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1月9日 · 而胸腔主動脈瘤是全球第二常見的主動脈疾病所指的是主動脈出現永久性擴張其直徑比鄰近正常主動脈的節段大超過50%或直徑達4.5厘米或以上。 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心胸外科組主任黃鴻亮分享,團隊自2020年10月起引入新型混合人造血支架,其設計 ...

  2. 2016年11月24日 · 原因包括動脈粥狀硬化中層囊腫壞死感染外傷主動脈血管缺陷馬凡氏症候群及剝離等。 動脈瘤發病緩慢,早期無症狀和徵兆,逐漸擴大後,因動脈瘤壓迫周圍組織,其臨床表現因動脈瘤的大小、形狀、部位和生長方向而有不同。

  3. 2016年6月15日 · 瑪麗醫院心臟內科顧問主管陳漢鏵稱主動脈心瓣疾病屬常見的心臟病之一成因包括退化先天性或感染等令主動脈心瓣變得狹窄或出現倒流導致患者氣促胸口痛或昏厥等。 患者一旦有徵狀,若不更換心瓣,兩年內死亡率高達50%。 傳統治療為病人進行開胸手術植入人工心瓣,但手術風險高。 瑪麗醫院心臟內科副顧問醫生林祥智稱該院近年引入的TAVI屬微創手術創傷性較低及康復時間較短。 以導管將人工心瓣經病人大腿股動脈運送到心臟,張開後取代原有心瓣。 最新路徑是經心主動脈或心尖植入,位置可更精準,特別是需要再次更換人工心瓣的病人。 當病人的股動脈、腹部大動脈狹小或鈣化,導管不能到達心臟時,新路徑為醫生及病人提供多一個選擇。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19年9月2日 · 主動脈撕裂意指本應位於血管內膜內流動的血液因內膜與中膜之間出現裂縫血液因此衝破內膜流入中膜與外膜之間的假腔之中由於主動脈高壓力撕裂可以沿着動脈一直延伸甚至有機會衝破血管外膜使主動脈破裂造成出血危及性命

  6. 2021年8月16日 · 長者常感氣促胸痛及暈眩或因主動脈心瓣狹窄所致本港近年引入導管主動脈瓣植入手術TAVI),經大腿血管把人工心瓣置入心臟但手術過程中或會擠壓到血管內壁鈣化物等雜質若不慎上腦便會引致中風

  7. 2021年1月7日 · 高血壓是都市常見病不少高血壓患者可能出現血管病變患上胸主動脈瘤過去要檢查這個病需要由價值最少1,000萬港元的電腦掃描才能進行不過中文大學醫學院一個團隊經過橫跨3年追蹤1500多名高血壓患者的實驗後 (7日)發表一項研究結果發現以價值僅10萬港元的手提心臟超聲波掃.

  8. 2020年10月17日 · 周邊動脈血管栓塞指主動脈以外的血管有粥樣班塊於內壁形成導致血管收窄及閉塞無法供應足夠血液向下肢現時社區有向高危群組進行上下肢血壓比指數(ABI)篩查評估血管阻塞程度及早找出病患惟指數有機會受其他因素影響或需作更詳細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