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改革開放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 上的重大決策和轉折過程,起始於 文化大革命 後的「 撥亂反正 」時期,改變了中國大陸自1949年起在經濟上近30年較為封閉的狀況,使 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 高速發展,先後出現了以 深圳經濟特區 以及 上海浦東新區 為代表的發展模式 [10] [11] 。 改革早期保守色彩仍濃厚,此後中國大陸的經濟制度逐漸從「 計劃經濟 」轉變為「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後者於1993年被寫入《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2. 2018年12月18日 · BBC中文記者. 2018年12月18日. 歷史對鄧小平的評價,從不缺少爭議。 他一手締造了中國的經濟奇蹟也造成政治改革的停滯。 回溯改革開放40年,這個龐大國家的成與敗,似乎都與鄧小平密不可分。 1979年1月,鄧小平的車隊行駛在華盛頓街道上。 兩邊人群產生奇妙分野——一邊抗議者揮舞著台灣「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另一邊抗議者則是狂熱的美國左派,他們認為鄧背叛了毛澤東的革命。...

  3. 1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處罰條例》施行。. 1月2日 , 1987年長子縣化肥廠污染水源事故 。. 1月16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同意 胡耀邦 辭去黨中央總書記,由 趙紫陽 代理。. 10月20日 ,十二屆七中全會確認。. 1月17日 ...

  4. 其他人也問了

  5. 改革開放的歷程與經濟發展. courses of reform, opening-up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1978年12月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簡稱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具體方向是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簡稱改革開放」),標誌着中國工業化和現代化新階段的開始。 改革開放政策有以下特點: 改革過程是漸進式的,各項改革措施先於某些地區或經濟部門試行,若果成功才逐步在全國各地推行。 中國先於非國有部門推行改革,容許成立市場導向的企業以促進經濟增長。 改革措施先於沿海地區,特別是經濟特區推行。 政府容許部分人及部分地區「先富起來」,並最終達成共同富裕的目標。

  6. 39年前,建港填海的“開山炮”率先在蛇口炸響,誕生於晚清洋務運動中的百年招商局,創辦了第一個出口工業加工區,成為經濟特區創立的探路者﹔. 1979年3月5日,國務院正式批准廣東省寶安縣改設為深圳市。 把靠近香港的深圳鎮作為城市的名字,意味著它從誕生之初就要對標香港,對標國際一流城市。 1979年4月,廣東省委提出,希望中央能根據廣東緊靠港澳,華僑眾多的特點,給予特殊政策,在深圳、珠海、汕頭建立出口加工區。 這一設想得到了鄧小平的大力支持。 鄧小平說:可以劃出一塊地方,就叫做特區。 陝甘寧就是特區嘛! 中央沒有錢,可以給些政策,你們自己去搞,殺出一條血路來。 回望革命戰爭年代,陝甘寧特區猶如精神燈塔,為奪取革命勝利、建設新中國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

  7. 三步走战略目标提出. 1987年8月29日邓小平在会见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人时明确阐述了三步走战略中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本世纪走两步达到温饱和小康下个世纪用三十到五十年时间再走一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这就是我们的战略目标,这就是我们的雄心壮志。 邓小平: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马凯:科学的构想 宏伟的蓝图——学习邓小平“三步走”发展战略的体会. 王梦奎 : 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与步骤. 国营企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 1987年8月29日,国家经委、国家体改委印发《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完善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意见》。 意见指出,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必须坚持“包死基数、确保上缴、超收多留、欠收自补”的原则,兼顾国家、企业、职工三者利益。

  8. 大事记 [ 编辑] 1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条例施行。 1月2日 , 1987年长子县化肥厂污染水源事故 。 1月16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同意 胡耀邦 辞去党中央总书记,由 赵紫阳 代理。 10月20日 ,十二届七中全会确认。 1月17日 ,中国学者 方励之 、 王若望 、 刘宾雁 因参与资产阶级自由化运动,被中国共产党开除出党。 2月6日 , 邓小平 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 3月15日 , 哈尔滨 亚麻 厂麻尘爆炸火灾。 波及4个车间,损坏厂房1.3万多 平方米 ,死亡58人,重伤65人,轻伤112人。 3月26日 ,中葡两国政府草签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