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價值觀(Values)是個人對於事物重要性的評價與所持的看法。 它對生活模式有很大的影響力,會影響一個人的立場、行為和決定。 當面對不可兼得的選擇時,我們的價值取向,就顯而易見了。
      www.lss.edu.hk/sites/default/files/sites/default/files/f1-ls-cwsj_30-3-2020-ws.pdf
  1. 其他人也問了

  2. 有些學者指出,價值觀是一種概念,:Kluckhohn(1951)認為價值觀是個人所擁有的一種概念,此概念可能是明顯的或隱含的,影響人們的行為且能輔助個人去判斷社會的現象與社會事實(引 自蔡漢賢,1984);陳秉璋 信木(1990)指出價值觀是一種對待互補性的概念或觀念,擁有滿足人類需求能力的外在存有與追求滿足該需求的主觀認定,當兩者發生對待的互補關係時,價值概念方才產生。 因此價值觀乃是個人為滿足個人需求所持有的一種概念,用以判斷社會現象與社會事實。 3、價值觀是一種信念. 價值觀可以說是個人在社會生存下的信念,像R0keach(1973)認為價值觀是個人或社會偏好某種方式或生存目標的持久信念(引 自邱奕嫺,1999),因此 ,足以驗證價值觀是一種信念。

  3. 由於各學者從不同觀點來探討價值,因此價值的定義包含甚廣,李慈梅. (2003 )將各學者不同的定義進行分類,整理過後如表2-1-1所示: 表2-1-1各學者對價值定義之分類表. 資料來源:李慈梅(2003)。 我國報紙運動新聞之運動價值分析研究--以民生報中國時報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台北除了上述五種分類外,尚有學者從多方面切入,對價值做較為詳盡的解釋。 郭為藩(1972)認為價值的觀念可以從三方面加以了解: (一)價值是一種明確或隱含的邏輯概念,是「認知的」;價值是「意欲的」, 影響到行動方式的選擇、目標的決定、手段的採用;價值代表「可欲的」 事物。 所以,價值顯示個人對事物的欲求及行動傾向,可以預測個人行為。

  4. rportal.lib.ntnu.edu.tw › bitstream › 20第二章 文獻探討

    綜合以上學者的觀點,研究者將價值觀定義為:價值觀是一種兼含認知情感及意向的持久性信念,乃個體用以判斷事物的標準,並導引個體行為滿足個體需求及達成個體目標而此一持久性信念非一成不變,亦會受個人需求的轉變或社會環境的影響而變動價值觀的特性 . 關於價值觀的特性,研究者綜合Rokeach(1973)、陳寶山(1986)及盧慧凌(1999)的說法歸納如下: . 價值觀是一種兼含認知、情感、行為等三種構成要素的信念。 價值觀具有普遍性。 價值觀不僅是偏好的概念(conception of the. preferable ),同時也是偏好本身(preference)。 對任何人、事物或理念的偏好皆蘊含著價值觀的表現。 3. 價值觀具有持久性。

  5. 總結而言,學者均視價值觀為信念標準或準則,用來選擇目標或指引行為,且是相當穩定持久的至於工作價值觀乃個人所追求之與工作有關的目標(Super, 1970;吳鐵雄,1996),亦即個人內在所需求的及從事活動時所追求的工作特性工作價值觀亦是種偏好,如Pryor(1979)即將工作價值觀定義為個體在工作中偏好或喜好做的事綜合而言,工作價值觀乃是個人工作時所持有之信念,用以評斷工作相關事物或行為的準則,並反映個人需求及偏好,以引導態度傾向行為方向和追求工作目標。 對於工作價值觀的分類及內涵,Super(1970)將工作價值觀分成十五個向度,包括:成就感、經濟報酬、工作穩定性、獨立性、多樣性、創造性、聲望、生活的方式、利他主義、美的哲學、與上司的關係、智力的刺激、環境、同事、管理面。

  6. 價值觀的研究一直是社會學與社會心理學等社會科學研究者的研究重點正如同態度是早年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核心美國社會心理學大師Rokeach 也認為價值概念比其他概念更應該佔有核心的位置」。 在他的價值理論建構中將價值視為文化社會與人格的依變項以及態度與行為的自變項他認為要瞭解與預測一個地區人們的行為必須瞭解其價值過去三十多年來價值觀的研究者們也一直努力在建構能測量個體價值體系的衡鑑工具並且尋找影響價值的因素與瞭解價值如何影響人們的行為。 〈 線上閱覽 〉. 〈 華藝全文下載 〉. Posted in: 14 價值觀的形成與變遷. Comments are closed. ← Previous Post. Next Post →.

  7. 事物就是我們的工作價值觀在工作中,想追求的事物有相當多面向, 例如:自我能力的實現階級地位金錢報酬及人際關係等,而工作價. 值觀既影響我們想要追求的面向動機,也影響了工作行為表現(Fishbein, 1967)。 過去已有學者利用個案公司在不同國家的子公司為例(張舒雄,2003; 莊博貴,2003 )或者以部分地區取樣代表國家(吳菁芳,2004; 薛英宏, 2000),將國家文化因素納入影響工作價值觀之因素作探討,然而缺乏以大規模的調查資料,分析探討不同國家文化下,對工作價值觀造成之.

  8. [2] 世界價值觀調查 (英語:World Values Survey) ,監控和分析民主對外國人和少數民族的寬容對兩性平等的支持宗教的作用和宗教的變化水準的支持全球化的影響對環境的態度工作家庭政治民族認同文化多樣性不安全感和主觀幸福感。 [3] 價值觀也可以說是一種深藏於內心的準繩 [4] ,在面臨抉擇時的一項依據。 價值觀會指引一個人去從事某些行為,例如: 「 誠信 」的價值觀,會讓人坦承面對困境及對別人說明事情的真相,提昇別人對其的 信任 度。 「 紀律 」的價值觀,會讓人依規定行事,產生執行力。 「關懷」的價值觀,會讓人關心別人,瞭解別人的困境,對別人有 同理心 。 「自我」的價值觀,會使人「 自我中心 」。 價值觀的通俗定義 [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