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1. 公眾電話調查(15 至64 歲) 此部份主要收集市民對香港賭博情況的意見。 共完成2 045 個隨機抽樣的電話訪問。 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賭博參與率. 1.1 61.5% 受訪市民表示在過去一年曾參與賭博活動。 賭博參與率呈下降趨勢,由2001 年的77.8% 和2005 年的80.4%, 下跌至2008 年的71.3% 及2012年的62.3%, 在2016 年進一步下跌至61.5%。 參與賭博的人口特徵、賭博模式和行為. 1.2 56.4%( 人數=823)的受訪市民( 總人數=1 460)表示在十八歲或以上第一次參與賭博活動。

  2. 馬會以獨特的非牟利模式經營,並由義務任職的董事負責決策和監管,讓馬會在克盡社會責任下提供博彩服務。. 馬會將收益撥捐予慈善,是本港最大的公益慈善資助機構。. 多年來,馬會的慈善項目直接或間接惠及75%的本地人口。. 馬會同時亦為本港最大單一 ...

  3. 未成年人士賭博與非法賭博的關係非常密切,互聯網上提供的非法及境外賭博網站數以千計,這些網站不受任何監管,大部份沒有顧客年齡限制,或毋需使用者出示身份證明文件;不少並提供借貸賭博,為未成年人士大開方便之門。 香港社會資訊科技發達,令青年人接觸非法賭博機會大大增加。 港人的流動數據用量為全亞太地區之冠,當中不少用戶是學生;2013年調查發現90%的本地學生擁有智能手機,其中接近一半每天使用智能手機的時間超過三小時,他們可隨時隨地透過手提電話參與非法賭博活動。 有關港人瀏覽非法賭博網站的最新調查亦顯示,本港至少有二十三萬人瀏覽和光顧非法賭博網站,未成年人士佔10,000名。 合法博彩年齡. 未成年人士賭博與非法賭博的關係非常密切,互聯網上提供的非法及境外賭博網站數以千計,未成年人士易墮賭博陷阱。

  4. 協助問題賭博人士大致分為三大層面:. 處理財務錢債等緊急問題. 協助問題賭博人士發掘和參與一些令自己感到愉快的活動來代替上網賭博,將癮頭轉到沒有傷害的興趣上,讓患者從中找到滿足感,減少渴望賭博的慾望。. 由於部分問題賭博人士可能同時出現 ...

  5. 香港政府的一貫政策,是把賭博活動限制於少數規範及受監管的途徑,同時嚴厲打擊非法賭博活動,以及其帶來一連串的社會問題,例如欺詐、未成年人士賭博、高利貸、黑社會和犯罪活動等。 香港賽馬會獲政府授權,是本港唯一獲認可營辦賽馬及足球博彩的機構,並代政府管理六合彩獎券。

  6. 「共創成長路:賽馬會青少年培育計劃」 由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於2005年主導推行的「共創成長路」計劃,與政府和本地大學合作,透過全面及針對性的培育活動,推廣青少年全人發展的信念,培訓他們的內在潛能、確認他們的能力、加強他們與他人的聯繫,藉以建立健康的信念和清晰的價值觀。

  7. 基金推行「平和基金資助計劃」和「平和基金學校活動資助計劃」,鼓勵社區組織及學校舉辦教育活動,在社區及學校層面宣傳預防病態賭博問題的訊息,至今已有140間非政府機構和學校獲得資助,兩項計劃推行至今,獲資助的活動參加者超過400萬人次。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