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3月25日 · 衛生福利部《嬰幼兒心理發展與育兒EQ成長-家長照顧者手冊-0-6歲適用》則建議,面對寶寶的分離焦慮,照顧者可以先深呼吸先讓自己的情緒平靜下來,以正向的心態回應寶寶,以溫和的態度和語氣,跟寶寶說明要暫時離開的原因,約定要回家的時間即可。

  2. 分離焦慮 (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 簡稱SAD)是指當孩子離開主要照顧者或依賴的親人時,就算只是離開一下子,都會出現「擔心自己被拋棄」、「依賴的對象會受到傷害」等不現實又持續性的心理。 分離焦慮會讓孩子出現不安、鬧情緒、哭鬧不停、作跟分離相關的噩夢、不願獨處、拒絕上學,甚至出現發燒、感冒、頭痛、腹瀉等身體不適的的現象。 儘管孩子哭鬧抗議造成親子間的緊張,但卻是孩子在認知及社會情緒能力發展上的進步,因為孩子已具備「物體恆存」的概念,物體雖然看不到,但依舊存在。 當我們把孩子的玩具藏起來,孩子會出現「找」的動作,就是已具備物體恆存的概念。 這個現象好發於幼童,有些會持續到小學階段,當孩子出現這些症狀時,要好好輔導和治療,多半可以適應。

  3. 2023年5月17日 · 什麼是「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SAD)是指孩子跟父母或主要照顧者分開時會有過分焦慮、不安的狀態。. 原因可能是當孩子開始對父母或主要照顧者產生熟悉感,擔心他們離開就不會再回來,因而有不安的感覺,所以哭鬧不休。. 部分研究發現,分離焦慮 ...

  4. 2019年8月14日 · 幼稚園校長給家長貼士. 鄔校長建議家長可透過以下方法,幫助孩子克服分離焦慮 : 1. 在家中多說有關上學的故事。 2. 放學回家給幼兒一些鼓勵如小食和小玩意,即使幼兒哭鬧或未能適應,都要以輕鬆的語氣鼓勵他們,如「你今日好乖喎,老師話你茶點時有食餅乾,好叻仔呀! 」讓他們對上學產生好感。 3. 嘗試轉移幼兒視線,不要老是提着上學不要哭,反而多提上學或放學途中的美好事物,如「我哋聽日返學又會經過巴士站,數吓幾多個哥哥姐姐排隊等巴士先……」邊行邊說有趣味的事物,讓他們放鬆心情,家長亦要保持開朗。 鄔雪霖校長 綠茵英文(國際)幼稚園將軍澳(圖片來源:新傳媒資料室)

  5. 寶寶分離焦慮大約從6~7個月大時開始發展,這是因為幼兒的感官開始發育,能夠區分主要照顧者是誰並產生依附關係,同時6~12個月大也是發展 物體恆存 概念的重要階段,但在還沒能完全了解「 重要他人即使不在眼前,也不是完全消失在世界上 」之前,當照顧者離開眼前,就容易產生「媽媽不要我了或媽媽消失不會回來」巨大焦慮與恐慌。 寶寶分離焦慮階段: 6個月大左右開始表現出對主要照顧者的信任感與偏好,並且可能表現出對陌生人焦慮。 1歲分離焦慮開始邁向最高峰, 1歲~1歲半是多數幼兒分離焦慮的高峰期 ,通常表現為隨時隨地都想黏著媽媽。 2歲分離焦慮持續發展,直到 3歲小孩分離焦慮現象開始減緩 ,這個階段嬰兒開始能將依戀對象轉移到其他人事物身上,因此能夠忍受照顧者短暫分離。

  6. 2020年9月23日 · 根據醫院管理局所指出,分離焦慮症是焦慮症的一種,常見於兒童及青少年身上。 一般常見的焦慮症狀包括: 生理上 :發抖、心跳加速、頭痛、出汗

  7. 分離焦慮症的症狀可以分為4大類,分別是恐懼擔憂、行為問題、軀體不適和逃避跟分開有關的情景。 每當分離焦慮症患者跟照顧這分離之時,他們都可能有恐懼或擔憂的想法。 他們會擔心照顧者不見了或者遺忘自己,有些甚至會擔心照顧者他們的人生安全。 他們也會擔心自己的安危,有時候這些憂慮天馬行空,例如自己會被綁架或者被殺等等。 他們也有機會出現行為問題,例如哭泣、扭計、投訴等等。 家長要記住,每當孩子出現行為問題,未必是因為他們們頑皮,卻可能是因為他們表達不了內在的不適和擔憂。 分離焦慮症患者也會出現各式各樣的身體不適,例如頭痛、肚痛、頭暈、作嘔、抽筋、心跳等等。 即使他們出現這些症狀,到醫生處作詳細檢查也都未能找到病因,只因心病還需心藥醫。

  8. 2023年6月11日 · 本文將介紹兒童分離焦慮症的表現、成因,以及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克服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症會影響孩子的情緒、學業和社交能力。 兒童分離焦慮症:了解、識別與應對策略 - 香港兒科醫學資訊網

  9. 2017年10月4日 · 分離焦慮」,其指的就是當孩子離開父母親或親密的照顧者時,所出現的負向情緒表現。 依據一般的發展時序來看,寶寶出生時仍沒有主體感覺,「自己」只是這個環境中的一部分,不論被誰抱著、照顧著似乎差異不大,然而到了6~8個月大的階段,寶寶開始體驗環境與主體的差異性,注意到與他人之間的連結,並能感受來自於媽媽或照顧者的愛、關懷與注意,這個時候寶寶對於與主要照顧者的分離會感到不安、擔心、無助,這種對分離的焦慮感受,大部分會持續到2歲半至4歲之間而慢慢淡去。 常見的徵狀表現.

  10. 分離焦慮症(英文: 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是一種當某人與家人或依戀對象(通常是親人)分離時,會經歷過度和持續的痛苦和恐懼並表達不情願的情況。 分離焦慮症通常在兒童中更為常見,儘管它可以在所有年齡中出現。 如果個人的分離焦慮過度和持續,它可能會干擾學校或其他日常活動或出現恐慌症狀。 分離焦慮通常發生在 6 個月大的嬰兒到 3 歲的幼兒之間 。 然而,一些兒童在青少年時期會表現出分離焦慮的症狀,而成年人也可能會經歷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症症狀. 分離焦慮症有一些常見的症狀: 過度並持續地擔心,如果自己離開,所愛的人會經歷可怕的事情. 過度並持續地擔心,如果離開所愛的人,自己會經歷可怕的事情. 由於害怕分離,而拒絕外出、離家、上學、工作或其他地方.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