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2年3月30日 · 這名男子介紹說,他這裡的代理掃墓價位一般是3000元左右,如果是在河北省,最高則要兩萬元。 要是去外地掃墓,那就另作計算。 磕頭喊爹媽 稱多 ...

  2. 2014年4月9日 · 清明節掃墓能體現慎終追遠的傳統。資料圖片 清明掃墓,看 瓷相上的父母,想起了從前一個清明。 先父5歲喪母,距今百年了。

  3. 2020年10月12日 ·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 」出自《論語》,意思是:父母歿,要慎重地辦理喪事,依禮盡哀;祭祀祖先時,要祭盡其敬,追念先人。 這種思想的文化根源,正是中國人講求飲水思源、不忘本的精神。 我們生而為人,得感念父母授以髮膚;我們能夠成長,得感恩父母夙興夜寐的照顧,父母是我們的根本。 所謂「百行孝為先」,所有德行之基礎,是盡孝──對生你、養你、育你的人敬之、孝之,不忘本。 對在世的父母如是,對過世的父母如是,對父母的父母的父母──我們的先祖,也如是。 只要做到這樣,淳厚、善良就能成為整個民族的風尚了。 今天有人認為談孝道,談慎終追遠,談飲水思源,是訓誡,是說教。 其實,這些美德本源於情感,情感發源於人內心對他人的敬愛、尊重、愛惜......發乎於心,形於德行。

  4. 2006年3月29日 · 清明節孝子賢孫紛紛到先祖先人墓前掃墓慎終追遠表孝思並不因現代科技世界而失棄。 掃墓祭祖並非迷信,而是優秀的傳統習俗,不能遺棄淡忘。

  5. 2011年4月6日 ·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林舒婕 廈門報道)內地不少城市出現「代客掃墓」新服務,只要三、五百元便能幫助不能回家的顧客解決祭奠親人的煩惱。

  6. 2014年4月9日 · 常見的疑問代詞有:誰、孰、何、曷、胡、安、焉、奚、惡與蓋等;常用的疑問語氣詞有:乎、諸、與、歟、邪與耶等。 例如《木蘭辭》「安能辨我是雄雌? 」一句運用疑問代詞「安」表示疑問,意即「能否分辨我是雄性或雌性呢? 」又如《師說》中「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一句運用疑問代詞「孰」示疑問,強調人不是一出生便明白事理的,怎會沒有困惑呢? 文言句式,可謂理解文言篇章的基礎,同時也是考評局必考的題型。 每年文白語譯的出題,不外乎是文言句式的考核,考生不可不察。 模擬試題.

  7. 2013年3月24日 · 當被問及如何看待原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林毅夫屢次表達想回台為父掃墓,卻始終無法成行一事時,蔣孝嚴稱:「我們能夠體會林毅夫先生的心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