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L. Koumas (44')
    J. Danns (73', 88')

    其他比賽

    足總盃終場
    2月 6日vs屈福特
    W
    3 - 0
  2. 頓悟,是漢傳佛教一個很獨特的論點,一般被認為始於支道林與竺道生。. 此派認為成佛開悟,進入無生法忍,是一個跳躍式的過程,而不是漸進式的,這被稱作頓悟成佛、即生成佛。. 與此相對,稱為漸悟。. 漸悟認為,成佛有次第性,要一階一階向上,慢慢 ...

  3. 在生活中以電鍋煮飯的過程,來比喻來說明漸修與頓悟,在電鍋煮飯的過程中,首先是量米、洗米加入適量的水放入鍋內,然後插電,按下開關,開始加熱煮飯,直倒開關,喀的一聲跳起來,還要再上悶一段時間,才能煮出一鍋香Q可口的飯。 過程中量米、洗米到加熱煮飯的步驟,就如漸修的過程,必須按部就班的加功用行。 而開關喀了一聲跳起來的剎那,就好比頓悟 表示悟道的因緣成熟,但此時不可馬上掀開鍋蓋,仍須再悶一段時間,才能使飯炊得於均勻,熟得透徹,飯也才會香Q可口。 如此再悶一段的過程,就是保任存養的工夫,修行也是如此。 好比我們人生經過種種考驗,轉了一圈,回到原點,恍然大悟,原來如此了解了,人生經過種種考驗轉了一圈,是漸法原來如此,了解這般,是頓悟,法不在高下,修行要一步一腳印。 我要檢舉. 台長: 福哥.

  4. 2020年12月30日 · 《入行論》云: “ 一切涅槃,我心滅度,一切終頓捨,施諸有為勝。 《入行論》說:施捨一切給有情,便能證得涅槃,而我的心是想修證涅槃,我所擁有的一切身體、受用等,終究會頓時捨棄,與其在痛苦中捨離,不如趁現在自在、有自主時施捨 ...

  5. 看看誰要跟我ㄧ起 的呢XD 不過我一定要少一點- - 不然我完美的暑假計畫就泡湯了 !! ((到時候 真的只能去泡湯。。 原因:累垮喏 2008-01-13 16:14:15 版主回應 期帶哪科會被當喔 歐歐 可能是全部喔 哈哈 要去泡湯阿 我有優待券喔 ...

  6. 2020年7月20日 · 《入行論》云︰「舍一切涅槃,我心滅度,一切終頓舍,施諸有為勝。 《攝波羅蜜多論》云:「資財無常現可見,若能任運起大悲,當知布施極順理,猶如他物寄自舍。

  7. 2020年7月5日 · 一、 前言. 咱原本清淨莊嚴的本性,不增不減,不垢不淨,不生不滅清淨無染,自由自在。 落於後天,陰陽對待,氣禀所拘,物欲所蔽,迷失了咱本來清靜潔白無染本來面目,圓陀陀,光灼灼那個靈明自性。 因為三清四正是白陽修道人必須共同遵守的佛規戒律,「戒律是超生了死的根本,不懂戒律,不遵守戒律,犯了過錯過失,就如收入不夠支出,因此修道必須要有戒律來約束咱,減少咱的過失、過錯。 現今三期末劫,三曹普渡之時,乾坤合辦要發而中節合情、合理、合辦當中要有分寸。 行人,要時時謹慎自己,不能讓自己太過方便。 本身修持不嚴、修持隨意,則學習也是。 無法以佛心用事,只有停留在血心用事。 當修道不能「以覺為師」時,必須要靠「戒」來約束自己。 戒律是解脫之道,不是增加束縛。 戒律是攝心之道,不致為所欲為。

  8. 2020年7月18日 · 諸不共之修事,若有慧力,如下所寫皆當善。 若慧劣弱,可暫舍置所引教文,唯當修習應時義體。 此等雖是思擇而修,然除應修諸所緣外,餘善不善無記等上悉不應散。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