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9月8日 · 黃梓謙認為示威者對於爭取五大訴求是「『一個都不給必須五個全給都不是主流聲音從0到5之間還有很多因素又或者0到5的框架以外還有其他選項這可能才是社會大多數」。 (資料圖片/歐嘉樂攝) 但所謂「叫停過激抗爭」或是「與激進示威者做出區隔」,在不少反修例者看來,無疑是要求「和理非」與「勇武」割席。 對於從來沒有參與任何勇武或衝擊行動的「和理非」Kay而言,她不認為自己有任何資格指導別人,什麼才是最好的抗爭方式。 不過,Kay也不願意被簡單標籤,並以「欖球」比喻香港社會,認為支持兩極的人佔少數,「不能用一條線說你是支持政府或者支持示威者。 我不需要把自己放在勇武或和理非的群體裡面,因為每個人對每件事都有自己的看法。 「我只是普通市民,我憑什麼覺得自己比別人厲害,所以別人必須聽我的?

  2. 2019年9月5日 · 港聞. 政情. 【逃犯條例五大訴求變四項行動 林鄭:展對話需基礎(附全文) 撰文:沙半山. 出版: 2019-09-05 18:00 更新:2019-09-06 10:56. 特首林鄭月娥昨天4日透過視像講話宣布正式撤回逃犯條例修訂草案但社會上仍有不少人擔心法案會捲土重來並為將來再有暴力事件時實施緊急法鋪路。 她今早會見傳媒解畫,以下為其開場發言和答問內容。 各位傳媒朋友、各位香港市民,昨天我發表了錄像講話,詳細和完整回應了有關修例工作中社會的「五大訴求」,更重要的是提出了四項行動,希望能夠讓我們從今日香港面對的困局走出一步。 我們的四項行動:第一,特區政府會正式撤回條例草案,完全釋除市民的疑慮,做法將會由保安局局長在立法會復會後宣布撤回條例草案。

  3. 2019年9月24日 · 對於民間五大訴求,「Vasco W.」five demands are nonsense」(五大訴求是廢話),當中撤回暴動定性釋放被捕人士等相關訴求亦是違反法治更批評暴徒焚燒國旗主張港獨。 「Vasco W.」帳號在今晚10時突然關閉,現時已無法瀏覽。 根據「Vasco W.」的共同朋友圈,內有不少任職警隊的外籍警官,而「Vasco W.」的個人資料亦與韋華高十分相似,同樣在1990年於加拿大約克大學(York Unversity)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畢業,之後就加入香港警隊,2003及2007年先後在英國曼切斯特城市大學(The Manchester Metropolitan University)修畢英國法律專業共同試(CPE)及取得法學學士學位(LLB)。

  4. 2019年8月30日 · 記者五大訴求是撤回修例收回暴動定性追究警察濫權撤銷定罪雙普選。 部份是法律容許,撤銷控罪可能法院判決之後,特首可以特赦的,你覺得可以做到嗎?

    • 社會需更多經濟改革
    • 未兌現的民生承諾
    • 動盪是社會問題的照妖鏡
    • 相關文章︰

    「香港不僅需要更自由的社會,還需要更為公平的社會。」香港科技大學公共政策學實踐教授、領導力與公共政策高級培訓項目主任劉浩典表示,現在的五大訴求明確卻狹義,主要與反對《逃犯條例》及要求政府回應示威訴求相關,嘗試爭取更大民主及政制改革。劉浩典直言,民主化並非完全在香港政府計劃之中,而且不能在短期內實現,但不代表香港不能邁向民主化,「民主有不同的形式,如一人一票選特首的直接民主,也可以爭取協商民主,與群眾一起解決問題,互相尊重地商討香港的問題與未來。」 劉浩典認同追求民主的訴求,但他認為這在當下香港未必切實可行,或需以十年計時間去達成。他相信,短至中期而言,政府更有機會回應與社會不平等相關的訴求。 時代在變,市民尤其是年輕人不僅只考慮切身的民生問題,亦關心政治制度上的民主、社會的公義、公平等等。只...

