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但實況卻是不同國家的按揭政策不同,例如香港的按揭政策也有明顯轉變,如以前過千萬物業只能借取一半按揭,但現在已可透過按揭保險借取成數,而這些因素都足以影響小市民的負擔能力。

  2. 最新消息, 香港人,英國事. 1. Photo by Mangopear creative on Unsplash. (客戶資訊)相信大家看完早前我同事Felix介紹的 《英國職場法則》 ,對於英國人跟三五知己,下班後或是週末飲酒的文化,相信也很有印象吧。. 今次我也想跟大家分享點點飲食文化,尤其是曼徹斯特 ...

    • 中藥降血壓高食療1
    • 中藥降血壓高食療2
    • 中藥降血壓高食療3
    • 中藥降血壓高食療4
    • 中藥降血壓高食療5
    • 派糖措施
    • 房屋及相關稅務政策
    • 2022/23年度港府財政及庫房情況
    • 2023/24年度港府財政預測
    • 胡‧說樓市 X Roots按揭獨家優惠!
    派$5,000消費券,分兩期發放,首期$3,000最快於4月發放
    寬減100%利得稅,上限$6,000
    寬減100%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上限$6,000
    寬減首兩季住宅物業差餉,每戶上限$1,000
    調整住宅及非住宅物業印花稅 (第二標準稅階,亦即首置人士適用),$300萬以下首置物業印花稅$100
    未來五年提供不少於72,000伙私樓用地 (60%新發展區,40%鐵路及市區官地)
    今年度潛在土地供應2.05萬伙私樓
    已覓地興建36萬伙公營房屋,滿足未來10年需求
    2022/23年度預測收入$6,038億,較原先預算低15.7%,因地價及印花稅收入減少
    2022/23年度地價收入$711億,較原先預算低40.8%
    2022/23年度印花稅收入$670億,較原先預算低40.8%
    2022/23年度財赤1,398億,財政儲備降至8,173億
    預測整體開支$7,610億,按年減少6%
    預測總收入$6,424億 (賣地收入預測$850億,印花稅收入$850億)
    預測年度赤字$544億,財政儲備料降至$7,629億

    自《胡‧說樓市》專頁開通以來,我們不時收到谷友來訊查詢不同置業疑難,當中按揭是最常遇見的問題。有見及此,我們連同網上一站式樓按比較平台「ROOTS上會」找來獨家按揭優惠!《胡‧說樓市》谷友將尊享AI按揭評估,輸入所須資料後,可得悉自己的可負擔樓價,提升上會機率,而透過指定連結成功申請按揭,包括新盤、二手樓、村屋、新居屋、綠置居等,都有機會獲取最高$7,000的禮券獎賞,無論新按揭申請、轉按、加按都適用! 申請與領獎詳情,請按以下連結跳往:

  3. 全面撤辣、救市措施. 即日起撤銷住宅物業的額外印花稅 (SSD)、買家印花稅 (BSD)、新住宅印花稅 (NRSD),換言之,所有辣稅已成歷史,無論是公司客、境外客、非首置客,只需要繳付首置印花稅。 進一步放寬物業按揭貸款的逆周期措施,並調整其他與物業貸款相關的監管政策,當中包括放寬按揭成數,並暫停實施按揭壓力測試。 換言之,2024年2月28日起,所有住宅物業買家,都只需要跟從以下印花稅稅階繳稅: 金管局五招托市,取消壓力測試. 暫停實施假設加息2厘的按揭壓力測試. $3,000萬或以下自用物業,按揭成數上調至70%;$3,500萬或以上自用物業,按揭成數上調至60% 非自用住宅物業按揭成數由50%上調至60%;非住宅物業按揭成數由60%上調至70%

  4. 在「薈鳴」毗鄰的「鳴鳳街18-24號」,早前已經被其他財團收購,現時地盤已經平整,這個項目早前獲批建一幢18層高商住物業,總樓面約28,900呎,而宏安地產在不遠處的「飛鳳街31-45號」也有另一個項目,亦已獲批建一幢19層住宅,提供250個單位。

  5. 法定提取強積金的年齡為65歲,如要提前提取,必須有特定理由,包括為長期服務金對沖、罹患末期疾病等,至於以. 「永久離開香港」為由提前提取,必須向當局宣誓證明,作假誓是為違法。 或者你會說,金額中亦有包括非本港永久居民的僱員,但根據法例,非本港居民需要在港工作超過12個月才需要供強積金,而且以時間而言,本港居民在港工作的時間最多,所佔的金額亦理應最多。 *資料來源: 積金局. 預計移民潮將持續. 除疫症外,中美關係緊張,加上美國制裁香港的因素,除會繼續減低外來工作人口外,亦衝擊不少港人信心,加上台灣及英國等地相繼向香港開放「逃生門」的移民途徑,將增加港人移民誘因,相信移民潮將持續一段時間。 若然港人對居住環境的信心一步步削弱,將對樓市需求帶來壞影響,隨時左右後市發展。 想知更貼身嘅資訊?

  6. 2024年4月12日 · 但大家都可以想像到,如果擔保期隨樓齡愈大,銀行的風險變相愈,故銀行不得不扣減按揭成數或按揭年期來自保。 所以這也導致過去居二市場上,樓齡愈大的物業,反而價值愈低,亦愈少人問津,情況有點像衍生工具窩輪般。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