETS附加費,因此寬頻上網正逐漸取代撥號上網。 據2018年Speedtest Global Index報告,香港的寬頻上網速度位處世界前列,固定網絡平均連線速度有136.15Mbps。 此外,截至2015年6月30日,香港...

    概覽

    香港的流動電訊服務競爭激烈,服務滲透率是全球最高的地區之一。截至2017年11月,香港流動電話服務用戶比香港整體人口更多,超過1,828萬,表示在數字上,每個香港人最少擁有一個或以上的流動電話帳戶;而按人口計算,流動電話服務用戶滲透率達到247.4%。同期,流動寬頻客戶也有超過1,698萬。 由1999年3月1日起,香港已實施流動電話號碼可攜服務,是世界上最早提供此服務的地區之一。消費者無需為保留使用中的電話號碼而不能轉用其他流動電訊營辦商。現時每月平均有超過6萬個戶口申請把電話號碼轉攜至其他流動電訊營辦商。 香港的流動網絡覆蓋完善,除部分郊區地點外,大部分地方皆有流動網絡覆蓋,而大氣電波較難到達的隧道、港鐵、商場地庫等地方,網絡亦能覆蓋。 香港流動電訊網絡格式,現時採用歐洲第二代格式的GSM-900、PCS(GSM-1800),第三代的UMTS,以及第四代的LTE格式網絡。GSM是除了日本、韓國、中華民國以外,全世界大部分國家採用的網絡格式,而UMTS及LTE則可通行幾乎全世界。 個別網絡商曾經在1990年代提供CT2、CDMA (cdmaOne)及TDMA (D-AMPS)服...

    流動網絡營辦商

    現時香港擁有頻譜的流動網絡營辦商,有以下4間—— 1. 香港移動通訊 (前身One2Free、香港電訊旗下、電訊盈科集團成員) 2. 3香港 (和記電訊旗下) 3. 中國移動香港(前身萬眾電話) 4. 數碼通 (新鴻基地產的附屬機構) 部份有香港地產商背景,部分則有海外電訊集團背景。另外還有多家流動虛擬網絡商(MVNO)提供流動通訊服務。

    第三代流動通訊(3G)

    香港的第三代流動通訊服務(3G),由和記電訊、數碼通、CSL及SUNDAY 4間電訊商持有牌照。2004年1月,和記電訊的3香港率先拍出3G服務。2004年12月,數碼通及CSL亦相繼開始提供3G服務;而餘下的SUNDAY,由於資源不足,一直未能推出3G服務。至2006年1月,以電訊盈科收購SUNDAY,以電訊盈科流動通的品牌,提供為期8個月的免費3G試用服務。截至2005年7月,採用3G服務的用戶有1,648,989人。 由於技術及利益上的問題,各3G網絡商在啟用初期,客戶不能與其他3G網絡商作視像通話,各個網絡商均加快互連進度,但問題一直遲遲未有解決。當時,數碼通聯同其他3G網絡商,對和記電訊的3香港作出批評,指對方一直就利益問題,多次以技術問題拖延而不肯互連,但3香港則聲明正進行測試。數碼通亦曾經嘗試向電訊管理局希望介入事件。結果,於2005年初,數碼通與CSL互相作出視象通訊互連,互連費每分鐘大約$0.5至$1.5港元;而最後3香港亦於2005年中與各個3G網絡商互連。 於2011年尾,CSL旗下品牌新世界傳動網升級其服務至3G,推出月費$72元的限速3G上網計劃。由於當...

    早在 1871 年 4 月 1 日,香港第一條海底電報纜已在今天華富邨附近的鋼線灣着陸,連接上海。這條東亞地區第一條海底電報線是由香港最早的電報局丹麥大北電報局 (The Great Northern Telegraph Company) 鋪設,同年 6 月 14 日上午 9 時 45 分,港督接收到第一個從倫敦傳來的電報訊息。 至於香港接駁海外的通訊,從 1936 年起便由「英國大東電報局」是為今天香港電訊的前身接管。政府在 1962 年正式發出專營權,因此當時市民打電報或打長途電話到外國,統統只能去大東電報局。 香港對外電訊服務,即長途電話服務,原本亦由香港電訊擁有專營權,有效期至2006年9月30日。 1998年3月,香港政府與香港電訊達成協定,由政府向香港電訊支付67億港元補償,並讓...

    電台總數:AM:6、FM:8、短波:0、DAB+:0 (2017年)
    免費電視頻道:數碼格式:14條
  4. 同年9月25日起新世界傳動網有限公司New World Mobility改名為新移動通訊有限公司SUN Mobile)。 2017年5月10日該股份由創業板轉為主板上市 [6]。 參見 新移動通訊 參考

  5. 2024年5月15日 · 北斗衞星導航系統(簡稱北斗系統)是一個衞星導航系統 [4],能為全球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北斗系統發展共有三代,自第二代開始的北斗系統被正式稱為「北斗衞星導航系統」。 北斗一號系統(第一代北斗系統)由三顆衞星提供區域定位服務。

  6. 后收购新世界传动网,作为初阶大众化路线服务品牌,后改称Sun Mobile(新移动通讯)。 电讯盈科曾把CSL(香港移动通讯)售予澳洲电讯Telstra,一度退出香港移动通信市场。后来电讯盈科收购SUNDAY,改称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