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中國銀行起初是中國在 清末 民初 官商合辦的銀行, 北洋政府 垮台後將官股全部賣給董事會內商股持有人中國銀行成為純商辦的銀行在1930年代初 宋子文 代表當時政府強行逼迫中行借錢給政府又用這筆錢強行購買中國銀行大部分股份中國銀行又變成一家以國家資本為主商股為輔的銀行中國銀行香港分行成立於1917年主要為當時在港中國大陸機構提供融資和兌換外匯服務 [1] ,後來成為殖民地銀行系統的一員。 其他銀行很快加入,比如1918年的 鹽業銀行 。 194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成立後,香港有15個國有銀行的分支機搆,還有9個分支機構是大陸的公司制聯合企業銀行。 與此同時,中國政府於1949年及1950年分別在香港成立 寶生銀行 和 南洋商業銀行 。

  2. 2024年4月26日 ·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英語: Bank of China Limited , 縮寫 : BOC ),簡稱 中國銀行 、 中銀 或 中行 ,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內第四大 銀行 ,為 財政部 管理的 中央金融企業 之一 [2] 。 中國銀行是全球29家「 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 」之一 [3] ,在《財富》雜誌的2023年世界500強排名中位列第46位 [4] ;2018年,在全球權威雜誌英國《銀行家》(The Banker)雜誌公佈「2018年全球銀行1,000強」榜單中位居全球第三,一級資本為2,240億美元。 [5] 歷史沿革 [ 編輯] 大清銀行時期 [ 編輯]

  3. 香港繁體. 中國銀行香港中國銀行 (消歧義) 中銀香港控股有限公司 (英語: BOC Hong Kong (Holdings) Limited ; 港交所 : 2388 、 港交所 : 82388 (人民幣結算)、 OTCBB : BHKLY ),是於 香港聯合交易所 上市的一間控股公司, 恆生指數 成份股之一,全資擁有 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 及 中銀香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並擁有 中銀集團人壽保險有限公司 51%股權。 中銀香港(控股)於2002年7月的 上市 ,是第一家在國際股票市場上市的 中國大陸 銀行。 在這之前,其他的中國大陸銀行只在國內的 A股 市場上市。 截至2014年12月31日, 中國銀行 (03988.HK)持有中銀香港66.06%股份。

  4. 中華人民共和國 的 金融 是受到政府高度管制的,隨着中國大陸的經濟 貨幣政策 ,銀行將越來越多的錢貸給企業和政府,這使得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 對金融的管制有更加嚴厲的趨勢。 但同時近年設立了12個自貿區於各省市,在自貿區中金融法規放寬尤其針對法人企業操作,整體金融採一般收緊但特區放寬態勢。 [1] 北京金融一條街 ,首都 北京市 的金融中心。 概況[編輯] 財政和預算:201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府債務佔GDP的比重是43.5% [2] 。 2011年時,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預算赤字佔GDP的1.1% [3] 。 通貨膨脹:201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通貨膨脹率為1.6%,近五年持平與2014年的1.5%約當 [4] [5] 。

  5. 商業銀行 一般是指吸收存款發放貸款和從事其他中間業務的盈利性機構包括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和農村商業銀行以及住房儲蓄銀行外資合資銀行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擁有六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分別是 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 、 中國建設銀行 、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 、 交通銀行 。 中國大陸還擁有很多股份制商業銀行,如 中信銀行 、 招商銀行 、 平安銀行 等。 外國銀行分行如 德國商業銀行 上海分行、 英國巴克萊銀行 上海分行、 美國銀行 上海分行等。 近年來,由於海外需求高漲,中國大陸銀行業開始了海外擴張。 2007年11月12日,美聯儲批准了 招商銀行 在紐約設立分行的申請。

  6. 2024年3月27日 · 中國人民銀行 [2] (英語: People's Bank of China ),曾簡稱 人民銀行 [3] ,亦有稱謂 央行 ,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 的 中央銀行 ,也是 國務院 組成部門 之一,總行位於 北京 [4] ,主要職責是擬訂金融業改革和發展戰略規劃、制定和執行 貨幣政策 、 匯率政策 ,承擔 最後貸款人 的責任等 [5] 。 在2018年之前,中國人民銀行曾是世界上資產最大的 中央銀行 [6] [7] 。 中國人民銀行的前身是 中國共產黨 在1931年成立的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 。 1948年12月1日,在 中華人民共和國 成立前夕,中國人民銀行在 河北省 石家莊 以 華北銀行 為基礎,合併 北海銀行 和 西北農民銀行 組建而成,並發行 人民幣 [8] 。

  7. 概要 [編輯] 中國銀行、中國國際商業銀行 [編輯] 兆豐國際商業銀行前身為中國銀行,其前身可溯至前清時期之大清銀行與大清戶部銀行。該行於1928年經國民政府核定為政府特許之國際匯兌銀行。 1949年因第二次國共內戰,國內行處暫停對外營業。1960年總管理處國外部在臺復業,仍為國際貿易與匯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