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學校資訊 | 伍少梅中學. 學校簡介. 早於1964年香港政府和香港教區白英奇主教為了配合城市設計和應付工業教育的需求,邀請天主教慈幼會考慮在葵涌區興辦一所工業中學。 慈幼會會長蕭希哲神父雖然感到經濟能力薄弱,但有賴熱心公益、愛護青少年的殷商梁伍少梅女士鼎力支持,再蒙政府撥地及支付百分之八十建築費,於1968年6月舉行動土儀式,開始興建校舍及鮑思高青年中心。 1972年學校正式上課,六班中一學生在校監邱心源神父、校長黎如漢修士、財務主任江華年神父和八位年青的老師領導下,開始為學校寫下新的一頁。 本校由創校至今,一直秉承慈幼會辦學宗旨,致力全人教育,著重學生的均衡發展。 伍少梅校園設施. 辦學團體. 鮑思高慈幼會源自意大利,為天主教會內專責教育青年工作的男修會,教育事業遍佈全球百多個國家。

    • 校長分享

      在天主教慈幼會伍少梅中學擔任校長一年多,握手次數數不勝 ...

    • 學科資訊

      學科資訊 | 伍少梅中學. 學與教. 本校乃一所政府資助中學, ...

    • 招聘資訊

      您相信教育是為了成就每一位青少年的生命,而並非只是為了 ...

    • 聯絡我們

      Information for non-Chinese speaking parents

    • 傳媒報導

      伍少梅中學 的體育教育除了旨在提升同學的運動技巧與知識, ...

    • 長者學苑

      慈幼會伍少梅中學長者學苑

  2. 天主教慈幼會伍少梅中學 Salesians Of Don Bosco Ng Siu Mui Secondary School. 辦學宗旨:以宗教、仁愛、理智、及基督福音作為最高指引,培育全人均衡發展。 培育積極人生,在成長過程中產生美麗的成果,透過不同的活動誘發他們自我完善的動力,以及培育他們擁有關心自己,關懷別人,愛護學校和社會的心。 天主教慈幼會伍少梅中學外觀照片. 學校位置 :葵青區 › 新界葵涌葵合街30號。 學校地圖 。 學校類別. 資助、男校、天主教;位於葵青區. 香港有 360 間資助中學,佔整體約 78%;香港有 29 間男子中學,佔整體約 6%;香港有 88 間天主教中學,佔整體約 19%;了解更多: 中學分佈圖表 。 全港中學分佈詳述 。 創校歷史.

    • 伍少梅中學1
    • 伍少梅中學2
    • 伍少梅中學3
    • 伍少梅中學4
    • 伍少梅中學5
  3. 天主教慈幼會伍少梅中學 (英語: Salesians of Don Bosco Ng Siu Mui Secondary School ),是位於 香港 新界 葵涌 葵合街30號的一所津貼中學,由 鮑思高慈幼會 於1972年主辦。 屬於 葵青區 男子學校,佔地7,400平方米。 學校目前除了取錄香港學生之外,亦取錄南亞裔與新移民學生 [3] 。 由創校至今,該校曾易名兩次;先於1987年由 伍少梅工業學校 (Don Bosco Technical School,簡稱DBTS,與校訓簡稱相同)改為 天主教慈幼會伍少梅工業學校 (Salesians of Don Bosco Ng Siu Mui Technical School),後於2005年改為現稱。

  4. 伍國偉老師 若學生懂得尊重,很多問題會迎刃而解。 學生尊重老師,就不會在課堂上竊竊私語或做其他無關的事情,亦會盡力完成老師安排的工作...

    • 伍少梅中學1
    • 伍少梅中學2
    • 伍少梅中學3
    • 伍少梅中學4
    • 伍少梅中學5
  5. 天主教慈幼會伍少梅中學(Salesians of Don Bosco Ng Siu Mui Secondary School)是位處於葵青區的一所資助中學。 學校是一間天主教的男校,創校於 1972年,校訓是「恆善致知」,現在的辦學團體是 天主教鮑思高慈幼會 ,現任校監為蘇志超神父,校長為李建文先生。

  6. 天主教慈幼會伍少梅中學 (英語: Salesians of Don Bosco Ng Siu Mui Secondary School ),是位於 香港 新界 葵涌 葵合街30號的一所津貼中學,由 鮑思高慈幼會 於1972年主辦。 屬於 葵青區 男子學校,佔地7,400平方米。 學校目前除了取錄香港學生之外,亦取錄南亞裔與新移民學生 [3] 。 由創校至今,該校曾易名兩次;先於1987年由 伍少梅工業學校 (Don Bosco Technical School,簡稱DBTS,與校訓簡稱相同)改為 天主教慈幼會伍少梅工業學校 (Salesians of Don Bosco Ng Siu Mui Technical School),後於2005年改為現稱。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