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15日 · 原著主角葉文潔的父親於文化大革命遭批鬥致死,及後她多次被陷害,對人類徹底絕望下聯繫外星文明「三體」,引發一連串事件。 做足功課 看舊電影了解時代背景. 2023年初,騰訊視頻比Netflix更早把《三體》影視化,播出中國版電視劇《三體》,口碑不俗,惟被指迴避及刪除文革內容。 Netflix早前已表明會保留文革的關鍵情節,於電視劇首兩集交代。 這段看似敏感的歷史背景要如何呈現? 曾國祥盡力做功課,多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文革為背景的電影如《芙蓉鎮》、《霸王別姬》,「當時很開放,有許多很好看的內地(作品),無論諷刺也好、記錄也好,還有在文革大環境下一些很感動的小人物故事」。 他也看過不少紀錄片、親歷文革者撰寫的書,加深了解時代背景。

  2. 2022年11月15日 · 入行12年的朱敏瀚首次擔正男主角稱半年前接到這個高難度的角色已覺得好興奮,「為了今次演出花很多時間做功課準備劇中我扮演機械人由王敏奕一手創造出來」。 角色被指是智能愛人李佳芯飾演的機械人阿寶男裝版他認為機械人類別很多有信心帶出另一種新感覺他說:「劇本刻劃我的角色人性化而且有幾個進化版本跟普通人差不多不容易被發現身分。 」朱敏瀚笑稱近年拍劇頻頻除衫騷肌,今次也不例外,也開心跟王敏奕合作,她對演戲充滿熱誠,大家經常傾戲劇話題。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3. 2024年5月13日 · IG-Inno Limited共同創辦人蔡偉鋒表示最初研發一機六用建築機械人是因為理工大學在2022年提出這個要求及公開招標該公司中標取得合約所謂一機六用是指這款建築機械人只需透過更換夾具及市場上現有電動工具本來是由工人手提使用),就可以分別做紮鐵砌磚鑽孔搧灰磨牆噴油等6種工作作業高度由零至大約3米。 做齊紮鐵砌磚鑽孔搧灰磨牆噴油工作. 底盤方面,為了適應不同地面情况,該公司可提供兩種底盤。 若現場已經平整地面、鋪好地磚或地板,可使用普通車輪的底盤,這樣移動速度較快,也較省電。 若現場地面仍然不平,可裝上履帶底盤。 為了節省開發成本和時間,兩種底盤都採用市場上技術成熟的產品,兩者都可自主行走、採用激光雷達(LiDAR)和超聲波技術自動導航和避障。

  4. 2024年4月21日 · 由記者邀約到正式對談,李春暉不止一次提醒,他會說一個勵志熱血追夢的故事。 台上自嘲編劇「又感性又清高又窮」,他受訪時強調這份工確實好玩有趣。 「不過好慘烈啫。 」以精闢用字,這位最佳編劇補上一記回馬槍。 捨穩定工作 帶6000蚊回流. 執筆寫故事的經驗多得很,李春暉這次要親口解構自己的人生。 「真係好奇怪接受訪問」,閒談間他不時「反客為主」問問題,果然記者本性難移。 未成為編劇以前,李春暉曾經相繼在《明報》文教組和《明周》文化版任職記者,撰文介紹電影,訪問過不少當紅明星。 說短不短的三年記者生涯,與他踏足影視圈的契機有莫大關係。 進入故事高潮前,先回帶認識一下主角的背景。 1993年正值九七回歸前移民潮,十三四歲的李春暉在香港讀完中二,便跟隨父母移居英國。

  5. 2024年5月13日 · 何永賢憶述2018年6月仍在建築署工作時曾到訪惠州的工廠當時是第一次嘗試操控機械人拆樓」,拿着遙控推前推後看着機械人咚咚咚在模擬瓦牆上打拆感覺如玩遙控車她說該次經驗感受深刻,「試想像工人平時要舉着沉重的電鑽打拆又吵又多塵又熱若工人能在控制室遙控機械人代替打拆將大大增加安全和幸福感」。 她續指希望應用機械人解決「3D」,即骯髒(Dirty)、危險(Dangerous) 和顧慮(Doubt),但認為機械永遠沒辦法百分百取代人,會減少師傅最辛勞的那些工序,例如在停車場,油漆機械人可負責大面積,但轉角位或邊位仍需工人精細的手工配合。 今年再翻新10邨 會與年輕設計師合作.

  6. 2024年1月28日 · 【明報專訊】我最初知道王家衛要拍《繁花》在2018年(《繁花》實際開始籌備2017年),當時剛剛認識現在的丈夫不久,現在我的兒子也快3歲了。我有兩個朋友A和B,A受邀為王家衛寫《繁花》的電影劇本——你沒看錯,電影,不是電視劇,最早並沒有電視劇的計劃,王最早想拍的電影版。

  7. 2021年5月29日 · 【明報專訊】港鐵計劃在屯馬線全線通車後,月台顯示屏將用綠橙紅三色顯示車廂擁擠情况,方便乘客自行前往較少車廂候車。系統透過實時數據估算每卡車廂的載客及擠迫情况,屯馬線港鐵首條引入系統的鐵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