    另一邊廂,政府也只推出一些小修小補的措施。今年年初,政府召開記者會公布十項改善民生政策措施(見表),包括將現時的長者兩元乘車優惠門檻由65歲下調至60歲、改革長者生活津貼計劃、將法定假期增加至17日等,預料各項措施涉及100億元經常性開支,即政府經常性開支會增加2%。當時,特首林鄭月娥否認措施是為過去半年的施政失誤「補鑊」。 意圖難以揣度,但相隔近半年後,措施的推行進度如何?在這十項民生措施中,儘管政府一早表示落實時間各異,除了發放現金津貼程序較迅速外,不少措施均需時研究,亦有不少距離落實之日遙遙無期。例如增加法定假期一事,事實上勞工顧問委員會曾於去年進行討論,但未有共識,政府亦未諮詢商界意見;而為低收入人士代供5%強積金或於2024年方可全面落實。 更重要的是,財政預算及社會政策應以長遠惠...

    恐懼無助政府施政。劉浩典認為,對政府而言,社會動員、抵抗及壓力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政府不應懼怕社會動員,而是應學習如何面對社會壓力,以及向正確方向前進。香港經濟結構單一,面對衝擊時更顯得脆弱。他說,一直以來,香港經濟過分倚賴旅遊業,並且很大程度向內地旅客及資本傾斜,因此,香港需要更多元化的經濟。他認為,在接下來的五年,大型的社會保障改革、失業援助、退休保障、房屋保障等減少社會不平等的措施,以及再重新定位香港經濟應可付諸實現:「香港政府有能力及願意推動改革,長遠而言對社會及市民也有益處。」 只是每當談起大刀闊斧的改革,政府都會搬出「加大財政負擔」等說詞推脫。「政府對福利有錯誤觀念,沒有視之為投資。」劉浩典解釋,若政府改善住屋保障,市民對未來會更有信心;若政府提供退休保障,實際上也可刺激經濟,這些...

    反修例風波一周年|香港生了一場黃藍對立的「顏色政治病」 【文憑試】反修例後遇新冠肺炎 被選中的一群學生? 反修例風波未了 政府改革路上何去何從? 【逃犯條例】制度維護者問反修例——香港到底贏了什麼? 【逃犯條例】政府無為市民無力 林鄭為何有管治難善治 上文刊登於第217期《香港01》周報(2020年6月8日)《疫情及社會動盪後 香港會出現新五大訴求嗎?》。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01倡議】聽四代人之苦 解深層次結構矛盾 《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或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閱讀更多深度報道。

  5. 2023年3月16日 · 五大訴求在政治現實上並不現實. 代表陳志全的大律師馬維騉盤問區諾軒時指出若政府回應五大訴求中其中一兩個是否有部份人會接受區說:「唔排除社會上有一定程度既人咁諗。 」惟他指在政治現實上完全實現五大訴求是唔現實」,又稱:「相信政府唔會接納五大訴求全部內容。 政治始於談判和妥協 民主要一步一步走. 區強調政治始於談判和妥協,他本人而言,最終目標是真普選,但民主路是需要一步一步走。 他稱根據2019及2020年的情況,若政府突然表示明日將有真普選,是不現實的,至少程序上有好多關卡,亦要顧及各界意見。 至於「五大訴求,缺一不可」是否有合理機會實現,區說:「係一個好難既機會。

  6. 2019年8月6日 · 一批聲稱是網上討論平台連登用戶的人士組成民間記者會」,於今日6日會見傳媒呼籲港府盡快回應民間五大訴求並且要調查警隊濫權行為及721元朗事件出席記者會發言的三人都只是提供化名。 發言人重申,他們並非大台,僅屬宣揚民眾聲音平台。 然而,他們不論向傳媒發出的新聞稿所載的內容,以及在記者會中的發言,均無正面回應連日示威者暴力升級的行為及應否作出譴責,只重申「不會割席」。 罷工集會全港遍地開花,最終釀成多區衝突,警方多次施放催淚彈。 (張浩維攝) 聲稱來自百多人群組. 「民間記者會」今日召開,大會3名發言人均身穿黑衣、頭戴頭盔及口罩,在旁亦有手語翻譯員即場翻譯。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