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1. 指古代诗文中为求协韵或句法变化而倒置文字的现象。 2. 指古书文句在传抄、刻印中颠倒误置的字。 如《 淮南子 ·原道训》:“游微雾,鹜恍惚。 ”“恍惚”应与下句押韵为“ 惚恍 ”。 示例. 播报. 编辑. 古语中倒文的事例. 《左传·昭公十九年》引谚语“室于怒,市于色”,按通常顺序是“怒于室,色于市”(在家里发了脾气,到外面还一脸怒气)。 《闵公元年》:“不如逃之,无使罪至,为吴大伯,不亦可乎? 犹有令名,与其及也。 ”按通常顺序应是:“与其及也,不如逃之,无使罪至。 为吴大伯,犹有令名,不亦可乎? ”(与其遭殃,不如逃走,不让罪名临头。 出走后做个吴国太伯那样的人,还有美名,难道不好吗?

  2. 文章的一种写作手法. 展开 3个同名词条. 收藏. 查看 我的收藏. 0有用+1. 0. 倒叙(flash back),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先后 发展顺序 进行叙述。. 电影及小说创作中常用。. 叙事 ...

  3. 1.记叙文的六要素: 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记叙文的人称: 第一人称 (真实可信)、 第二人称 (更加亲切)和 第三人称 (更加广泛)。. 3.. 记叙文的线索 :1.人线 2.物线 3.情线 4.事线 5.时线 6.地线. 4.记叙文的叙述顺序:顺叙 ...

  4. baike.baidu.com › item › 倒倒_百度百科

    ,汉语一级字 [1] ,读作dǎo、dào,最早见于篆文 [2] 。. 本义指回到家中躺卧休息。. 后引申为因立不稳而坠落,垮台。. 又由本义引申为反置,反转,转换。. 以上读dǎo。. 又读dào,由反置,反转,转换引申为表示吃惊、反讽、加强语气 。. 又引申为反置容器 ...

  5. 记叙文六要素一般指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有人认为此提法不妥,一般的 记叙文 中经常出现时间模糊、地点不明甚至不交代的情况。. 其实此处的“要素”是写记叙文时必备的,孩子从小写 习作 必须交代清楚六要素,至于文学的 模糊 ...

  6. 倒句,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dǎo jù,意思是指古人诗文中的词﹑词组或短语等成分倒置的句式。

  7. 1.即倒文。.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文说·倒用字》:“诗中倒用字独 昌黎 为多,《醉赠张秘书》曰‘元凯承 华 勋 ’,《赴江陵》云‘所学皆 孔周 ’……《和盘谷子》云‘推书扑笔歌慨慷’,皆倒字类也。. ” 唐 杜甫 《敬简王明府》诗“骥病思偏秣” 清 仇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