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07年9月28日 · 猜燈謎,是中國人於中秋佳節之花前月下歡樂喜慶,食月餅賞明月之餘的傳統節目;是中國民間源遠流長的一種深具智慧的文化藝術活動。

  2. 2019年9月20日 · 程老師在中秋節前都會給學生多個英文謎語(English riddles),趁機考考同學的腦筋。 現在到你了,看看你又能否猜到謎底! 謎語1:What room has no walls ...

  3. 2020年1月30日 · 據載,猜燈謎始於南宋。 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好事者都喜愛將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綵燈上供人猜樂。 因謎語既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趣味,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元宵節玩燈謎,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燈謎有民間老百姓創作的,也有文人潛心創設的。 相傳很久以前,有個財主,人稱「笑面虎」。 他見衣着體面的人,就拚命巴結;見粗衣爛衫的窮人,就吹鬍子瞪眼。 有個叫王虎的讀書人,一次去他家借糧,因衣服穿得破爛,被「笑面虎」趕出了大門。 王虎氣不過,在元宵之夜,紮了一頂大花燈扛在肩上,特地停留在「笑面虎」家門前,讓路人競猜。 這大花燈上題寫着一首詩謎:「頭尖身細白如銀,上秤沒有半毫分;眼睛長到屁股上,光認衣裳不認人。 笑面虎出門看罷,氣得面紅耳赤,暴跳如雷,嚷道:「好你個王虎,膽敢在大街上罵本老爺!

  4. 2018年5月23日 · 燈謎多數由文人創作,故也稱作「文義謎」。 傳統燈謎的謎底都是古典經籍中的現成句子。 譬如近代王均卿、周至德的《春燈新謎合刻》中的謎底,皆取自《詩》、《書》、《禮》、《易》、《左傳》、《史記》的語句。 燈謎的取材,除了字謎外,多為人名、地名、影片名、藥名、常用詞和成語;而謎語則多為民間創作,在百姓間口耳相傳,形式多為「事物謎」,謎底通常是人體、動植物、日常用物、自然現象等。 其二是謎面的形式。 燈謎的謎面提示較少,往往只是一句話,甚至一個詞或一個字,難度頗高。 如一則舊燈謎,謎面僅「鬍鬚」兩字,猜《論語》中的「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女子和小孩不長鬍子)。

  5. 2010年9月30日 · 會長洪建築向會員鄉親致節日祝賀,並宣布庚寅年《中秋結緣燈謎晚會及傳統的「擲餅」遊戲開始,整個晚會充滿著濃郁的節日氣氛。

  6. 2011年9月9日 · 其他精彩節目還包括名曲演唱、茶座賞月、猜燈謎及圍棋等,以多彩多樣的豐富節目打造出一個繽紛慶典,與眾同樂度中秋。 相關新聞

  7. 2020年3月7日 · 燈謎活動始自南宋,明代以後漸成風氣。 它由組織者在燈籠上書寫或黏貼謎條,供人猜射,在上元節(元宵節)最為盛行,故稱「燈謎」、「春燈」。 在謎界稱為燈謎的,專指文義謎;其他如事物謎、畫謎、射覆謎、故事謎等等各種花色謎類,則統稱「謎語」。 當然,燈謎也算是謎語的一大種類。 謎語的主要特點是趣味性、疑難性、知識性和文學性。 現代主要由文人創作的新燈謎日益繁盛,文學藝術性增強,所以,現在謎語已歸入民間文學範疇,社會地位更高了。 從大類和形式上分,謎語可分文義謎(燈謎)與事物謎兩類。 從內容上分,謎語可分成許多品種。 字謎是謎語中大類。 因為漢語的語言文字十分豐富,為製謎者提供了取之不竭的素材。 語謎和詞謎也是最常見的,如成語謎、口語謎、俗語謎、歇後語謎、常用詞謎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