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1月11日 · 西九文化區M+博物館周五(12日)開幕,運輸署提醒前往參觀的市民,可選乘下列公共運輸服務前往M+博物館。. 需 步行往返 M+博物館的公共運輸服務:. 港鐵 至九龍站(E出口)或柯士甸站(D出口). .途經西區海底隧道的20多條 隧巴 路線(於西區海底隧道收費 ...

  2. 2021年11月8日 · 明報即時新聞. 西九文化區M+博物館將於11月12日開幕,市民可於首12個月內免費入場參觀。 明報電子平台組記者實測從港鐵九龍站出發,步行至M+博物館需時約10分鐘,M+詳細路線請參閱短片。 明報OL網Hot Pick相關報道:西九文化區一日Chill遊 美食、打卡位、景點推介【短片】(文、圖:張可兒 片:劉澤浩)

    • 去鶴咀交通1
    • 去鶴咀交通2
    • 去鶴咀交通3
    • 去鶴咀交通4
    • 去鶴咀交通5
  3. 2022年6月29日 · 1. 港鐵九龍站C出口乘扶手電梯上圓方。 2. 上扶手電梯後向左行。 3. 見分岔路向右行。 4. 進入玻璃門(門上標示「社區設施」)。 5. 往下層到達車站。 6. 乘26、74或74S小巴前往故宮館。 如要從故宮館回程,可在故宮館附近車站乘坐26、74或74S小巴返回港鐵九龍站。 故宮館交通資訊: 前往博物館道故宮館. ‧綠色專線小巴26、74、74S(每日)或文化專線CX1(7月2日起);綠色專線小巴77M(部分時段途經西九文化區) ‧巴士296D(往九龍站巴士總站方向,於「藝術公園站」落車) ‧星期五、周末及公眾假期:綠色專線小巴26D或74D.

  4. 2023年8月4日 · 被問到政府會否續推電子道路收費,運輸署長羅淑佩表示,若易通行配合次階段三隧按時段收費方案實施後有助分流,則未必需要推行電子道路收費政策。 羅淑佩又指,在推行易通行及「633」的三隧分流收費方案後,港島北岸如告士打道、夏愨道等路面情况已有改善。 相關字詞﹕ 編輯推介 羅淑佩. 上 / 下一篇新聞. 明報報料熱線﹕ 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發表評論. 明報即時新聞. 政府40年來就電子道路收費四度測試及研究,並劃出中環區作先導計劃,計劃至今未有推行時間表。 被問到政府會否續推電子道路收費,運輸署長羅淑佩表示,若易通行配合次階段三隧按時段收費方案實施後有助分流,則未必需要推行電子道路收費政策。

  5. 2023年12月16日 · 駕駛者可從以下兩途徑得知實時隧道收費資訊: 隧道出入口顯示屏. 運輸署在三條過海隧道的來回方向,於「易通行」收費點新增「隧道費顯示屏」,列出各類汽車當刻的隧道費金額,讓駕駛者得知實時收費資訊。 「隧道費顯示屏」設計如下: 過海隧道現有收費點位置圖: (政府新聞公報圖片) 運輸署「香港出行易」流動應用程式及網站. 駕駛者可下載運輸署的 香港出行易App ,或瀏覽 香港出行易網站 ,查看三條過海隧道的實時收費。 若使用 香港出行易App ,進入主頁後找「過海隧道」標誌(下圖紅圈示)按下,進入頁面(下圖右)後便可看到三隧當刻的收費。 私家車/電單車按不同時段收費. 星期一至六(非公眾假期) ,私家車西隧收費介乎20至60元,紅隧和東隧收費介乎20至40元。

  6. 2020年10月9日 · 運輸署提醒前往該處掃墓的人,在實施封路期間不可步行、駕駛私家車或乘坐的士前往曾嘴靈灰安置所,只可乘坐九巴特別服務路線第56S號往返港鐵屯門站及曾嘴靈灰安置所;署方亦稱因應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呼籲市民盡量分散在重陽節(25日)前後更長的日子前往拜祭,以分散人流。 相關字詞﹕ 曾嘴 靈灰安置所 重陽節 特別交通安排 編輯推介. 上 / 下一篇新聞. 明報報料熱線﹕ 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屯門曾嘴靈灰安置所於本年5月15日啟用,為應付安置所啟用後的首個重陽節,運輸署今日(9日)表示在10月10日至11月8日期間的周末及公眾假期將實施特別交通及運輸安排,前往掃墓的人在上述日子只可乘搭九巴提供特別路線往返屯門及曾嘴。

  7. 2024年1月1日 · 1. 於港鐵上水站或粉嶺站乘搭巴士78S(特快班次)或78K. 2. 於港鐵上水站乘搭55K專線小巴. 3. 在港鐵藍田站乘搭277A巴士. 78K和78S線途經上水及粉嶺站轉車站,277A線則途經粉嶺公路、大老山隧道、彩虹及觀塘轉車站,指定轉乘組合享有轉乘優惠,詳情參見 九巴網站 。 相關字詞﹕ 沙頭角 中英街花園 編輯推介 熱門HOTPICK. 上 / 下一篇新聞. 明報報料熱線﹕ 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第二期沙頭角開放計劃即日展開,首階段容許每日最多1000名旅客經網上申請禁區許可證後,進入除中英街以外的整個沙頭角遊覽,認識沙頭角和鄰近外島的歷史文化和天然地貌,推廣文化生態旅遊。