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1月2日 · 王珈曦31歲):患上淋巴癌的她希望以自身的經歷鼓勵他人她於2004年及2005年分別獲得傑出青少年金獎及第九屆十大再生勇士並在2014第二屆香港移植暨透析人士運動會4項運動賽事奪4金。 蘇子玲(13歲):於1個月大時患先天性膽管閉塞,先後做了兩次通膽管手術, 再於7個月大的時候換肝續命。 曾經有人問起她肚上的疤痕,她視之為令自己更加珍惜及積極面對生命的烙印。 劉曉彤(24歲):天生雙耳深度聽障,比人用多倍努力,終於成功考上理工大學生物科技系。 大學畢業後,她決定以過來人的身份,協助聽障學生在學校生活、社交及學習上,能有更好的適應。 文思皓(14歲):中英混血兒,去年9月開學不到幾天便確診急性白血病,經診斷後發現血液內癌細胞達99.77%,但憑着樂觀性格,經6次化療後,屢次戰勝病魔。

  2. 2017年3月14日 · 2017-03-14. 梁振輝 香港資深出版人. 甲:「照田雞」,竟然照到隻「大眼雞」! 乙:「照田雞」,竟然照到隻「三腳雞」! 丙:你兩個「小學雞」,勿跟我說這些「小學雞」笑話罷! 插圖中有三個「小學雞」夜裡往田間「照田雞」。 最後鬧出「小學雞」說「小學雞」笑話的情節來,涉及的四種雞並非雞,而是某些行為的形容詞或某種人的代詞而已。 「照田雞」大致有四個意思: 1.面意是夜裡到田間捉田雞(青蛙乃較籠統的說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拿着電筒照(舊時提着油燈/火水燈)。 當光線直射至田雞眼睛時,牠們頓時「眼定定/眼擎擎1」(兩眼發愣2),動也不動,之後就任由處置了。 2.指舊時睇相佬(相士/算命先生)在地攤上跟人看相。

  3. 2015年9月14日 · 十大再生勇士.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5-09-14] 譚永亨(男)21歲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 出生6個月後確診,全身只有4根指頭可動,長期以器械訓練來增加肺功能,文憑試考取26分的佳績,人稱「港版霍金」 鄭凱尹(女)24歲 滑液惡性腫瘤. 90後少女,在20歲時發現左腳的滑液惡性腫瘤,及後4年內復發了3次癌症. 區皓鈞(男)24歲 大腦麻痺症(腦痙攣) 身體僅餘頭頸能自控,一直不能與外界溝通。 後得老師協助,設計程式讓他透過以頭顱撞擊感應儀器打字,他堅持以頭顱打出一字一句,寫成6,000字的科幻小說. 李子良(男)51歲 鼻咽癌、中風. 41歲時患病,治療後癌病四度重臨,6年前右腦的血管瘤爆破導致中風。 雖屢受病魔折磨仍勇於面對挑戰。

  4. 2017年2月5日 · 姚明職業生涯回顧 - 香港文匯報. 2017-02-05. 在帶領上海奪得CBA總冠軍後,姚明在2002年登陸NBA,火箭隊用第一挑選權選中姚明,「小巨人」也因此成為NBA歷史上第一位獲得「狀元簽」的非美國本土運動員。 2002年11月,姚明在對陣洛杉磯湖人的比賽中獨得20分,成功讓籃球名宿巴克利親吻了驢屁股。 2004年2月,姚明在對亞特蘭大鷹隊三個加時的鏖戰中砍下職業生涯最高的41分、16個籃板和7次助攻。 2005年3月,姚明在對陣鳳凰城太陽的比賽中得到職業生涯最高的22個籃板。 2006年12月,姚明在對陣洛杉磯湖人的比賽中送出職業生涯最高的8記封阻。

  5. 2012年11月4日 · 今仗拿下30分和10個籃板球的安東尼賽後說:「我們度過了一段艱難的時期。 我們都清楚『桑迪』為紐約市帶來的災難,但今晚我們堅定地站在一起。 香港文匯報記者 蔡明亮. 相關新聞. 南華傑志力求再響勝鼓 (2012-11-04) (圖) 南區勇破公民開齋 (2012-11-04) (圖) 港羽男雙世青賽歷史性摘金 (2012-11-04) 鍾伯光專欄:勿讓教練犧牲在政治漩渦中 (2012-11-04) (圖) 波蘭小子大師賽 續演巨人殺手 (2012-11-04) (圖) 3連敗 湖人34年最差開季 (2012-11-04) (圖) NBA常規賽周日賽程 (2012-11-04) (圖) NBA常規賽周五賽果 (2012-11-04) (圖)

  6. 2020年4月30日 · 2020-04-30. 上周日冠軍賽馬日三場大賽塵埃落定,當然有人歡喜有人愁,也有未了之話題。 華將一哥何澤堯今季大豐收,繼早前憑「金鎗六十」攻下香港打吡大賽兼包辦四歲馬經典賽事系列三關賽事後,剛在冠軍賽馬日更上一層樓,他夥拍師父方嘉柏訓練的「川河尊駒」擊敗馬王「美麗傳承」,取得個人首場一級賽勝利,同時成為首位單季獎金逾億元的本地騎師。 方嘉柏憑「川河尊駒」粉碎「美麗傳承」十九捷美夢,取得其季內首場一級賽勝仗,賽後練者大讚何澤堯,因為他覺得徒弟不斷努力,力求進步,一級賽勝利絕對是應有回報,他認為只要得到更多支持,假以時日徒弟可以挑戰莫雷拉及潘頓。 對於盃王大摩來說,冠軍賽馬日未能為他在香港從練生涯寫上完美句號,而且留下遺憾。

  7. 2014年7月12日 · 王仁曼是為芭蕾舞這門藝術本身感到驕傲的。 她說:「芭蕾舞是擁有400多年歷史的藝術,早在17世紀時,意大利貴族已經在宮廷裡面跳芭蕾,之後再慢慢傳入法國,傳入俄羅斯。 那時皇帝在宮中請客時都會參加跳舞,是一種貴族社交活動。 等傳到了法國,路易十四本身很喜歡跳舞,自己粉墨登場也去跳,直到他後來胖到實在跳不了,就設立了一間舞蹈學校。 所以現在芭蕾舞的名稱都以法文為主。 這麼多年流傳下來,這是一門有歷史價值的藝術。 而如今香港的趨勢是,不只女孩子的家長會送她們來學芭蕾舞,男生家長也慢慢接受了這項活動。 王仁曼認為,主要是香港地狹人稠,可供小朋友活動的空間不多,不像內地和台灣那樣,室外空間夠大可以玩的東西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